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首先介绍山东淄博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于存在的问题提出采取花卉苗木合作组织的方式对现有产业进行升级进行可行性分析。
关键词:山东淄博北郊镇;花卉苗木;合作组织现状;可行性
我国花卉产业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生产总面积扩大了近50倍,销售额增长了90多倍,出口额增长了300多倍,形成了较为合理的产业格局。该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城乡一体化以及彰显花卉文化,从而推进新农村建设。山东淄博是我国北方重要的重工业城市,其自然条件也较为适宜花卉苗木产业的发展。在淄博市发展花卉苗木产业可以增加当地农民收入,缓解淄博市的环境污染问题。
一、现状分析
1、基本情况。山东省淄博市北郊镇总面积56.9平方公里,辖51个自然村,总人口3.6万人。花卉苗木种植在当地农业中所占的比例达到30%.张周路花卉苗木基地规划面积10000亩,是市政府确立的农业产业化龙头。其年产值(交易额)达到1亿元,年花卉苗木种植生产达到1100万株。在基地建设中,坚持“面向市场、因地制宜”的发展战略,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取得了显着的成效。目前,花卉苗木总面积已发展到7300亩,经营业户200余户,50亩以上的花卉苗木经营单位为11户,10亩以上的花卉苗木经营单位占46户。温室大棚面积5.04万平方米,日光温室0.8万平方米,年交易量1000余万株(盆),交易额达1亿元。花卉主要有大花蕙兰、蝴蝶兰、凤梨、杜鹃、海棠、各类兰花盆景等上百个品种系列;苗木主要有扶芳藤、雪松、大叶女贞、银杏、樱花、白玉兰、蜀桧等200余个品种。产品远销北京、广州济南及国外,是鲁中地区最大的花卉苗木生产基地和交易中心之一。
2、不同的生产经营规模的经营单位情况。花卉苗木的经营单位按照规模不同,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花卉苗木公司。企业注册资金较大,在100万元以上,公司从业人员50人左右,人数较多且分工明确,公司及其生产用地的占地面积最大可达在200亩以上,花卉、苗木的经营品种角度,达1000种以上。这类公司较为正规,但是数量较少。
第二类:中型企业。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模式也较为成型,客户关系基本稳定,占地面积在50-100亩之间,苗木的进货途径主要面向省内,以青州为主,省外则以广东为代表的南方省份为主,这类公司在当地以苗木生产为主,花卉生产较少,数目也较少。
第三类,个体农户,这类企业以家庭式个体经营为主,数目较多。经营者多因为经济能力只能从事较小规模的花卉苗木的种植和销售。占地面积较小,一般在50亩以下,年营业额在10万元以下。固定员工数目小于5人,在苗木收获和销售季节雇佣为主。苗木品种较少,一般在10种及以下。销售主要在市区内,极少在省内其他城市或者省外销售。
除此之外,该地区还引进外资,注入了台湾等地在大陆的投资,在资金较为充足的基础上,采用大棚自动温控设备等,生产高品质的蝴蝶兰品种,销往全国各地,乃至国外。
但是此种企业不是该地区生产销售的典型。
3、外部环境。政府在花卉苗木产业的发展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首先,在2004年对花卉苗木产业进行了全面的规划,养殖技术于花卉苗木来源极为广泛,除了内地的技术支持,还有包括台湾地区、韩国的技术和品种,温室大棚和露天养殖并行,多角度全方位提升花卉苗木的种植。其次,政府给予了花卉苗木经营者包括资金、技术等一系列支持。对于发展花卉苗木产业的经营单位,政府提供小额贷款。第三,政府牵头,成立了花卉行业协会。但是目前协会运行效果不显着。
二、存在的问题
在该地区的花卉苗木产业带来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从不同角度可以总结为三个问题。
1、企业层面上看:生产者数目多,规模小,渠道单一,缺少先进技术和现代化管理理念,扩大规模后劲不足。通过现状分析可以说明,该地区仅为一家一户的独立经营,规模小,产值小,缺少相互之间的联系。单个企业或者单个生产基地,销售方向单一,客户关系虽稳定,但是在惯性模式下,难以扩大规模,形成新的突破。生产技术依赖于原有经验而非现代技术进行生产,配备的专业人员较少,相关的技术培训也仅限原有的“师傅带徒弟”的模式,没有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小企业没有要扩大生产经营范围的规划或者想法,大多数企业仅是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不能适应大的竞争环境,难以形成核心竞争优势。
