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别推荐
王永春:“高原水产”出泉湾
作者: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研究网     日期:2011-03-24  浏览:90

  青海新闻网讯 门源回族自治县浩门镇小沙沟村有个社叫泉湾。顾名思义,这里泉眼密布,一年四季清清泉水涌动,多少年来,泉水养育着一方百姓。然而,居住在这里的农民却仅仅用它作为日常生活用水,却很少有人在这泉水上做“文章”。而如今,有人在这里搞起了鲑鳟鱼人工养殖,使这泉水成了发家致富的资本,他便是家住浩门镇团结村的王永春。3月15日,记者慕名来到泉湾,与王永春聊起了他的“养鱼史”。

  今年56岁的王永春向记者谈起了养鱼的经历。他说:“2009年,我到甘肃省永昌县走亲戚,无意中见他们养殖鲑鳟鱼,当时就让我产生了兴趣。”于是,一个养殖鲑鳟鱼的念头在他脑海里萌生。回来后,他便开始着手准备鲑鳟鱼养殖的前期工作。为了掌握鲑鳟鱼的养殖技术,他上网查询、翻阅资料、向亲戚朋友咨询,详细了解鲑鳟鱼的习性等情况,而后到龙羊峡、刘家峡、张掖市等地实地考察有关养殖情况,接着又邀请有多年养殖经验的专家到现场进行水质测量,同时想方设法多方筹措资金……经过近几个月的准备,去年7月,他与自愿加入的5人注册成立了门源鸿源鲑鳟鱼养殖专业合作社,终于办起了他的鲑鳟鱼养殖场,合作社场址就设在小沙沟村泉湾。目前,养殖场一期共投资48万元,拥有5处鱼池,1处育苗池,孵化室等设施。

  鸿源鲑鳟鱼养殖场主要养殖虹鳟鱼和金鳟鱼。据王永春介绍,这是一种冷水鱼类,适宜在无污染的泉水中生长,因其肉质鲜美、无小骨刺、无腥味,比较适合北方人的口味,被誉为“高原水产”。王永春说:“去年7月,我们购进了3万尾鱼苗,自己孵化了10万尾鱼苗。”然而始料未及的是,销量还远远达不到他所预期的数字。“这主要是因为宣传还做的不够,很多人都不了解这种鱼。”但王永春仍然不失信心,他乐呵呵地说:“今年,我还要再增加6个鱼池,扩大养殖规模,在鱼池旁建个钓鱼台,并在附近租了两处农家院,开办以鲑鳟鱼为主的农家餐饮,实现餐饮、旅游、娱乐一条龙服务。”

中心动态
资源共享
合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