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者合作社策划
1、 做什么?
建设打工者合作社,降低外来工的生活成本,为外来打工者提供一个健康的文化娱乐场所,为外来工提供教育培训服务,维权法律服务,联谊服务。帮助外来工成为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工人,让外来工也有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培养外来工的互助精神,让外来工过上积极健康的生活。
2、 为什么要做?
外来工处在社会最底层,他们为了生存而苦苦挣扎,工资报酬低,工作时间长,权利屡受侵犯,职业没有前景,缺乏最起码的福利保障,生活枯燥寂寞。他们是被遗忘的庞大群体。跟外来工联系起来的词汇通常是:中毒,加班,狼狗,工伤,欠薪。。。。。。。当他们没有办法过得上有尊严的生活时,我们的社会就是一个阴暗的社会。当我们能为他们做一些事情时,不应该闭上眼睛。
3、 怎么样做?
弱势群体之所以弱势,就是因为他们缺乏组织,一盘散沙。只有唤起外来工们的自尊自强意识,培养他们的互助精神,建设互助组织。才能从根本上摆脱这种不幸的局面。我们能做的是组织和宣传工作,用打工者合作社星星之火,点燃外来工合作运动的熊熊大火。
操作步骤:
1) 建设打工者消费合作社,降低打工者的生活成本。
2) 开辟文化活动室,为外来工提供杂志,图书,代上图书馆借阅,联谊交友,技术讲座等服务。
3) 建设打工者文艺演出队。
4) 建设外来工合作基金会,为各类互助组织提供启动资金支持。
具体项目内容:
一、打工者消费合作社的建设:
打工者消费合作社是合作组织建设的切入点,通过销售商品获得利润,为合作社成员开展活动提供资金。目前东莞市工业区还没有合作社,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合作社为何物。因此,消费合作社只能由NGO组织先行投入开办起来之后,再通过举办合作社讲座来向打工者进行宣传,吸引他们参与。
1、 店面选址:因为我们可以经常组织各类活动吸引人们的关注,所以可以选择离工业区的热闹地段有一定距离的店面都没有关系,但要求店面够大,必须有上下两层,这样才方便我们开展活动。
2、 经营办法:商店+信息交流中心是我们的经营模式特征。商店分上下两层,下层销售日常生活用品,跟一般商店无异。上层则提供杂志,书籍,象棋,飞镖等简单娱乐设施。在墙壁上则贴上各工厂的招工信息,培训信息,讲座信息,联谊信息等等。
3、 为了更大限度增加合作社影响力,可以印刷一份合作社快讯,上面刊登各种商品销售信息,旅游服务,联谊活动,打工者自己创作的诗歌散文等等,散发到各工厂。
二、文化活动室建设:
文化活动室目的是向外来工提供健康的文娱活动,目前工业区的外来工们娱乐往往是麻将,网吧,桌球,看碟。消极且不少带赌博性质。文化活动室将向会员们提供招工信息服务,图书杂志借阅,卡拉OK唱歌比赛,交谊舞培训之类积极健康的活动。详细列表如下:
1、 招工服务:劳动密集型的工厂动荡大,打工群体中经常有人被裁员,必须重新找工作,还有的因为待遇太差,想换一个地方,所以招工信息是他们最关心的东西,我们可以通过在文化活动室中公布各厂的招工信息,吸引打工者光临。
2、 联谊服务:打工者漂泊在外,孤独寂寞,渴望得到关心,渴望得到友谊。我们可以提供老乡聚会,联谊出游活动。
3、 教育培训服务:流水线上的工作是没有前途的,稍有上进心的打工者,都会考虑学习一门技能,从低层次的体力劳动转变为技术工人。他们需要得到好的技术培训。因此可以提供如电脑,英语,服装设计,CAD制图等等技能培训。另外,可以建立“兴趣小组”,如喜爱文学的,可以指导他们一起创作作品、协助投稿;有创业热情的,可以组织他们一起讨论创业思路。
4、 娱乐服务:虽然生活艰苦,但人只要吃饱了,下一步就是寻找娱乐。此方面我们可以提供一些价格便宜的短途旅游,杂志借阅,卡拉OK,周末文艺活动之类服务。
5、 提供法律服务:打工最怕的就是无法无天的工厂主,经常拖欠工资,威胁工人人身安全,这方面我们可以邀请律师到活动室开设维权讲座,可以跟法律机构和媒体联系提供维权服务。
