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别推荐
王曙光: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新生事物一定会有生命力
作者: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研究网     日期:2011-02-16  浏览:546

——凤阳县临淮关镇濠洲村资金互助合作社调研札记

 

  一、举办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不是歪门邪道”

  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是2006年底银监会推出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之一。近两年来,农民资金互助社试点的进展情况并不是很乐观。从全国的情况来看,能够按照银监会的政策框架到工商部门正式登记注册的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很少。试点地区也没有着力推动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很显然,与村镇银行相比,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受欢迎的程度显然低得多。在中国,获得银行的执照非常困难,因此之故,各省各县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中都在拼命争取在当地建立村镇银行,其拼抢的激烈程度简直无法形容。与村镇银行相比,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显得有些“门前冷落鞍马稀”。为什么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举办如此艰难?现有的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是如何运作的?其绩效如何?基层政府又是如何看待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带着这些疑问和困惑,2008年6月26日,我们来到凤阳县临淮关镇濠洲村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进行调研。临淮关镇党委书记史学春和濠洲村主任朱守固陪同我们一同走访了合作社的理事长王开荣先生。

  临淮关镇濠洲村是一个人均收入3000元左右的村子,在并村后,叫作临淮村,村民现有3579人,是一个人口规模较大的村子。这个村子靠近镇政府,农民的人均土地少,种地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例较低,农民主要靠打工赚钱。

  王开荣现年近60岁,原来曾经担任过濠洲村的副村长,也干过当地水泥制品厂的厂长。濠洲村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所在地,实际上就在王开荣先生的家。王开荣先生介绍,2006年7、8月份,县政府组织一些村学习培训,2006年9月,就在村里办起了资金互助合作社,并在当地民政局注册。刚开始的时候,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只吸引了11户农户加入,现在2年过去了,已经发展到21户。

  从股金设计来看,濠洲村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每股股金额比较高,是2000元/股。大部分社员的入股是2000元,也有入股4000元或6000元甚至更多的。不管入股多少,一律一人一票,不搞加权投票制。现在共有资金约6万元。应该说,在举办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最初2年,其社员数目不算太多,资金规模也不算太大。王开荣先生认为,在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开办初期,要稳一些,先把对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有一定深入认识的人吸引进来,再逐步扩大。初期的股金额设计比较高,也是为了用较高的门槛先吸引一些有一定资金实力的大户,他们的加入,会有一定的示范效应和榜样作用。等到大户加入多了,再酌情调整降低股金额,吸引一些普通的村民加入。他们打算把股金调整为500元。

  王开荣先生说:“办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不是歪门邪道,现在,上头鼓励我们办,把濠洲当作试点,群众欢迎我们办,我们相信一定可以办得好。不过我们遇到的困难也很多。”

  二、利率水平、资金运用与实际运作效果

  截至2008年6月,共有12人到农民资金互助社贷款,其中9人归还,还有3人尚未到期,共贷出30000元左右。在两年时间内,仅有12人贷款,说明这个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业务量很小。究其原因,一方面诚然是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负责人行事稳健,希望稳扎稳打地推动合作社的发展,而不是求快求大盲目发展;但另一方面,也与合作社的股金来源有关。刚开始加入的社员,都是有一定资金实力的村民,他们或者是干部(比如村支部书记就为了表示支持而投入了1万元),或者是有一定的经营项目的人,收入都相对较高。而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贷款额度都很小,大约均在5000元以下,这样小的贷款额度,对于这些大户来说杯水车薪,所以他们基本不到合作社贷款。这是农民资金互助社成立两年来贷款者稀少的主要原因。如果将来门槛降低,单位股金额下降,就会有一些中等或较低收入的村民加入,相信那时候贷款额会迅速提高。

  从利率水平来看,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一般采取略低于农村信用社的利率水平来发放贷款。社员在10天内归还贷款,不计利息;借贷期限10天到一个月之间,利率水平为月息6厘;一个月到三个月,月息7厘;三个月以上,月息9厘,最高贷款期限是一年。这样的利率水平,村民基本上是可以接受的,普遍认为利率不高。

