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数据采集
内蒙古林西县已建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67家
作者:李国臣 郭景超 卢瑞彬     来源:中国安徽在线 2010-12-23     日期:2010-12-24  浏览:65

  原题名《林西县增加政府投入着力改善民生》

 

  走进林西县政府广场,党政综合楼前一块长条石上镌刻的“民生至上”四个红色大字格外醒目。围绕改善民生谋发展,把以人为本、民生至上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工作落脚点,把有限的财力用在改善民生和提升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上,体现了林西县党政班子工作的着力点和对民生观的生动解读与实践。

  林西县把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列入城建惠民重点工程,今年启动11200平方米、288套廉租住房建设,完成1100户农村危房改造。为解决城区居民如厕难问题,在住宅小区沿主次街道建水冲式公厕12个。完成3处绿地小品和金城街等绿化工程,城区年内新增绿化面积20万平方米;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日处理3万吨污水处理厂、日处理90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日处理1万吨中水厂投入运行。实施整村推进项目两个,投入扶贫资金870万元。林西县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实施了10所校安工程,圆满完成年度建设任务,新建校舍42500平方米,完成投资5530万元。今年1月份,投资2600万元建设的1.2万平方米文化中心投入使用,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在农村,8个乡镇也全部建成了标准化综合文化站。

  作为全国400个、赤峰市唯一一个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林西县今年实施节水灌溉1.65万亩,工程总投资1695万元,目前全县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已发展到2.2万亩。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及农机服务合作社如雨后春笋,为农民架起了一座座致富金桥,林西县已建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67家,入社总户数6409户,规模化经营土地达到12060亩。

  为解决农村基础设施薄弱问题,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林西县积极推进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让更多群众享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今年,财政综合预算安排“一事一议”专项资金500万元,用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已纳入项目库151个,第一批实施人畜饮水工程、小型农田水利等项目31个,在今年严重干旱的情况下,新打的18眼机电井解了农民浇地的燃眉之急,第二批12个项目也陆续开工。

  29处人畜安全饮水工程、7000亩中低产田改造工程、查干沐沦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启动实施,农村能源建设、粮食增产、标准良田建设、良种补贴等八项惠农工程深入推进……一桩桩、一件件事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利益的惠民工程掷地有声,让人们切实感受到了沉甸甸的“民生分量”。

  家住官地镇龙头山村的农民静恩英,患脑出血在林西县医院住院治疗花费6万余元,出院后新农合报销了3.5万元。自新农合实施以来,林西县将县级财政匹配标准由国家规定的5元提高到10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43255人,常住人口参合率97.8%。今年,林西县新农合又推出了三项惠民新举措,为更多的农民群众送去关爱。

  数着第一个月领取的543元养老金,大营子乡土庙子村村民郑秀英的脸上挂满了灿烂的笑容。“我们农民也有退休金了,不必为养老犯愁了,感谢党和政府为老百姓办了一件大好事!”如今,林西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6199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24376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4710人,支付退休金3160万元。发放离退休人员养老金9600万元,增长21.5%。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组成的三大社会保障体系已覆盖林西城乡。

  正如林西县委书记程俊孝所讲:“以人为本,就是以民为本,牢固树立‘民生至上’的理念,把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放在心上;就是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科学认识民生,进而努力解决好民生。”

  百姓利益挂心间,一枝一叶总关情。更为周到、更为扎实地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必将为林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持久、更强劲的动力。(文/李国臣郭景超卢瑞彬)

中心动态
资源共享
合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