6、 心理保健服务:打工者长时间在恶劣的状态下生活,难免心理会出现种种问题,我们可以跟一些心理机构合作,提供心理热线电话服务。
三、建设打工者文艺演出队:
外来工是一个被遗忘的群体,鲜见有电视电影描写外来工的生活状态,喜怒哀乐。在政府的公告文件中,对他们的措辞往往是“加强管理”。要改变自己低下的地位,外来工也必须要有自己的形象代表,有自己的声音,向社会公众展示自己的活力,讲述自己的故事。在外来工中,有文艺才能者不在少数,关键是要挖掘,要有展示的机会.而且打工者来自五湖四海,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乡土文化,展示自己的家乡文化,就已经很新鲜有趣.演出队可以在各工业区流动演出。宣传合作社精神。
操作方法如下:
1、 建设吉他表演乐队。
2、 建设各地方的民间文艺表演队
3、 培训相声、小品、舞蹈的表演人才。
四、建设合作基金会:
没有资金,很多事情都启动,我们应该努力争取社会对外来工群体的关注,募集资金。
募捐的时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必须取得社会信任,所以应该努力争取各类公益机构的支持。在工业区中,诺基亚,金霸王,柯泰之类的外资厂对员工的福利很好,关心工人生活,而且资金实力雄厚,注意社会形象,是重点的争取对象。
消费合作社启动方案:
1、发展战略:
合作社必须着眼于向连锁方向发展,第一间合作社应招聘一位本身就是外来工的、具有公益热情的店长,努力实施标准化的管理,以保证模式能复制。只有在形成连锁销售渠道之后,才能最大限度降低合作社成员的生活成本。并可以利用自有销售渠道组织打工者建设合作工厂,生产各类较简单的日常用品在渠道中销售,增加合作社成员的就业机会。
2、场地的选择:
不一定选择人流量大的地方,因为那里的租金偏高,而且往往噪音大,不适合阅读和开展活动。可以选择靠近商业区(外来工业余时间会在这样的地方聚集),但较偏的位置。租一间上下两层共200平方米的铺位,做一个简单的装修。
3、硬件: 购买简易的书架、电脑、书桌、椅子以及服务台。
4、办理工商等手续:可以与义工联、共青团等联系,寻求支持。
5、装办公电话一部。(可以改装成网络电话提供公话服务。)
6、人员的招聘:
招聘的人员最好是高中学历、有强烈上进心并好学的打工妹,店长+店员,两人即可,人力不够时由义工来担负别的工作。
7、广告宣传:
1) 宣传口号可以定为“合作改变命运”,张贴在店门上、室内,以给顾客深刻的印象。
2) 开业第一周可以以极低的折扣收费,包括开出一些月卡。
3) 可以选择晚上、周末在人流大的地方派发合作社快讯。
4) 开业时可以考虑请身残志坚的打工歌手黄任峰前来演唱。
5) 与东莞电台联系,让主持人在周末时前来与听众见面。
投资预算:
1、 场地月租金为:2500元,文化活动室可以同时可以容纳30人阅览,一次性交三个月租金7500元。
2、 进货:20000元
3、简单装修:5000元。
4、货架、空调、冰箱、二手电脑、二手数码相机(提供证件快照服务用)桌子、椅子、书架等硬件:15000元。
5、办理一切手续:500元。
6、安装一部电话:400元。
7、人员工资:共需员工两人,店长1200元,店员800元,共计2000元。
8、第一个月投入1000元购进期刊,以后可以适当减少至500元。
9、广告资料费:800元。
10、总投资:52200元。
投资收益:
1. 商品销售利润:根据调查,工业区美宜佳便利店,一个月纯利润保持在3000元左右。因为消费合作社的特殊性质,虽然地理条件并非最佳,但有社员消费,应该可以达到3000元/月这个水平。
2. 图书杂志借阅、招工信息提供、联谊服务费、代到图书馆借阅等各类服务,按会员费20元/月办理,保守的500个会员计, 10000元/月,另外还有代工厂招工服务费,短线旅游服务费、代理各类技术培训班招生服务费因难计算,未计入。
3. 总利润:10000+3000=13000元
4. 正常情况下,除去房租、人员费用、新购期刊、水电等费用,半年左右可以收回成本。
风险分析:
1、 因为店面位置不是很好,可能销售收入会较少。解决办法是多做宣传,发展社员消费。
2、 合作社对于绝大多数年轻打工者来说,都是新鲜事物,一时难接受。需要一个宣传教育阶段,需要较大的资金支撑。解决办法是争取各类NGO机构的支持,募集尽可能充足的资金,渡过难关。
