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别推荐
小小手工艺品 带动规模就业
作者: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研究网     日期:2010-09-21  浏览:76

  用粽叶编织得栩栩如生的飞龙、用麦草编织而成的收纳箱、工艺精美的钩针编织……昨天是第二届家庭文化艺术节开幕的第二天,“城乡家庭手工作品展”吸引了很多市民围观,260余件又耐看又实用的纯手工作品格外扯人眼球,让大家爱不释手、啧啧称赞。记者从市妇联了解到,展出的作品是我市7个女性居家灵活就业基地的妇女们用灵巧的双手精心制作出来的,别看这一件件手工艺品个头小,但发挥的作用可大,足足带动了7个地方的城乡妇女就近规模就业。

  纯手工制品受追捧

  说起收纳箱,大家都很熟悉,但你见过用麦草编织而成的收纳箱吗?别惊奇,这麦草不仅能编草帽,还能编织花瓶、果盘、杯套、盆垫、手提包呢!在昨天的展览上,来自双流草编基地的各种工艺品看得人眼花缭乱。郫县的蜀绣、新都的棕编、崇州的藤编、龙泉驿的女红、青羊的串珠、青白江的立体绣……这些纯手工制品每一件都精致美观、耐看实用,看得市民不住称赞,甚至问起价钱来,准备买个称心的带走。

  小草编也是大产业

  看到展示的作品受到市民追捧,双流县红阳草编专业合作社社长卓图波开心得合不拢嘴,热情地给大家做介绍。卓图波说,双流藉田是有名的“草编之乡”,但以前乡亲们普遍编织草帽,附加值低,挣不了几个钱。2008年,在妇联组织的帮助下,他们成立了草编合作社,把周边的50户大户组织起来,统一加工、销售、购买原材料,并将合作社作为女性居家灵活就业基地,对失地失业的妇女免费培训、吸纳她们入社。由于品牌化打造,又不断开发新产品,短短两年时间,合作社草编就畅销全国,从事草编的群众由以前的两三百人发展到现在的1600余人,其中90%以上是女性,大户们的收入也由原来的1万多上升到5万多。

  带动6000妇女就业

  在“城乡家庭手工作品展”上展出的作品,均来自女性居家灵活就业基地。记者从市妇联了解到,针对城乡妇女就近就业的愿望,从2008年以来,市妇联挖掘传统手工项目创办居家灵活就业基地,组织妇女参与生产,有效促进了妇女规模就业和创业致富。目前,我市先后建立起了7个妇女居家灵活示范基地,先后免费培训8000余人,6000余名妇女实现了居家就业,年产值突破一亿元,人均年收入实现1万余元。

  市妇联就业部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传统手工制品要想不断占据市场份额,必须不断推陈出新,而从目前来看,几个基地普遍反映,在新产品的研发上较为滞后。目前,市妇联正在和成都高校接洽,准备联合艺术系学生,请他们来做专业设计,赋予传统手工制品新的生命力和市场竞争力。

中心动态
资源共享
合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