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至9日,由省农业厅主办的“第二届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优质农产品迎春大联展” 在成都麦德龙广场举行。在该次展销会上,安岳县的一家名为“菜香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莲花白吸引了所有来抢“相因”的人,由于口感好,不少参观的人直接掰下菜叶生吃。不辞辛劳从安岳运到成都的两盆巨型莲花白还登上了主席台,在众多鲜花的映衬下,莲花白也迎来了它最夺目的一刻。
近日,在探寻这两盆巨型莲花白的来源时,记者意外的发现了隐匿偏远乡镇的一个传统蔬菜种植基地——安岳县华严乡平坝村。
春节里来忙收菜
华严乡地处安岳、雁江、资中三县交界处,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加之蒙溪河穿流而过,为华严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华严历来有种植蔬菜的传统,尤其是该乡的平坝村,“我们平坝村的人是家家都懂种植技术,户户都在种植蔬菜”。平坝村党支部书记易明国向记者介绍道。
记者一到平坝村便看到一望无际的田地里满是青菜。据华严乡分管农业的副书记陈文彬介绍:“现在萝卜已收完了,这段时间主要是收青菜,春节期间天天都有重庆、成都的车来收菜,一天就能销售200吨左右。”平坝村的村公路上,不少村民用手推车推着满满当当的青菜前去销售。正月初七晚安岳开始下起了雨,平坝村的村民的烦恼也跟着这雨一起来了:“春节就除夕、正月初一耍了下,其余时间都在忙着收菜,现在下雨了,不好收菜,来拖菜的车也只有等起。”
卖菜岁月不堪回首
蔬菜要最终销售出去,才能给村民实实在在的带来效益,比起现在的供不应求,平坝村的老百姓可是尝够了以前卖菜的苦。
50多岁的村民韩兴才向记者讲诉了他以往卖菜的经历。韩兴才是地地道道的平坝村人,从他懂事开始就知道自家是种菜的,在父辈的影响下,韩兴才成年后也继续从事种菜的行业。
“种菜的技术经过祖祖辈辈的提炼,对我们来说已经不是什么难题,最难的就是卖菜。”早些年种植的人比较少,地里的菜到周边的乡镇就销售完了,到了上世纪90年代,种菜的多了,销售就成了问题。
“由于交通不便,外面的老板不愿意来来收菜,大家就把菜挑到乡上,再拖到安岳、重庆去卖,一车菜拖到城里,堆菜的地方打个地铺,吃喝拉撒都在那,直到菜卖完了才回家。”
说到卖菜,易明国说:“村民为了不让自家的菜烂在地里,都相互压价。”在那些卖菜靠运气的年月,在平坝村经常看到一大片一大片的菜烂在地里,倒进河里,至今在村民中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有些心酸的笑话:“蒙溪河的水为什么肥,是因为平坝村的菜倒得多。”
同窗好友齐谋划
看着种菜的村民日子过得不好,几个人的到来,给该镇的蔬菜种植带来了新的希望,他们就是从华严走出去的老乡。
代素平就是这几个人中的一个,她是安岳国营丝厂的下岗工人,下岗后靠自己的努力,事业也算小有成就。在一次初中同学会上,代素平和其他几名华严的同学对自己老家的蔬菜种植情况感到很忧心,心里揣摩着回家去为那些亲近的乡亲们做点什么。
几个同学一合计,要帮乡亲们解决问题,最关键的就是解决蔬菜的销售问题。经过多番考察,代素平和几个同学形成了他们的规划:建立合作社规范蔬菜种植、统一蔬菜销售、保障菜农利益。
2009年初,在华严乡党委、政府的配合下,安岳县菜香源蔬菜专业合作社悄然成立。合作社为种植户提供种子、技术,并在种植之前就以合同方式确定蔬菜收购保底价。合作社刚成立时,150多户农户加入进来,代素平说:“我们合作社创办的泡菜厂能消化部分蔬菜,但绝大多数菜还是销往成都、重庆。”为了兑现对农户的诺言,合作社第一年虽然没有找到足够的销路,仍然以高于保底价收购了参加合作社的所有种植户的蔬菜。
代素平的做法让越来越多的种植户信任她,到第二季种植时,加入合作社的种植户达300多户。代素平邀请专家来实地论证考察平坝村的种植条件,在种植中探索有机蔬菜的道路,利用手上的资源开拓销售渠道,由于平坝村种植出的蔬菜绿色无污染,菜质好,目前菜香源合作社已经和重庆的大型连锁超市签订购销合同,努力和沃尔玛、家乐福建立供销关系,代素平和同学还谋划着扩大泡菜厂规模,打响泡菜品质,实现与市场的对接……
种菜盼来好日子
平坝村村民韩兴才是最早加入合作社的人之一,他和老伴两人在家,种了7亩多的蔬菜,两年下来,家里盖起了小洋楼,老两口的收入并不比在大城市上班的儿子、女儿少。