  表1 濠洲村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贷款利率水平

  

贷款期限

小于10

10天—1

1月—3

3月——1

利率水平

0

6

7

9

 

  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贷款完全根据社员的需要来发放,所以资金的用途非常多样,既可以用于养殖业(如购买猪仔)、种植业(如购买化肥等)等生产性用途,也可以用于治病、办喜事或上学等非生产性用途。虽然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在贷款前也要详细问明用途,但是基本上所有的贷款需求都可以满足。这是符合农民的实际情况的。

 

  在农村,农民的非生产性用途的资金需求很大,除了上学和治病等非花不可的钱之外,一些婚丧嫁娶之类的“场面上的事”,也必须花较大的费用,这就必须借贷才能应付。而在农村,把这些“场面上的事”办得很体面,也从另外一方面提升了村民在这个村里的声望(这也是一种声誉资本),从而有利于他在这个村里与别人的交往。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不限制社员的非生产用途的贷款,也是考虑到农村这个实际的情况。一般来说,这样的贷款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归还,风险也很小,基本处于可控状态。

  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在贷款的时候采取担保制度。如入股2000元,要贷6000元,就要找两人进行担保。合作社的贷款风险相对较小,在一般情况下,贷款可以说完全没有风险。王开荣先生介绍说,也有一些极端的情况,比如有人因为生病而走上了绝路,这个时候,贷款的风险就比较大,但是因为我们是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所以社员之间要互相扶持合作,帮助这些遇到极端困难的社员走出困境。

  到现在为止,濠洲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还没有发生不良贷款,而且两年下来,盈利1500元左右。凤阳县提出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六大方针,除了以前由农民自己提出的“民管、民享、民受益”之外,范迪军县长又提出“方便、安全、微利”三原则,为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运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实际上,“方便、安全、微利”也特别准确地概括出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基本特征。与信用社和银行借贷相比,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借款成本低,农民可以用很小的代价就可以借到钱,非常方便快捷;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依靠乡村的人际网络而运作,信息相对成分而对称,资金安全性较高;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是农民的互助合作组织,不以盈利为第一目的,同时又必须有一定的盈利以维持自身的运行,所以说是“微利”。

  三、政府的扶持:扎实试点,不搞包装

  临淮关镇史学春书记对濠洲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支持很大,凤阳县政府也非常重视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发展,范迪军县长还在濠洲开过现场会,仔细考察过濠洲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运作情况。王开荣理事长转述范迪军县长在濠洲考察时说的话:我在濠洲找到了感觉。范迪军县长在濠洲找到了什么感觉?我想,他是在濠洲看到了真正“民管、民享、民受益”的草根金融组织,看到了原生态的农民资金互助社。

  在濠洲的考察,给我的感觉是,这个资金互助合作社的组建完全是农民自发组建,其运作完全是农民自主运作,农民用最省钱的方法运作这个互助社,并用最有效的方法控制风险。政府在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发展中给予多方面的政策支持,但是政府的扶持仅仅限于政策上的支持,并不是为了搞出一个成功的试点典范而进行过度的包装。我们在濠洲看到,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就用王开荣的一间房子作为办公场所,这里非常朴素,不仅节省成本,也贴近群众。