3、 缺乏善于组织各类活动的人员,有无精彩丰富的活动,是吸引会员加入的重要因素。此问题的解决唯有多联系各类NGO组织,寻找善于策划组织活动的人员。
合作社规则(此为引用工合国际的合作社章程):
社员入社资格:1、年满18周岁
2、承认合作社章程
3、交纳股金
4、提出申请,经社员大会批准后方可入社。
社员的权利: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监督权
3、经济决策权
4、分配权
5、优先享受合作社的各项服务
社员的义务:1、遵守合作社章程
2、入社须交纳股金,每股100元,最少1股。
3、维护合作社利益
4、积极参与合作社的各项工作及活动
管理机构
社员大会:最高权利机构。初期每月一次,特殊事宜可临时召开社员大会。决策合作社重大事宜;制定章程;2/3以上人数出席,2/3以上人数表决通过方可生效。
理事会:执行机构。由社员大会选举产生,负责执行社员大会的各项决议,聘任或解聘经理。理事长由理事会推荐,由社员大会决议。理事长每界任期一年,最多不能超过三界。
监事会:监督机构。监督理事会对社员大会决议的执行情况;监督经营管理层的管理情况;监督财务状况。理事不能同时兼任监事。监事每界任期一年,每年要更换。
财务制度:财务对社员内部公开。财务管理人员必须遵守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税后盈余分配按顺序依次:亏损弥补----提留公积金----提留公益金----按劳动贡献大小分红----按股份红。
我的思路是合作社必须有可以持续发展的赢利模式,依靠社会输血的公益机构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此方案比较大,细节众多,难免粗糙,还请大家指正。
黄小强
TEL:13148777665
QQ:15329314
太多太多的三农文章都是为政府献计献策,但我认为这样的文章,即使观点再好,也没有操作的可能性.因此,试图寻找一条纯民间的可以行动的方案.
合作社孵化器策划
目前农村发展依赖于一种能人带头的模式,从华西村、大邱庄、南街村这些著名的村庄的创业史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这些一心为公,坚忍不拨,能力超群的能人们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这种能人出现的机率实在太低,把农村发展的希望寄托在这些能人们身上,跟封建社会中小民百姓希望出现青天大老爷为他们主持公道一样,都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相反,我们看到的更多是横行乡里的村霸,无法无天的村干部。甚至,即使孙大午这样身家亿万的富翁,在没有媒体关注的情况下,一样遇到不可克服的困难。要促进乡村的建设,不能依靠个人的力量,必须探索一种新的模式。
农村的贫困,原因可以归结为农民生产能力低,市场能力差,维权能力弱三个原因。这些原因归根到底,实质上就是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太低。一盘散沙的农民生产成本,交易成本,维权成本甚至生活成本都很高。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办法,目前行之有效的是合作社,不但可以提高农民的生产能力和市场能力,还能通过合作社平等、民主参与的制度,锻炼出农民的公民精神。可以说,合作社是弱势群体改变自己地位的有效办法。
建设合作社,最现实的一个问题就是必须有项目,从各地合作社建设的情况来看,由营销大户牵头组织的合作社,成功率很高。这是因为这些营销大户熟悉市场行情,有成熟的销售渠道,以销定产,由他们确定的项目风险很小。
如果有一个NGO组织,在全国各地有一个遍布全国的连锁销售网络(日本农协就是如此),就不但可以从城市吸收沉淀的资金回流到农村,用于扶助乡村建设。而且还可以依靠对市场需求最直接的把握,为合作社建设提供信息、项目,资金,以及销售的全方位支持。这样的能量不是一个两个营销大户可以做到的,效果将远胜于目前各志愿者单兵作战的状态。
