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别推荐
青岛成立1900多家专业合作社带动25.3万农户
作者: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研究网     日期:2010-02-09  浏览:122

人民网青岛视窗10月19日消息:

    联合起来共同抵御市场风险,已成为青岛广大农民的共识。市农委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青岛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到1908家,其中今年新发展500多家;国家级试点示范专业合作社14家,市级试点示范专业合作社180家;合作社社员12.6万人,带动农户25.3万户。这些合作社上联市场,下联农户,实行标准化生产,开展品牌化经营,积极带领农民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对提高青岛农业组织化程度,建设现代农业发挥着积极作用。

    青岛农民专业合作社萌芽于上世纪90年代,近几年迅速发展壮大。在目前农业生产条件下,合作社对于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作用巨大,自2004年开始,青岛连续发出的6个五号文件,均把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整体素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有效组织形式来抓,期间多次下发具体文件,在财政扶持、登记服务、税收优惠、金融服务等方面出台了18条具体措施,并连续5年每年安排600万元专项资金,培育典型,总结经验,探索新路,开展"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经营规模化、管理规范化"创建活动,先后扶持了180家专业合作社,其中今年市农业综合项目安排专项资金近千万元扶持了1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

    合作带出了大产业。据介绍,青岛农民专业合作社已遍布蔬菜、林果、畜牧、水产、优质粮油等多个产业,其中蔬菜占30%,果茶类占24%,畜牧业点21%,水产类占15%,其他各类占10%。市郊五市及崂山、城阳、黄岛三区都有一大批发展速度快、规模大、效益好的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社。如平度颖福达花生产销专业合作社,有社员110名,年产销花生米、花生种4000余吨,销售额2400多万元;莱西王银华花生专业合作社有团体成员26个,个人成员100名,合作社拥有加工企业17个,年加工花生8万多吨,年销售额1.2亿元,带动300多户农民参与加工流通,年增加农民收入180万元;胶州市的青岛千户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有社员610人,辐射带动16个村庄、1000余户,马铃薯种植面积4000亩,年产量8000吨,平均亩纯收入1200元,全体社员实现年纯收入480万元。青岛红岛海水养殖专业合作社,以养殖杂色蛤和海参为主,杂色蛤养殖规模1万余亩,年销售额5亿元,净利润1200万元。

    合作促进了生产的标准化,创造了一大批新品牌,提高了农民收入。目前全市35%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均实行统一生产资料采购、统一生产技术标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产品销售,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生产成本,大大提升了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更为可喜的是,合作社在市场竞争的品牌意识逐步增强,全市共有198家合作社申请了商标注册,像崂山茶、胶州大白菜、马家沟芹菜、大泽山葡萄、城阳杠六九西红柿等这些已被市场广泛认可的名、优、特品牌更彰显着品牌的价值,并为其他品牌树立了榜样。与一般农民相比,合作社成员人均年收入通常要高出30%以上,特别是实行产业化经营的合作社,在当地形成了"建一个合作社、兴一项产业、富一方百姓、活一片经济"的新局面。


 

中心动态
资源共享
合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