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中国农村改革40年: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合作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在杭州顺利召开
作者: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研究网     日期:2018-08-23  浏览:0

2018年8月18-19日,由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管理学会、浙江省供销合作社、《中国农村经济》杂志社、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主办,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研究中心和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合作经济学院联合承办,并由《中国农民合作社》期刊协办的“中国农村改革40年: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合作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在杭州顺利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等40余所大学、科研院所及杂志社的200余位从事合作经济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的中青年专家学者们参加了此次会议。

8月19日上午,研讨会及工作坊开幕式在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原农业部党组成员、人事劳动司司长、现任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管理学会理事长毕美家,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钱文荣教授,浙江省供销社党委书记、理事会主任邵峰,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陈德泉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结束后,毕美家理事长、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祖辉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孔祥智教授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苑鹏研究员先后围绕《充分发挥合作社优势 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我国农业产业组织的变革和前瞻》、《改革开放40年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与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困境与思考》等四个议题进行了主旨发言。当天下午,分别由邵峰主任、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任大鹏教授、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徐旭初教授、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应瑞瑶教授、河北经贸大学商学院马彦丽教授和西南政法大学商学院黄胜忠教授针对《习近平合作经济思想与浙江省“三位一体”改革》、《对合作社法新创制度的反思》、《合作社是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理想载体吗?》、《由江苏四个合作社案例引发的思考》、《农地股份合作社的固定租金契约优于分成契约》、《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成长机理、价值创造和治理机制》等议题依次进行了两个阶段的主题发言。

8月19日上午进入了专题研讨阶段,本次工作坊设立了三个专题研讨分论坛,分论坛I为浙江省供销合作社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研讨专场,分论坛II为合作社定性研究专场,分论坛III为合作社定量研究专场,其中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专场共安排了20名中青年学者结合自身近期的研究成果分别围绕合作社法修法、合作社质性规定、合作社组织形态、联合社、信用合作、合作社与乡村振兴战略、合作社文献计量、不同业态合作社的效率与绩效、合作社益贫机制等主题依次进行了紧凑有序的发言,同时安排了同行点评环节。当天下午,会议主办单位还安排与会代表前往嘉兴平湖市开展了实地参观考察,先后参观了新仓镇毛泽东同志新仓经验批示展示馆、新仓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和新仓镇三叉河村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

本次会议召开之际适逢我国农村改革40周年和新修订《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施行,通过回顾总结农村改革40年来农民合作社发展的历程和经验,研究探讨我国当前农民合作社发展理论和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极大地凝聚了作为我国合作经济研究事业新生力量的中青年学者,拓宽了我国合作经济研究的理论视野,提升了我国合作经济的规范研究水平,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对于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合作经济领域中的研究水平,并为我国合作社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智力支持意义显著。


中心动态
资源共享
合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