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别推荐
浙江:草莓棚里话丰收
作者: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研究网     日期:2011-02-16  浏览:110

  “合作社好啊,让我们种植户增收了。”15日,在雉城镇白阜村东阜自然村的草莓基地上,种植户们忙着采摘、贩卖草莓。种植户朱小明捧着鲜红的草莓,连声念着合作社的好。

  该自然村有种植草莓的传统,但缺乏科学种植,销售又跨不出本县,一年下来,每亩的收益维持在8000元左右。而与别的地方比,每亩收入却高达2万元,种植户迫切需要一位草莓发展的“领头羊”,2009年年底,长兴馨意草莓专业合作社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成立的。种植户王汉民道出了全体种植户的心声。他说:“2010年合作社做了几件漂亮的事,一是组织种植户三去建德“取经”,开阔思路转变观念,并将引进新品种“红颊”。二是聘请建德当地5名有丰富经验的草莓种植户为白阜基地技术顾问,全程实地指导栽培新品种,合作社以简报的形式,及时将种植技术、病虫害预防要点发到每位种植户手中。三是动员种植户采用设施(钢管大棚和小拱棚)栽培草莓,改变以往“露天草莓”产量和品质受天气影响的状况。四是注册了“馨意”商标,进行贴标销售,打响白阜草莓品牌,同时组织力量,到杭州、上海、苏州等地推介白阜草莓,千方百计与当地农贸市场建立业务关系,拓宽销售渠道。”

  村妇女主任冯法娥在草莓棚里对记者说:“我家种植4亩红颊钢管大棚草莓,从去年12月底已陆续上市,目前已销售5000斤左右,预计到6月份采收期结束,销售量可达到12000斤,自上市以来,每斤卖到了13~15元。老品种最高时只卖到每斤8元,低是只有3~4元。

  合作社负责人褚淦成告诉记者,去年该村12户农户新发展150亩草莓,目前达到了380亩。他向记者说明接下去还有二件事情要做,一是和省农科院建立合作关系,提高白阜草莓单产和品质。二是和上海有关大型超市建立协作关系,让白阜草莓“直通车”进入超市销售,进一步提高单价。

中心动态
资源共享
合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