通路为王是目前的市场特征,大型超市,连锁店这些商品销售的主渠道,占有了消费品流通总量的80%,我们可以从开设连锁便利店为切入点,建设一个公益性质的连锁销售渠道。
先谈一下这样的公益连锁店的存在基础。
农民很苦,有广泛的社会同情,如果有机会,而且不费多少力气,相信大家都愿意帮助一下。假设我们的家门口有两间便利店,一间是私人老板开的,一间是一个慈善组织开的。承诺所得利润将用于帮助失学儿童,消灭艾滋村,帮助农民发展生产。并且财务公开,大家都能监督。两间店价格都一样,这种情况下,我们会选择哪一间呢?想来大家都更愿意光顾慈善组织开的那间店。在那里购物既有光荣感,又可以买得更放心。因为慈善组织不可能为多赚一些钱卖毒大米,敌敌畏火腿,掺死老鼠肉腊肠,工业漂白粉丝。道德感召力和天然的高度信用,就是慈善连锁店的竞争优势。
一个两百万人口的城市,可以开设两百间连锁店。看一下一个由二百间连锁店组成的销售网能为支援合作社建设提供多大的帮助。
假设我们在广州华南师范大学旁边开办一间便利店。师生二万余人,通过宣传发展二千人成为连锁店会员,每人每月消费50元计算,2000X50=10万元,以利润率20%计算,毛利2万元。支出情况为:店员三人,每人月工资1500元,工资开支共4500元。店租3500元,水电费电话费总共1500元,纳税额为毛利的15%即1800元,共:11300元。净利润为:20000-11300=8700元。其余地方如写字楼集中的商业区,消费能力更强,应该有更可观的利润。但如果是生活小区,可能会低一些,平均利润应有五千元/月。一个有两百间连锁店的销售网络每月的净利润是:5000X200=100万元/月。
商店还可以开设网上商场,销售手机、数码产品、书籍、礼品以及办公耗材各类商品,通过网下的商店进行配送,可以预见因为网站的特殊性,必然会受到社会公众高度的关注,再加上透明监督带来的良好信用,灵活的配送方式,网上商场的销售量也将会有一个非常可观的量。
连锁体系建成后,帮助乡村建设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
1、提供建设合作社的项目,如水果合作社,发展生产基地,负责产品的销售。
2、提供建设合作社的启动资金。以无息借贷的形式,为合作社的启动投入第一笔启动资金。通常一个合作社的启动资金只要有两万元就可以了。100万元可以帮助建设50个合作社。
3、根据市场需求,以承诺销售的方式,鼓励合作社社员联营办厂,从事农产品深加工,为连锁店提供商品。
4、投资较大或者技术复杂情况下,以承诺销售的方式,鼓励企业与合作社联营办厂。
5、进行大宗农产品贸易;可以作为合作社代理人,利用自身网站的访问量优势和信用优势,进行B2B电子商务贸易,为合作社的产品打开国际市场。
6、制定一个企业人权标准,鼓励企业尊重员工权利,实行民主管理,凡是符合标准的企业生产的产品,都可获得认证,并得到广泛宣传和销售特别推荐,让这类产品成为畅销产品,以此促进社会的人文关怀。
7、收集连锁店所在各个社区的劳务信息,组织农村劳力输出。
8、利用门面宣传解决农村问题的重要性,动员公众一起参与三农问题的解决。
9、通过为报刊提供发行网络,争取媒体资源,在法律援助之外,提供媒体力量援助,维护合作社权益。
10、设立奖金:可以设立几个奖项,如杰出社员奖,最佳合作社奖,优秀志愿者奖,每年召开一次大会,用荣誉鼓励人们为解决三农问题做贡献。
公司宗旨:
为合作社建设提供资金和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改善农民弱势地位。
操作步骤:
1、 成立项目筹办小组
2、 游说各人文网站网管争取支持
3、 建设网上商店,通过天涯社区,凯迪社区,中国改革论坛,强国论坛,新华网,农村研究网等人文网站进行广告宣传,销售MP3,U盘,数码相机,电脑配件等东西,力争成为具有相当销量的数码产品销售渠道,这样可以取得一些产品的代理权。
4、 建设校园商店,以供货商的角色向这些校园商店供货,慢慢扩展经营产品的范围。
5、 寻求企业合作,凡是捐款的企业都可以获得优先供货权。用这种方式融资快速增加商店数量。
启动资金:
由热心于三农问题的朋友捐款启动。资金需求数量如下:
1、 网站空间,1000M,以1元1M计,需要1000元。
