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别推荐
吉林:农民首创“粮信社” 降损减耗又增收
作者: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研究网     日期:2011-03-06  浏览:58

  半月谈记者在吉林省梨树县调研采访时,发现不少农民正在自发组建粮食信托合作社,通过集中存放、销售粮食,来谋求价格谈判的市场主体地位。不仅如此,当地农民还打算在粮食信托合作社基础上,组建粮食信托合作社协会,来控制更多粮源,以期在粮食销售环节获得更大收益。由于粮食信托合作社与农村资金互助社协同发展,当地干部群众普遍认为此举创新了农村金融模式,减少了粮食流通环节,不仅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也将对今后国家粮食流通模式产生较大影响。

  粮食信托合作社是个啥

  2010年11月30日,记者在粮食信托合作社发起人之一姜志国的带领下,来到梨树县泉眼岭乡南泉村的凤翔农民合作社。在近1000平方米的合作社大院内,记者看到整齐地排列着33个由木材和铁网搭建的粮仓,粮仓内已经装满了合作社社员存放的40万斤尚未脱粒的玉米棒子。正在清扫院内和玉米仓上积雪的合作社理事长李凤祥对记者说:“2010年10月底秋粮收购的时候,四平市银监局姜柏林跟我们谈起组建粮食信托合作社的想法,因为我这里有场地,所以就先搞起来了。合作社的成员都很赞成,秋收早的社员还表示来年一定把粮食送到这里来,所以估计来年的存粮规模还要大。”

  姜志国的另一个身份是梨树县闫家村百信农民资金互助社的理事长和经理。百信农民资金互助社最初由8名农民创办于2003年,并于2007年3月9日经中国银监会批准成为全国首家村级资金互助社。说起几年来的发展,姜志国有一肚子的话要说:“资金互助社发展最大的难题就是融资难,尽管国家有政策,但是限制的条款也很多,农民的资金需求往往得不到满足。”愁了几年,最后姜志国找到了一个解决办法,“咱们农民有粮食,必须从粮食角度做文章”。

  姜志国说,粮食信托的运作机制在于通过粮食信托融资制度的安排,农户将收获的粮食委托合作社管理经营,将粮食存放在合作社监管的场院内,由合作社对每个农户分别开出仓单和授信额度,农户可凭粮食仓单在粮食信托期内到农村资金互助社贷款,同时也可以选择让粮食在市场价格最有利的时机出售。“粮食信托有很多好处,合作社保管条件好不说,更主要的是一家一户的卖粮与合作社统一卖粮不一样,规模大了就能直接跟一些大粮商交易,减少了不少中间环节,能够让咱们农民获利。”姜志国说。

  为农民增收助力

  姜志国和李凤祥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说明粮食信托在储存和销售方面的一些优势:按照每户农民存储3万斤粮食来算,我国农户储粮损失损耗平均在8%左右,咱们吉林省玉米损失损耗为11.77%,就按10%计算,合作仓储每户能降损3000斤。另外通过合作社统一销售粮食,每斤玉米至少比每家每户地单个卖粮高5分钱,这样一来农民又增加了一笔可观收入。

  “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粮食信托合作社还可以与资金互助合作社一起为农民社员服务,社员急需钱用的时候,我们资金互助社可以给予贷款帮助,社员也就不急于卖粮,等到粮价高的时候销售粮食就能获得更大的收益。就2010年的粮食行情看,11月初的玉米售价每斤0.7元左右,到12月初已经达到每斤0.8元以上了,差一个月咱们农民的粮食就能多卖不少钱。我们的粮食估计要等到来年五六月份青黄不接的时候再卖,还能有一个好价格。”凤翔农民合作社监事长杨守宝说。

  信托合作社修建了玉米降水的“玉米楼子”,能确保粮食不霉变、没鼠咬,而且还派出专人管理。粮食在社,产权在户,每个粮仓上都贴上社员的名字和数量,社员随时都可以来这里打粮、卖粮,如果不着急用钱完全可以等价高时销售。“过去,每到年底都是农民卖粮的高峰期,为的是用来还银行的贷款,但每年年底也是玉米价格最低的时候。现在,粮信社的社员把粮食存放在这里,需要用钱的时候可以在资金互助社贷款,等粮食价格高的时候再卖粮,就能获得最大的收益。”姜志国对记者说。

  “一体两社”解决农民融资难题

  作为四平市银监局研究农民合作社的专家,姜柏林告诉记者,粮食信托是农民用粮食换资金解决农村资金互助社融资难题的一个好办法。“一体两社”以农民为主体,分别成立粮食信托合作社和农民资金互助社,实行独立的会计核算制度。粮食信托合作社社员向农村资金互助社入股,成为农村资金互助社成员;农村资金互助社成员需自愿委托粮食信托合作社管理和经营粮食。

  姜柏林说,粮食信托一方面相当于对农民粮食进行理财,农户参与粮食信托需要独立承担市场风险,根据市场商机自主决定售粮时机,能够获得相应的理财性收益;另一方面,在农户预期市场粮食价格较低,但又需要现金时,可凭其仓单作为质押取得农民资金互助社贷款,从而使农户可以更好地获得市场预期售粮收益。资金互助社则可以将已经获得质押的仓单作为第三方保证,到金融机构贷款,或者从民间合法的渠道贷款,获得再融资支持。

  对此,很多农村问题专家认为,过去粮食多存放在农户自家。现在农户将生产的粮食存放到合作社,发生了空间性的位移,其实质是人和人的关系发生了变革,形成了新的经济关系――土地户管、粮食社管模式,是新型生产关系的发育和成长。“通过粮食作为第三方保证,能够有效增强农民合作社的再融资能力,推动更多社员参加粮食信托,再进一步提高市场融资能力和粮食收益,形成了‘以现金托粮食和以粮食再托资金’的新型融资模式,是农村金融融资制度的创新和变革。”姜柏林认为,这一制度确立了以农民合作组织为主体的新型融资模式。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就有不少粮食经销商打电话找姜志国和李凤祥,咨询购买粮食的事宜。姜柏林告诉记者,目前黑龙江五常、虎林以及吉林省多个地区的农民都在咨询粮食信托情况,等各地粮食信托合作社多起来,完全可以成立粮食信托合作社协会,通过这样的组织可以解决一家一户与大市场的关系、大银行与小农户的关系,必将对今后“三农”工作及粮食流通模式产生重大影响。

  记者后记:粮食信托是一个新生事物,从产生到现在也就几个月时间。但据记者调查了解,梨树县及周边县市的不少农民专业合作社都在琢磨这件事。凤翔农民合作社如果搞好了,很容易就能全面推开。从现在的情况看,对粮食信托的限制主要是储存场地的问题,而梨树县有的农民合作社则采取了存粮于户的方式,通过集中销售粮食来获取最大的效益。

中心动态
资源共享
合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