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别推荐
黑龙江省财政扶持农机合作社形成发展新局面
作者: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研究网     日期:2011-02-16  浏览:99

  黑龙江省将政府财政扶持资金作为大型农机合作社建设引擎,引导农民和社会组织以多种生产力要素入股,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形成农民主办、乡村领办、民企联办、场县共建四轮驱动的格局。2008年以来,全省筹集47.4亿元资金,组建千万元以上级别的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440个,形成了2155.8万亩耕地连片作业的生产能力,通过大型农机标准化作业,粮食亩产提高80斤到100斤。2010年,110个已经运营的大型农机合作社总收入7.6亿元,盈余6460万元。

  在大型农机合作社建设上,黑龙江省创新投资方式,推动快速发展。利用财政扶持、银行贷款、群众自筹、集体入股、以地顶资、以物顶资、以劳代资等方式,建立起多渠道、多形式、多元化投资机制。2009年,利用中国银行外汇贷款购置现代农业装备,提前启动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贷款由该省龙财公司为平台,省里负责偿还贷款额70%的本息,合作社负责偿还30%的本息,并承担全部贷款的汇率风险。2010年,黑龙江省贷款33亿元购置农机设备组建330个合作社,省里给予农机装备投资60%的资金扶持,合作社承担40%。在政府财政扶持资金的牵动下,形成了农民主办、乡村领办、民企联办、场县共建四种形式的大型农机合作社建设格局。

  农民主办的合作社成员全部为农民,农民用货币或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入社,还可以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预期收益作价入社。宝清县北岗合作社总投资1380万元,其中,省里投入1000万元农机具,县里投入380万元场库棚建设资金。北岗121户农民以2.3万亩土地入股,每10亩地为1股。另外,还委托经营1.7万亩,年总收入288.64万元,成本252.02万元,盈余36.62万元。富锦市龙阳合作社由种粮大户联合投资和财政投资建设,总投资1590万元。其中,省财政投入1000万元农机装备,市财政投资150万元,23名大户土地作价入股260万元及投入资金150万元。

  乡村领办合作社成员由农民和乡村构成,农民带地、带资入社,村集体带资、带机动地入社,乡带资入社。海伦市海北农机合作社由省、市、镇、村、农机大户投资建设,总股本金1800万元,每1万元为1股。其中,省投资1000股由海伦市财政持有,占55.6%,海北镇政府持股720股,占40%,三个村持股60股,占3.3%,农机大户杜振涛持有20股,占1.1%。农民以土地委托形式入社土地5万亩,签订三年合同,生产费用由农民承担。2010年土地规模经营10万亩,农机作业105.4万亩,总收入实现了1361.3万元,纯利润60.6万元。以大豆为例,亩产实现360斤,高于当地60斤,亩增收120元,增收1200万元。同时,农户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经营,又解放出5400名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人均劳务增收1万元,实现劳务收入5400万元。克山县新兴合作社由新兴村集体发起组建,投资1260万元。其中,省投资1000万元农机具,县投资150万元,村集体投资110万元。农民以租赁形式入社土地4.02万亩。目前,合作社固定资产总额已增值到2310万元,作业区耕地面积达7万亩。三年来,共完成作业量43.4万标准亩,实现总收入650万元,实现纯利润287万元。

中心动态
资源共享
合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