2、产业层面上看:产业集中,但是集群效果不显着,没有形成一体化经营。北郊镇的花卉苗木生产虽然在张周路两侧形成集群,但是集中经营并没有给企业带来太大的集群优势。由于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品牌优势,花卉苗木业集中在该地区并没有给其带来更多实际的经济效益。在北郊镇的花卉苗木生产基地附近没有相关的用于花卉苗木生产的花盆、农药、肥料等产品的销售,也没有花卉后期销售用的运输公司和物流公司等相关企业。因此该地没有形成前向一体化和后向一体化的集群优势的发展产业。再者一体化程度较低,造成企业的原料成本和后期的运输成本都相对较高。
3、政府层面来看:政府虽能够起到带动作用,但是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淄博市工业城市的历史以及工业在淄博市的重要地位,淄博市相关地区会倾向于采取了有利于工业发展的措施,这样,花卉苗木产业的支持力度就相对降低了。花卉苗木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花卉苗木的生产和经营程序相对不够规范,各家有自己的生产标准,需要政府制定统一的管理、竞争条例等规范并且保证规范的执行。
三、发展花卉苗木合作组织的可行性分析
基于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的分析,希望通过成立并且发展花卉苗木合作组织来提升花卉苗木质量,带动产业升级,其构想及可行性分析如下。
1、花卉苗木合作组织的构想。由政府牵头,在原有的花卉协会的基础上升级为花卉苗木合作组织。首先,各个花卉苗木企业注册成为花卉苗木合作组织的会员,形成一定的规模。第二,各个小企业集资,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并且由政府牵头邀请相关的专家制定相关生产标准和经营标准,从苗木的种苗引进环节、培育环节到最后的产成品环节,都实行严格的标准限制,并在此基础上请专家进行花卉产业的技术升级。第三,在形成标准的基础上,对产业集群进行进一步深化发展。可以在稳定花卉生产企业的同时,引进花盆和肥料等的相关销售企业进入该规划区,形成产业的前向一体化。花卉苗木合作组织内的成员可以享受到低价的生产资料并且缩短其运输时间,节约相关成本。
在销售方面,产业形成集群效应后能够通过该地区的品牌效应,形成北郊镇花卉苗木的统一品牌,不再以单一的企业名称作为销售单位。可以在规划区引进相关的运输物流企业,实现后向一体化。在规模效应的影响下可以扩大销售渠道。一方面实现多种渠道销售,可以开发网上销售、批发代理等等的销售模式。另一方面,将现有的销售目的地进行整理,并且进一步扩大销售范围,可以用花卉苗木合作组织的创造的品牌效应进一步将销售目标扩展到全国各地,甚至国外市场。
2、可行性分析
(1)国外已有成功案例,意大利作为全球第四大出口国,意大利的花卉合作组织Flormercati是由56个花卉企业共同持股的一个经济体,合作社最高权力机构是由各股东代表组成的董事会。合作社的花卉企业统一负责生产,生产成品用统一的标识销售,标准化的生产、检测和产销分开的决策使得合作社的花卉生产品质不断提高,发展日益先进和庞大。
(2)在国内,上海花卉合作组织的成功也提供了成功的典型。上海市花卉合作社一共有三家,包括上海胡桥扶郎花卉合作社、上海金蓓花卉合作社和上海强绿花卉合作社。集中化生产和经营,集中技术指导和产后销售,实现了组织化程度提高、进而会员入会信心增强,产品质量提升。
(3)由于已有花卉协会,花卉苗木合作组织的筹备有前期的基础,只要加以制度化和规范化,花卉苗木合作组织的形成更加容易。
四、成立花卉苗木合作组织的意义
花卉苗木合作组织可以解决单个企业规模小,资金技术不足的问题。在标准化的产业环境下,花农等花卉苗木企业可以专注于生产,有助于提高花卉产出质量,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力。由于花卉苗木合作组织的分担,花卉新品种选育、花卉栽培技术、花期调节技术、切花保鲜技术、管理经验、营销网络都可以在集中的力量下得到机一部的升级。以不同的渠道促进花卉产业对高新技术的需求,加速人才培养。实现相关产业一体化,提高花卉的相关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在相关领域扩大就业,缓解就业压力。更能够给花卉苗木产业本身的发展提供基础、注入活力。了解当地的发展需求,才能够更好的针对当地花卉苗木产业的发展情况提供更为适合的相关服务。政府牵头可以明确政府的角色,可以搭台,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更大程度上让以花农为基础的花卉苗木合作组织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更好的针对花卉苗木产业发展需求,确定目标。
