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马彦丽
马彦丽: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研究的回顾与评价
作者:马彦丽, 董进才     来源: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06年第2期     日期:2010-12-29  浏览:636

 摘要: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研究经历了一个研究内容不断深化, 研究方法不断丰富和规范化的过程。从内容上看, 早期研究的重点在于认识合作社本质和呼吁其重要性, 目前则开始转向重视合作社内部制度安排及其治理结构的研究, 但总体上看, 这方面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在研究方法上, 新制度经济学以及博弈论、集体选择理论等的分析手段和研究方法正被逐步引入到合作社的研究中来。 

       本文中的“ 农民专业合作社”指独立的农业生产经营者自愿联合起来, 维护和发展成员利益, 自主经营、自我服务、自负盈亏的合作经济组织。在我国,符合上述定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萌芽于20 世纪80年代, 在90 年代逐步发展, 到21 世纪则进入快速推进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社自出现伊始就受到理论界的关注, 并且涌现出丰富的研究成果。伴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我国的合作社研究有一个明显的逐步深入的过程, 研究内容不断深化, 研究方法日益丰富和规范化。从现有的研究成果看, 虽然从时间上没有显著的分界线, 但是研究方向却脉络清晰,那就是从关注合作社质的规定性和合作社在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中的作用逐步转移到对合作社内部的制度安排、治理结构的研究中来。根据上述情况, 本文对合作社研究的回顾与评价按时间、内容两条线索进行。

  一、什么是农民专业合作社

  早期合作社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回顾历史、正本清源。由于建国以后我国合作社的发展由于复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原因逐步脱离了合作运动的本质,面对改革开放以后合作运动的新发展, 重新认识合作社质的规定性是摆在理论工作者面前的主要任务。这一时期的研究多从合作社的宗旨和经典原则出发, 讨论合作社的“ 民有、民管、民受益”, 即合作社的“ 三性”( 郭翔宇, 1995; 唐敏, 1997) , 其中, 蒋玉岷( 1998) 不仅归纳了合作思想的演变过程, 而且还概括了直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合作理论的研究状况, 并注意到当代合作运动出现的一些新特征, 代表了这一时期领先的研究水平。这一时期合作理论研究的另一重要特征是为供销合作社的改革服务, 从......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研究的回顾与评价

中心动态
资源共享
合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