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别推荐
尹成杰: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农民增收面临新的情况
作者: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研究网     日期:2011-02-23  浏览:317

 

  

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尹成杰先生发言

 

  第三届“如何让农民富裕起来”研讨会2月19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本届研讨会由农民日报社主办,永业集团独家支持。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力促增收惠民生”。

  以下内容是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尹成杰先生发言实录:

  尹成杰: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出席第三届如何让农民富裕起来这个研讨会,我觉得在贯彻中央一号文件这个形势下,召开让农民富裕起来的研讨会很有针对性,很有意义。因为促进农民增收,让农民富裕起来始终是“三农”工作的核心。近些年来农民收入连续七年保持快速增长,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还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和任务,所以在新的一年开始的时候,农民日报会同有关新闻单位共同来研究如何让农民富裕起来这个专题,我觉得问题抓的很准也很及时,围绕这个我主要讲三点思考。

  第一,当前我国农民增收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总体上保持增长,特别是2003年以来,我国农民收入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主要是近些年来实行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农业发展的投入,调动了农民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到2010年,粮食产量连续七年增产,农民收入连续七年快速增收,有的领导和专家概括为“七连快”。当前农民增收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我觉得主要是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标志性的成果。一是农民人均收入达到了5919元,实际增长10.9%,这个增长速度是近些年来比较高的,特别是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七年超过6%,这是1985年以来的第一次,因此说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的成果。二是农民人均纯收入七年增加了3297元,年均增加471元,这在新中国以来也是第一次。三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达到10.9%,这是1998年以来农村居民收入实际增长速度首次超过城镇居民的增收速度。虽然速度超过了,但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还仍然呈现出拉大的势头,这个势头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第四就是城乡居民收入比,2009年是3.33:1,2010年3.23:1,有所缩小,但是一年的缩小并不表明整个趋势,还要看今后城乡收入比的变化。第五是农民收入结构呈现多元化增长的新格局。我觉得这是在农民增收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成果。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同步保持持续增长,特别是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增长比较快。2010年农民月工资收入达到了1690元,比2005年875元增长了近一倍,所以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是最高的。第六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进一步健全,特别是支农惠农政策进一步齐全,农民社会保障、教育培训相关体制也在逐步健全。

  为什么说农民收入这样重要?因为它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反映农业农村综合发展的实际状况和实际水平。只有农民收入上去了,才能够实现拉动内需、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才能进一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所以从近些年农民增收的实践来看,从农业农村发展来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几点启示。

  一是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是让农民富裕起来的最为重要的保证,农民要富裕起来,关键是要促进农民增收。

  二是促进农民增收,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目标。传统农业要向现代农业转变,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科学的发展农业,所有这些我们目标就是要促进农民增收,让农民富裕起来。

  三是促进农民增收,是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基础。我认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它是要有基础作保证。这个基础是什么,首先要农民增收,不可能想象农民的收入停滞徘徊,或者收入不高,我们就能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这是不能够实现的。特别是从近些年来农民收入的增幅、构成以及增收的因素看,要让农民在现代化进程中增加收入富裕起来。

  第二个问题,就是新形势下农民增收面临新挑战和任务。刚才我讲到,农民收入一直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这是“三农”工作形势的重要标志之一,但是农民收入和整个农业农村经济和宏观的经济环境,和国际的农业环境,和农业国际化都是分不开的。正是因为这些大的情况和背景,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农民增收面临新的情况,这些新的情况主要有这样几点:

  第一,就是用现有农业资源发展高效农业的空间压力加大。从我们国家发展来看,粮食的消费量大幅增加,粮食安全面临着新的压力。上周我看到了,现在国际上的粮食价格比2008年5月份粮食危机时的最高价格还要高,现在特别是国际上粮食的供求仍然趋紧。我们国家虽然粮食七年增产,七年丰收,但是由于消费量的增加,由于人口的增加,由于吃商品粮人口的增加,由于畜牧业发展对饲料需求的增加,我们的粮食安全面临新的压力,这样我们必须首先保证粮食种植面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发展一些高效农作物、高附加值农作物的资源空间有限,相对要制约农民增收,这是从资源上面临这样一个问题。

