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别推荐
广西:荔浦农民探索合作种植之路——“抱团儿”鼓起钱袋子
作者: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研究网     日期:2011-02-20  浏览:84

  元旦刚过,正是收获马蹄的季节。在种植马蹄颇为出名的广西荔浦县的青山镇满洞村,到处都能看见村民们正在抢收马蹄。收购马蹄的大车一辆接着一辆开进村子,整车整车的马蹄被送进全国各地的“菜篮子”。

  这样的繁荣场面,让青山镇满洞村村支书莫仁康感慨不已:“以前村民们单打独斗、各自为战,就拿西红柿来说,一个村里种的就有好几种,但产量都不高。企业的老板来收购,一辆大车只收了几筐西红柿。人家都怕了,哪里还愿意再来?”

  不光是西红柿,就连青山镇引以为豪的马蹄也面临减产的困境。青山镇的马蹄久负盛名,个大皮薄肉嫩,水分充足,爽脆可口,销路一直很不错,种植马蹄也就成了当地的习惯。然而这几年,村民们发现马蹄的产量降低了,质量也不如从前了。每年增产不多,更别提增收了。相比种田,他们宁愿出去打工。

  莫仁康家也种着10亩马蹄。马蹄的大幅减产,让他不得不重新思考出路。为了村民的增产增收,他和邻近的三联村党支部书记李忠存、大明村党支部书记梁启清绞尽脑汁,决定成立一个农产品生产合作社,合作社的名字就取三个村名的头一个字。于是“三大满”新特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莫仁康成了合作社的法人代表。依据市场需求,从选种、购置化肥农药到生产指导,再到收获、销售,合作社提供了“一条龙”服务,指导农民进行标准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

  刚过去的2010年,尽管受到了干旱和降温等气候的影响,“三大满”合作社还是获得了丰收。“我们合作社的社员平均增收超过700元。”莫仁康自豪地对记者说。

  合作种植的成功,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合作社从最初的8户,发展到现在的580户,甜玉米种植面积5000多亩,马蹄种植有3000多亩。“我们这个合作社,刚开始就是几名党员和村里的种田能手凑在一起,看到我们收成好,入社的会员越来越多了。”莫仁康说,单打独斗难成大气候,只有整合土地,跟着企业走,规模化生产,农民才能增产又增收。

中心动态
资源共享
合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