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别推荐
陕西杨陵区有效推进万余农民进城落户
作者: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研究网     日期:2010-10-27  浏览:66

  人民网杨凌10月27日电(雷浩 党菲 党新元)“新房的水、电、气、暖齐全,住进来心里舒坦。做梦都没想到我们农民能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日子!”9月17日,家住温馨小区的杨陵区李台乡杜家坡村民杜东朝高兴地对记者说。像杜东朝一样,杨陵区李台乡淡家堡村、杜家坡村两个村的631户2067名农民住进了第一个被征地农民的安置小区——温馨小区。

  在杨凌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大力支持下,杨陵区自2007年起,就积极探索农民进城落户工作。为了确保被征地农民当前生活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他们总结探索出了以“承包地换社保,宅基地换住房”的行之有效模式。由于政策优惠,补偿标准到位,杨陵区推进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工作受到老百姓的拥护和欢迎。

  李台乡位于杨陵区东南部,是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所在地,杨凌示范区20多平方公里的城市规划区都在该乡境内,是典型的“城中乡”。按照“管理社区化、资产股份化、发展城市化”的要求,杨陵区对李台乡积极实施无形改造。目前,完成了李台、杜家坡、淡家堡、穆家寨4个村的农业户籍转变为城市居民户籍,其它10个村也将在今年内完成户籍转变工作,使农村居民也能享受城镇居民的公共服务待遇。据介绍,在完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方面,温馨小区已投入使用,临时管理委员会已经成立,保洁、安保等物业管理人员经招聘已到岗,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已建成投用。

  从2007年开始至今,杨陵区已对李台乡13个村集体土地实行了整村征收,并为16385户、20410名被征地农民建立了社会保障。同时规划建设6个居民小区,年底将有4个村6289名群众搬进2个小区,三年内全乡23139名农民将全部乔迁新居进城落户。据了解,杨陵区已实现了11个村3822户14426人进城落户,建设了70多万平方米占地500亩的安置小区4个,搬迁后可腾出村庄面积2050亩,节约土地1550亩。

  采访中,70多岁的袁老太太高兴地说:“我原来住的是土房,环境差,现在的温馨小区安置房是自己的产权,心里踏实。小区的环境也好,有散步、锻炼的地方,还有几十年的老邻居。我是赶上好时候了。”记者在温馨小区、景苑小区等安置小区现场,遇到几位即将搬迁的进城落户农民,他们有的是来看安置房的,有的正在忙碌着搬入新家,他们对安置工作都很满意,脸上挂着兴奋喜悦的笑容。

  为了确保进城落户农民长远生计有保障,杨陵区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被征地农民,实行基本生活保障、养老补助、教育补助、医疗补助、丧葬补助等全方位保障措施,还将被征地农民纳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就业体系,截至今年6月底,直接支付给被征地农民各项社会保障资金3173万元。同时,规划设计了促进进城农民就业的2万平方米马道巷商业步行街和每人5平方米的汽车城门面房,并在进城农民中新成立了工程机械公司、拆迁公司、红白理事服务队和3个建筑工程队以及5个设施农业专业合作社,开展创业培训726人,实施劳务输出3010人,多渠道促进进城落户农民就业。

  陕西省政府推进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工作会议召开后,杨陵区立即传达落实会议精神,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进一步完善政策、细化措施,决心以推进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工作为抓手,在统筹城乡试点工作上为全省各地作出示范。今年,杨陵区作为全省4个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县区之一,初步提出利用3年时间实现4万农民进城落户的目标,形成“一城三镇七个中心社区”的发展格局。目前,杨陵区城乡统筹已进入了加快发展的新阶段,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骨架已经拉开。近期杨陵区政府已印发了《杨陵区加快推进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实施办法》。目前,全区农民进城报名人数已达13628户,自愿整村整组搬迁8424户。

中心动态
资源共享
合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