  第二,就是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高成本的阶段。高投入,无论是物化劳动的投入,还是活劳动的投入都在提高。我们的化肥、农药价格在提高,柴油价格在提高,人工成本也在提高。农民过去在增收当中,在算劳动成本当中是不考虑人工成本的,不计算在劳动成本当中的,现在由于外出务工一天能收入六十,七十、八十块钱,所以农民在计算经营的时候也是要考虑人工成本的。正因为如此,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高成本的阶段,这是一个发展的趋势。这就必然要降低农业的比较效益,给农民增收带来新的压力。

  第三,就是农民收入呈现出结构的多元化,但是我们分析一下增收的结构,这几年来看,家庭经营性收入增收的贡献率在逐年降低。比如说种植业、养殖业、家庭经营性收入贡献度在降低,这就说明农民在以家庭经营促进增收的依赖和依靠性在逐渐减弱,这样就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和依靠农业增收的积极性在降低,工资性收入贡献率在提高,所以这样也给农民增收带来新的影响。

  再一个新的情况就是由于我们生产成本的上升,和比较效益的下降,使得强农惠农政策的效益在衰减,我们这些年不断地加大强农惠农政策的力度,调动了农民积极性,但是由于生产成本的上升,比较效益的下降,使得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惠从这两个方面有所减弱、有所抵消。当前在看到农民增收的大好形势情况下,我们还要看到挑战,还要看到面临的新情况。这些新情况、挑战和任务,我觉得概括起来一个是农业的比较效益降低,农业内部增收的压力在加大,特别是在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的难度相对较大。表现出来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农业生产成本不断增加。第三个问题就是农产品的进口对国内农产品市场的影响在加大。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比如大豆问题,除了这个问题,又有两个新的品种也面临挑战,比如棉花问题,虽然棉花价格上去了,但是棉花的总量少了,农民依靠棉花增收面临着很大制约。第四个方面就是农民整体就业还不充分,农民转移难,务工难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也可能有同志说当前不是出现了用工荒吗?确实出现了这个问题,但是用工荒还是季节性或者是结构性的,或者是由于其他的保障条件没有达到农民工的要求,农民工没有选择这个岗位,所以我觉得现在农村总体上农民整体的就业还不够充分。第五个表现就是农村的区域经济发展还相对滞后,农民增收的门路不多。所以在看到农民增收这个大好形势下,还有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需要研究采取一些措施解决。

  最后一个问题我讲一下,就是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当前需要采取的措施。

  第一个措施从大的方面讲就是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这既是个理论问题也是个实际问题,我觉得现在这个问题很有针对性,不同步推进,不仅粮食安全受到影响,农民增收也很难保持快速增长。

  第二个措施就是应该适当的提高农产品的价格,正确认识和把握利用农产品价格的走势,合理确定农产品的价格。实际上农产品价格因素对农民增收还是至关重要的。

  第三个措施就是进一步扩大农民的就业门路,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挥这些企业的就业承载能力,拓展农民工的就业空间。

  第四个措施就是要严格控制农业投入品的价格。现在有的农业投入品的价格涨的较快,这样不利于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所以要加强农资经营监管力度,防止农资经营价格过快上涨。

  第四个措施就是要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我们国家农户还是经营规模比较狭小,难以进入市场开展竞争。怎么办呢?就是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农村合作组织,提高组织化和规模化程度。

  最后一点就是要大力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加大城乡统筹在经济和就业方面的力度。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在产区布局,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壮大县域经济方面出台一些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同时应该把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促进城乡统筹各项措施进一步落实,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农民工的就业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增强增收的能力。

  谢谢大家!

中心动态
资源共享
合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