2、 网上商城程序,因为需要定制一些功能,预计需要三千元。
3、 办公场所:可以在深圳赛格电子市场附近租一套民房,一千二百元/月。
4、 上网费用:50元/月。
5、 进货费用:网上销售因为是先收款后发货,需求的资金不多,预计五千元。
合计:10250元
资金需求不大,比较难找的是人员。
商店选址:
商店是在网上商城积累了一定资金和得到厂商支持之后再实施的。初步建议选择有三农社团的高校,这样在开张之后,在三农社团中招收义工,节省人力费用。
公司管理结构:
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董事会,成员由一百零一人组成,责任是选拔经理,审查项目申请书,负责资金的使用分配。资助的项目由志愿者或者村民申请提出。董事会的成员由志愿者担任,没有工资,必须有资格审查,如果有人退出,可由别的成员推荐出任,但必须经过全体成员的同意。
监督机制:
基于利益的监督才是最可靠的监督。连锁店的财务公开,人事机制透明。账目放在网上,社会公众及媒体都可以查看。供应商还可以成立监督委员会,对公司的财务进行更详细的监督。因为连锁店的销售能力跟声誉形象息息相关,供应商要想自己的货物卖得好,一定会千方百计对店方进行监督,这种由企业专人负责进行的监督更严密更科学,能为消除腐败提供可靠的保证。
经营方式:
实行会员制,顾客缴纳一定的入会费后可以成为连锁店的会员,享受折扣购物,并且可以获得一件精美会员T恤,一张会员卡。必须尽一切方法创造一种氛围,让顾客感到当会员的光荣,体会到自己行为所具有的社会意义。会员消费达到一定的额度后,可以得到董事长亲笔签名感谢信。如果是集团消费,消费的数额达到一定数目,可以送一块牌匾,感谢他们为改善社会现状所做的贡献。
三农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汗牛充栋,可以说很多都很中肯,如:缩减机构编制,允许农民组织农会维权,土地私有化。但提出者大都寄希望于政府采纳自己的对策,由政府担当执行主体。而这种作法会触及很多既得利益阶层。政府很难有行动,等待的结果是悲观失望无所作为,可以说寄希望于政府纳谏式的建议都是死路一条,我们应该考虑一个纯粹依靠民间力量来进行操作的办法,这样虽然没有挟尚方宝剑自上而下解决问题的轻松痛快,但我们不用等待,只要愿意就可以跨出脚步。
做为一个在农村长大的人,我体验过烈日下劳作的辛苦,乡村文化生活的枯燥,出外谋生被岐视的无奈。总想为改变这种现状做点什么。有一个酝酿了很久想法,希望学院的朋友们能考虑一下。
三农问题的根源在于农民生产能力低,市场能力差,维权能力弱。背后的实质是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下。合作社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行之有效的办法,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以合作社建设为一个重点课程,非常切合实际。
但建设合作社,必须有切合市场的项目。从各地的经验看,由营销大户牵头搭建的合作社成功率很高。因为他们熟知市场行情,有良好的销售渠道,以销定产,他们确定的项目风险很小。但热心于公益又有实力的营销大户不多,把农村的发展寄希望于这种出现机率很低的能人大户身上极不现实。我们应该学习共产党在抗战时期派工作队下乡发动群众的作法,以一个NGO组织来取代目前能人带头这种农村发展机制,把偶然变为必然。我想,能否由学院牵头组织一个NGO,如果注册困难的话直接组建一个公司,由这个NGO或者公司建设一个连锁的销售大渠道,从城市吸收沉淀的资金回流到农村,用于扶助合作社的建设。依靠雄厚的经济实力,遍布各大中城市的销售网络,和对市场需求最直接的把握,为合作社建设提供项目,资金,以及销售的全方位支持。这样的能量不是一个两个营销大户可以做到的,效果将远胜于目前各志愿者单兵作战的状态。
先谈一下这样的连锁店的存在基础。