  与吉林梨树闫家村百信资金互助社按照银监会的要求用7万元建设办公场所的花销相比,这里简直朴素到了极致。吉林梨树闫家村百信资金互助社按照银监会要求花巨资购置了保险柜、装上了防弹玻璃,装修了正规的办公场所和营业场所。实际上,对于一个村级的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而言,这些花销基本多余,纯属浪费。因为他们的资金根本不可能放在互助社里,所以保险柜和防弹玻璃的购置实在荒谬可笑,他们的钱都存到邻近的信用社或银行,那里比安装了防弹玻璃的互助社更为安全。而且装修一新的营业场所也基本没用,因为一个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营业极为简单,用不着那么正规的营业厅。银监会要求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花费巨资购置这些东西,实在是有些文不对题,与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性质与运作实际差别太大。而我们在凤阳县看到的情况则完全相反。这些资金互助社没有经过政府的任何包装,政府在提供政策支持后,就让这些资金互助社自自然然地成长,不去盲目推动,也不去刻意粉饰。我觉得,这样的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才可以干得长,有生命力。

  陪同我们考察的临淮关镇史书记向我们谈到镇政府支持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总体思路。他认为,镇政府的思路应该是鼓励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多办,多尝试,但不是让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急于办大;不能盲目搞大,如急急忙忙搞大,风险就来了,最后不好控制,因为管理不容易跟上;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要运作一段时间,开始时要小,要稳,发展稳定之后,再扩大,再推广。

  对于史学春书记的观点,我深表赞同。对于一个基层政府的领导人而言,能有这样的认识,实在是不易。他们没有为了政绩而刻意追求速度,而是实事求是,以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安全和稳健为第一出发点,尊重农民的意愿和自发需求,不搞拔苗助长。这种理性的态度是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历史上经验不可不记取。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几十年间,我们不顾客观规律,以政治为导向,过快推进农民合作社向高级社和人民公社过渡,结果导致合作社发展遭遇了很多挫折。

  史学春书记说,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发展可分为两步:第一步,主要解决农民对资金互助合作社的信任问题,以解决社员资金困难为主,多宣传,多尝试,求小,求稳,不盲目求大,求速;第二步,在稳健运行一段时间之后,农民对资金互助合作社有了深入的了解和一定的信任之后,再发展壮大,解决农民致富的问题,先让几户社员通过合作社的运作而富起来,其他人就会跟上来,带动全村致富。史学春书记深有感触地说:农民创造性虽然有限,但模仿力很强,只要有了示范,农民就会很快模仿。

  四、小结:新生事物一定有生命力

  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在凤阳乃至全国的发展还处在幼稚阶段。与全国很多地方相比,凤阳支持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力度显然很大,这与凤阳当地政府领导的眼光、魄力与敢于担当的精神是分不开的。很多地方压制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发展,不给他们注册,把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当作非法组织加以取缔,营造了一种十分不利于这种草根金融组织健康成长的环境。而凤阳则在政策上给以明确的扶持,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凤阳基层政府在支持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同时,头脑清醒,不搞过度包装和盲目推进,而是以农民为主体,使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能够按照自己的步骤稳健成长,自然发展。

  无疑,资金规模小严重限制了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发展。要突破资金的瓶颈,一个可以考虑的途径是,村镇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可以给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批发性贷款。要实现这种批发性贷款,就必须允许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在村镇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以合作社的名义开户。王开荣理事长说,他们计划把钱以合作社名义存到凤阳刚刚开业的利民村镇银行,然后从利民村镇银行贷款。这种方法是否可行,还存在很多问题。因为濠洲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只是在民政局注册,还没有获得工商注册,还不是一个企业法人。这个问题不解决,利民村镇银行就不可能给它贷款。

  谈到未来发展的问题,王开荣认为,资金互助合作社要想有长久发展,就必须举办实业,就是要办生产合作社。与生产性的专业合作社一定要办资金互助一样,资金互助社也要“两社合一”。他们正在计划联合社员搞加工企业,建立一个预制板厂,实行自负盈亏,独立核算;同时,他们还准备与社员们搞花生的连片种植,并与企业合作,做好后续的销售工作。

  尽管现在规模很小,但王开荣先生似乎信心十足。他说,凤阳对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不加干预,不加指责,而是鼎立扶持,资金互助社的成长有了很好的环境;农民资金互助社是一个新生事物,未来一定会有很强的生命力。

中心动态
资源共享
合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