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团队论著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完善与创新——基于对浙江省实践的分析
作者:郭红东等     来源:《中国软科学》2004年第12期     日期:2010-04-08  浏览:370

  摘要:本文结合浙江省的具体实践,首先把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分为专业协会、传统专业合作社和股份合作社三大类,分别对其发展特点和趋势进行了揭示。其次,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总结,认为在不久的将来会呈现出以农户为主导,多部门、多层次推动发展的格局。最后,结合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目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对策建议。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人,我国农村除原有的社区合作经济组织之外,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包括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及股份制合作社)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在全国各地出现。这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围绕当地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为广大农户提供农资供应、产品加工与销售、市场信息、技术交流与培训、生产指导等服务,有效地解决了农户分散小生产与大市场的联接问题,在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到目前为止,我国有一定规模、运行比较规范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才发展到14万个左右,参加农户400多万户川,不到全国农户总数的2%,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还很低,难以适应农业市场化与国际化发展的要求。如何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已成为目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巫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浙江省作为农业部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唯一试点省,近几年来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到2003年底,全省已发展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718家,加人农户25万户,约占总户数的2.3%,带动农户135万,占到全省总农户的12.4%左右圈。对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类型、模式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对于我国制定有关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具有前瞻意义。

查看全文
 
 
 
 

中心动态
资源共享
合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