农民很苦,有广泛的社会同情,如果有机会,而且不费多少力气,相信大家都愿意帮助一下。假设我们的家门口有两间便利店,一间是私人老板开的,一间是一个慈善组织开的。慈善组织承诺所得利润将用于帮助失学儿童,消灭艾滋村,帮助农民发展生产。并且财务公开,大家都能监督。两间店价格都一样,这种情况下,想来大家都更愿意光顾慈善组织开的那间店。在那里购物既有自豪感,又可以买得更放心。因为慈善组织不可能为多赚一些钱卖毒大米,敌敌畏火腿,掺死老鼠肉腊肠,工业漂白粉丝。道德感召力和天然的高度信用,就是慈善连锁店的竞争优势。
再看一下一个由二百间连锁店组成的销售网能为支援合作社建设提供多大的帮助。
假设我们在广州华南师范大学旁边开办一间便利店。师生二万余人,通过宣传发展二千人成为连锁店会员,每人每月消费50元计算,2000X50=10万元
以利润率20%计算,毛利2万元。支出情况为:店员三人,每人月工资1500元,工资开支共4500元。店租3500元,水电费电话费总共1500元,纳税额为毛利的15%即1800元,共:11300元。净利润为:20000-11300=8700元。其余地方如写字楼集中的商业区,消费能力更强,应该有更可观的利润。但如果是生活小区,可能会低一些,平均利润应有五千元/月。一个有两百间连锁店的销售网络每月的净利润是:5000X200=100万元/月。
连锁体系建成后,帮助乡村建设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
1、提供建设合作社的项目,如水果合作社,负责产品的销售。
2、提供建设合作社的启动资金。以无息借贷的形式,为合作社的启动投入第一笔启动资金。通常一个合作社的启动资金只要有两万元就可以了。100万元可以帮 助建设50个合作社。
3、根据市场需求,以承诺销售的方式,让合作社社员联营办厂,从事农产品深加工,为连锁店提供商品。
4、投资较大或者技术复杂情况下,以承诺销售的方式,鼓励企业与合作社联营办厂。
5、设立合作社基金,凡是想组建合作社的农民或者志愿者,都可以获得资金和销售上的支持。
6、制定一个企业人权标准,凡是符合标准的企业生产的产品,都可获得认证,利用自身的优势广泛宣传,让这类产品成为放心产品,减小合作社的产品打进市场的阻力。
7、收集连锁店所在各个社区的劳务信息,组织农村劳力输出。
8、利用门面宣传解决农村问题的重要性,让全社会一起关心三农问题的解决,为合作社建设争取媒体支持,维护合作社权益。
9、设立奖金:可以设立几个奖项,如杰出社员奖,最佳合作社奖,优秀志愿者奖,用荣誉鼓励人们为解决三农问题做贡献。
启动:
一间三十平方,装修还可以的便利店,投资要十五万。启动资金可以由志愿者们及有意成为未来连锁店供货商的商家捐款,一百人,每人捐款一千五百元问题就解决了。如果是商家捐款,我们可以承诺凡是捐款的商家,以后可以优先向连锁店供货。捐款的志愿者,如果愿意并有足够的时间,可以担任理事会的成员。捐款者应该签署一份声明,宣布放弃对对所有权所带来的一切收益的索取权。
管理机制:
理事会由一百人组成,责任是选拨经理,审查项目申请书,负责资金的使用分配。资助的项目由志愿者们或者农民们申请提出。理事会成员由志愿者担任,没有工资。必须有资格审查,如果有人退出,可由别的成员推荐出任,但必须经过全体成员的同意。
监督机制:
基于利益的监督才是最可靠的监督。连锁店的财务公开,人事机制透明。帐目放在网上,社会公众及媒体都可以查看。供应商还可以对公司的财务进行更详细的监督。因为连锁店的销售能力跟声誉形象息息相关,供应商要想自己的货物卖得好,一定会千方百计对店方进行监督,这种由企业专人负责进行的监督更严密更科学,能为消除腐败提供更可靠的保证。
经营方式:
实行会员制,交一定的入会费后可以成为连锁店的会员,享受折扣购物,并且可以获得一件会员T恤,一张会员卡。必须尽一切方法让顾客感到当会员的光荣,体会到自己行为所具有的社会意义。如果是集团消费,消费的数额达到一定数目,可以送一块牌匾,感谢他们为帮助农民所做的贡献。
具体的细节依靠想象不能一一描述,我相信如果能实施起来一定会更精彩。
三农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汗牛充栋,可以说很多都很中肯,如:缩减机构编制,允许农民组织农会维权,土地私有化。但提出者大都寄希望于政府采纳自己的对策,由政府担当执行主体。而这种作法会触及很多既得利益阶层。政府很难有行动,等待的结果是悲观失望无所作为,可以说寄希望于政府纳谏式的建议都是死路一条,我们应该考虑一个纯粹依靠民间力量来进行操作的办法,这样虽然没有挟尚方宝剑自上而下解决问题的轻松痛快,但我们不用等待,只要愿意就可以跨出脚步。