五、结语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花卉苗木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因此花卉产业的发展十分乐观。淄博市属于工业城市,发展花卉产业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环境效益。在这一地区发展花卉企业,实现一体化经营,通过花卉苗木合作组织实现产业升级,创建淄博市花卉苗木的品牌。但在通过花卉苗木合作组织实现产业升级时要注意“搭便车”行为及花卉苗木合作组织的运营成本和组织经济效益问题。为了更好的发挥花卉苗木合作组织的作用,我建议加强花卉苗木合作组织的会员参与制度和合作制度;在经营方面要谨慎,所有权和经营权相互分开,注重产出结果和产出比例;完善内部制度,可以按照基本原则,出台《合作组织管理规定》,民主的基础上加强管理体制,在规范化和标准化方面发挥合作组织的作用。
-
“中国农村改革40年: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合作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在杭州顺利召开08-23
-
中心主任徐旭初教授带队赴山东调研07-27
-
值得推荐阅读的农民合作社研究论著(2007-2016)07-23
-
2017年值得推荐阅读的农民合作社研究论著07-23
-
“中国农村改革40年: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合作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会议通知【更新】04-03
-
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研究中心主任徐旭初教授带队赴晋调研08-06
-
第五届“中国合作社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在山东泰安顺利召开07-27
-
第五届“中国合作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会议通知07-08
-
中心主办“合作社法律修订专题研讨会”在陕西顺利召开11-30
-
中心主办“合作社法律修订专题研讨会”在陕西顺利召开11-30
-
2015年最值得推荐阅读的中国农民合作社研究论著07-27
-
徐旭初教授为苏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培训班授课07-08
-
黄祖辉教授等撰写的决策报告获中央领导重要批示07-02
-
黄祖辉教授做客宿州大讲堂 阐述创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发展路径06-20
-
浙江大学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研究中心(CCFC)设立浙江分中心06-20
-
农民专业合作社申办流程及相关材料08-05
-
徐旭初: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若干问题02-01
-
马文杰:农民合作社解析12-09
-
沈卫彬:农业合作社生产标准控制与质量分级12-17
-
国际合作社联盟:“合作社十年(2011-2020)蓝图”计划草案[英文]11-05
-
美国农业部:合作社是什么?以及成员、理事、经理和雇员的角色10-12
-
Baqui Khalily: Capacity Building for Cooperatives08-22
-
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参考大纲08-09
-
王景新:中国乡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趋势、问题与政策07-28
-
范金旺: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07-20
-
Gall & Schroder: Agricultural Producer Cooperatives as Strategic Alliances07-12
-
霍学喜:农民专业合作社功能及服务模式06-22
-
农业部:首批666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联系方式06-12
-
王征兵: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思路与对策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