菜农们的收入是否真的提高呢?韩兴才算了一笔账:“以一亩地为例,11月到次年2月种青菜,一亩青菜产出5吨,按保底价2角一斤计算,收入2000元;2月至5月种土豆,一亩产出2000斤,按这几年平均市场价1元每斤计算,收入2000元;5月到8月是传统的水稻制种,一亩地大约有1000元的收入;8月到11月是炕土时间,不耕种,为来年种植做准备。”这样算下来,一亩地一年的收入在5000元左右。由于平坝村有一半的人外出务工,在家的人就耕种了出去的人的土地,因此1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不计其数。“农闲时到泡菜厂打工也有1000多块钱的收入,还不用离乡背井”。韩兴才说道。
平坝村的人富裕了,附近村子的人也来取经,家住青龙村的李德明看到隔壁平坝村的人种菜日子越过越好,他在今年也开始种起了菜:“我今年第一次种菜,5亩多的青菜能收20多吨,就算1毛5一斤,也比种粮食划算多了。”看着手中的大青菜,李德明一脸灿烂的笑容。
蔬菜不愁销,这让平坝村以及华严所有的菜农们长长的舒了口气,每当播种时,他们感受到的是收获的喜悦。
-
“中国农村改革40年: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合作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在杭州顺利召开08-23
-
中心主任徐旭初教授带队赴山东调研07-27
-
值得推荐阅读的农民合作社研究论著(2007-2016)07-23
-
2017年值得推荐阅读的农民合作社研究论著07-23
-
“中国农村改革40年: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合作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会议通知【更新】04-03
-
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研究中心主任徐旭初教授带队赴晋调研08-06
-
第五届“中国合作社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在山东泰安顺利召开07-27
-
第五届“中国合作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会议通知07-08
-
中心主办“合作社法律修订专题研讨会”在陕西顺利召开11-30
-
中心主办“合作社法律修订专题研讨会”在陕西顺利召开11-30
-
2015年最值得推荐阅读的中国农民合作社研究论著07-27
-
徐旭初教授为苏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培训班授课07-08
-
黄祖辉教授等撰写的决策报告获中央领导重要批示07-02
-
黄祖辉教授做客宿州大讲堂 阐述创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发展路径06-20
-
浙江大学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研究中心(CCFC)设立浙江分中心06-20
-
农民专业合作社申办流程及相关材料08-05
-
徐旭初: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若干问题02-01
-
马文杰:农民合作社解析12-09
-
沈卫彬:农业合作社生产标准控制与质量分级12-17
-
国际合作社联盟:“合作社十年(2011-2020)蓝图”计划草案[英文]11-05
-
美国农业部:合作社是什么?以及成员、理事、经理和雇员的角色10-12
-
Baqui Khalily: Capacity Building for Cooperatives08-22
-
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参考大纲08-09
-
王景新:中国乡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趋势、问题与政策07-28
-
范金旺: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07-20
-
Gall & Schroder: Agricultural Producer Cooperatives as Strategic Alliances07-12
-
霍学喜:农民专业合作社功能及服务模式06-22
-
农业部:首批666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联系方式06-12
-
王征兵: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思路与对策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