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合作万象
“六兴家”为农村妇女广开致富门路
作者:佚名     来源:黑龙江经济报 2010-12-23     日期:2010-12-24  浏览:118

  

科技兴家  畜牧兴家  合作兴家  巧手兴家  绿色兴家  劳务兴家

“六兴家”为农村妇女广开致富门路

 

  本报讯(记者 李慧颖)2010年以来,省妇联紧紧围绕全省建设现代农业大省、畜牧大省、食品工业大省中心工作,联合相关部门在全省广大农村妇女中广泛开展了“科技兴家、畜牧兴家、合作兴家、巧手兴家、绿色兴家、劳务兴家”的“六兴家”活动。

 

  目前,全省共建立省级“六兴家”示范基地60个,市、县、乡示范基地452个,健全省、市、县三级项目库61个,储备适合农村妇女发展的项目136个;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5973期,培训农村妇女达120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500万份,现场指导12万人次,带动农户近57万户,增收5.61亿元;协调“六兴家”农村妇女专项小额担保贴息贷款保证金3410万元,落实解决贷款1.4亿元,帮助4291人兴家致富,基本实现人均增收8%目标。全省“六兴家”活动已经取得微观上促进家庭个体增收、宏观上服务农村经济建设的良好效果。

 

  “科技兴家”,促进农业科技贡献率的提升。各市(地)以参与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目标,积极引导农村妇女广泛参与“五大粮食作物科技高产攻关模式示范工程”,优化品种、改进技术。各级妇联与农科院(所)建立共建联系,组建专家顾问团、女专家科技服务队,实施专家与基地“点对点”式的科技服务。据统计,全省在“科技兴家”活动中涌现出种粮女大户11390人,年人均增收超过5000元。

 

  “畜牧兴家”,推动生产规模化、管理标准化、经营产业化和产品优质化。各地围绕加快培育壮大畜牧产业,引导农村妇女参与发展现代畜牧业,重点发展奶牛、肉牛、生猪等畜禽和特色养殖,实现粮食作物的过腹增值,促进增收致富。省妇联积极深化“畜牧兴家”精品工程,加强典型大户和示范小区扶持培育工作,养殖业提档升级取得明显效果。目前,全省以妇女为主的养殖专业村1041个,“畜牧兴家”典型29630人,带动110万名农村妇女参与畜牧发展,创经济效益达330万元。

 

  “合作兴家”,提高农村妇女经营组织化程度。省妇联积极指导、扶持、规范巾帼专业合作社的创建工作,命名200个妇女专业合作社为省级“巾帼专业合作社示范基地”。各市(地)妇联因地制宜,支持农村妇女建立、规范专业协会、合作社,内联外拓助推兴家进程。目前,全省农村妇女领办创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3500多个,涉及种植、养殖、加工等多个领域,带动农村妇女超过230万人,年人均增收1300元。

 

  “巧手兴家”,拓宽妇女创业就业渠道。省妇联积极规范全省手工编织制作行业发展,搭建合作平台,牵头成立省手工编织制作协会,吸纳个人会员159名、团体会员108名,带动就业达135万人。

 

  “绿色兴家”,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增长。各地围绕发展特色、绿色农业,引导农村妇女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林间产业和多种经营,利用科学和安全的种、养、加技术,为社会提供纯天然、无公害、无污染的农副产品,打造特色、绿色品牌,增加农副产品商业附加值。目前,全省有118万名农村妇女从事特色种植、养殖等绿色产品经营,增加经济效益200余万元。

 

  “劳务兴家”,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省妇联为有效转移农村妇女剩余劳动力,组建省家庭服务业协会,搭建创业就业平台,并在全省开展“手拉手”式扶贫创业计划,启动实施“宝洁母亲小额循环扶贫项目”,助推“劳务兴家”取得新进展。

中心动态
资源共享
合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