欢迎探讨
.作者:积极心态
QQ:15329314
EMAIL:duke5d@163.net
-
“中国农村改革40年: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合作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在杭州顺利召开08-23
-
中心主任徐旭初教授带队赴山东调研07-27
-
值得推荐阅读的农民合作社研究论著(2007-2016)07-23
-
2017年值得推荐阅读的农民合作社研究论著07-23
-
“中国农村改革40年: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合作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会议通知【更新】04-03
-
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研究中心主任徐旭初教授带队赴晋调研08-06
-
第五届“中国合作社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在山东泰安顺利召开07-27
-
第五届“中国合作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会议通知07-08
-
中心主办“合作社法律修订专题研讨会”在陕西顺利召开11-30
-
中心主办“合作社法律修订专题研讨会”在陕西顺利召开11-30
-
2015年最值得推荐阅读的中国农民合作社研究论著07-27
-
徐旭初教授为苏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培训班授课07-08
-
黄祖辉教授等撰写的决策报告获中央领导重要批示07-02
-
黄祖辉教授做客宿州大讲堂 阐述创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发展路径06-20
-
浙江大学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研究中心(CCFC)设立浙江分中心06-20
-
农民专业合作社申办流程及相关材料08-05
-
徐旭初: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若干问题02-01
-
马文杰:农民合作社解析12-09
-
沈卫彬:农业合作社生产标准控制与质量分级12-17
-
国际合作社联盟:“合作社十年(2011-2020)蓝图”计划草案[英文]11-05
-
美国农业部:合作社是什么?以及成员、理事、经理和雇员的角色10-12
-
Baqui Khalily: Capacity Building for Cooperatives08-22
-
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参考大纲08-09
-
王景新:中国乡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趋势、问题与政策07-28
-
范金旺: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07-20
-
Gall & Schroder: Agricultural Producer Cooperatives as Strategic Alliances07-12
-
霍学喜:农民专业合作社功能及服务模式06-22
-
农业部:首批666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联系方式06-12
-
王征兵: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思路与对策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