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名《马边:打造“中国有机绿茶之乡”》
阳春3月,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袁家溪乡有机绿茶基地。茂密的树林下,茶垄成行成排随地势起伏连绵,一望无际。
在这个连接乐山、凉山、宜宾3个市、州,人口20万的县域中,地形以山为主。小凉山麓从最低海拔448米到最高海拔4042米,跨度大,一望无际的崇山峻岭间却藏奇蕴宝,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气候条件,使得茶叶有了巨大的生存发展空间。
2004年,地处袁家溪乡境内面积达3268亩的森业雪茶场通过有机茶认证,成为全国一次性认证面积最大的有机茶基地。今年春天,这片土地上正筹备着一次提高茶叶知名度的采茶盛会。
站在茶山上,马边县县委书记左文良面对着那一片片云雾高山说:“发挥马边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茶叶产业,是县委、县政府长期的战略目标,是彝区人民脱贫增收奔小康的重要抓手!”
采
好山好水出好茶 携瓢树上忙采摘
2009年,是马边茶叶发展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马边绿茶”获得了国家农产品地理保护标志,马边有机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通过国家级验收,被确认为“四川省精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随之,中国农产品价值评估结果出台,“马边绿茶”商标价值超过了6.4亿元,在全国113个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中居第36位,列四川省第3位。
“养在深闺”的马边绿茶何以胜出?
答案可从史书中来。早在两汉时期,马边已有野生茶树生长。宋代,乐史著《太平寰宇记》称:“彝人带携瓢攀登树上采茶”。明清时期,马边荍坝茶入贡皇室,被奉为珍品。历时2000余年生生不息,马边茶正演绎历久弥新的发展传奇。
答案尤可从品质中来。这里土壤PH值4.5─6.5,有机质含量高达4%─7%,氮、磷、钾含量丰富,作为中国西部地区发展名优绿茶的最适宜区域之一,马边茶业将品质目标直指“名优绿茶”“芽肥叶厚匀成朵,汤清色绿回味甘,香高持久耐冲泡”。
答案还可从发展中来。自2002年以来,马边先后建成四川省第一批优质茶叶基地、出口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四川省“南茶”工程重点县、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县、国家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四川省现代农业茶叶基地强县培育县和四川省精品农业(有机茶)标准化示范区。
2010年,马边无性系良种茶园已达10.6万亩,良种率达61.7%;有机茶园面积 (含转换认证)3万多亩,一跃成为西南地区面积最大的有机茶生产基地。
制
“斗茶”斗响好品牌 聚合聚出大市场
2010年4月,“马边绿茶”系列品牌“森林雪”获得中国乐山首届峨眉山茶斗茶大赛一等奖,300克茶叶,被拍卖到了5万元。
一场“斗茶”,让“马边绿茶”这一品牌浓墨重彩地进入公众视野。
从“采资源”转变为“制品牌”,马边茶产业如何发展,早就纳入了当地党委、政府的计划。“品牌就是生命。过去的马边茶没有响亮品牌,没有成规模的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是做大做强马边茶叶产业的关键所在。”左文良强调。
在 “马边绿茶”这个共同的名字下,森林茶业、文彬绿雪、金星茶业、大风顶茶厂、永绿茶业、马边玉芽雪、马边茶厂等重点企业整体出击,形成“区域品牌+企业品牌”的创新经营模式。
在一系列国内国际知名茶交易会上频频亮相,国内国际茶商慕名而来。“文彬绿雪”、“森林雪”获中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银奖、“陆羽杯”、“甘露杯”奖;“森林雪”、“文彬绿雪”茶叶产品获得第八届中国名优茶评选一等奖。
马边绿茶逐渐成为川茶的代表之一。
品牌的营销,需要走出去,更需要请进来。更大的聚合正在生成:马边金星茶业开发有限公司与峨眉雪芽茶叶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发有机茶,竹叶青茶叶公司也到马边寻求合作机会。依托乐山“峨眉山茶”这个独具特色的农产品品牌,马边绿茶在寻找更广阔的市场。
品牌战略,也促使着茶叶龙头企业的发展。
2010年,县农业局成立了以农业局长为组长的茶叶产业发展工作实施小组,并与县内茶叶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建立定点联系制度,协调金融系统给予龙头企业贷款周转金达410万元。去年,全县累计投入5000万元用于茶叶产业的发展,依托国土整治项目,完成坡改梯、完善路网、水网等,改善新建茶园的基础设施。对重点企业引进先进茶叶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的给予3万-10万元的补贴。
“龙头企业示范,专合组织带动”,马边茶业集约集群化发展向纵深推进,目前,已形成了以8个主要产茶乡镇为主的集中发展区。目前,全县已成立1个县级茶叶行业协会和24个茶叶专业合作社。全县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茶叶企业7个,全县茶叶龙头企业5个,其中市级2个、县级3个,省示范茶叶专业合作社1个,市示范茶叶专业合作社1个。
泡
从“茶园”到“茶杯”追溯追出新优势
“这可是家里的‘摇钱树’,去年茶叶收入达2万元。”村民耍只能门说,年年收益只增不减。
变化源自品质的进一步提升。过去,一亩茶园的收入不到500元。而实现有机茶园转换后,每亩的收益平均可达到5000元以上。
乐山市农业局茶叶专家梅淑珍说,马边生态环境特别适合发展有机茶,而当地将涉农资金打捆使用,发展茶叶战略定位非常明确。近年来,马边县农业部门认真按照有机茶园转换认证的技术质量要求,大力实施传统茶园向有机茶园的转换工作,使有机茶园面积不断扩大。对企业组织认证有机茶基地,县政府给予有机茶基地认证费用50%的补助,创建知名商标给予3万元奖励等。
农业局副局长王腾说,2010年他们通过与四川省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完成了万亩有机茶绿色防控项目,在石梁乡永宁村、苏坝乡白杨槽村完成有机茶园质量安全示范区2000亩。目前,马边的有机茶园面积(含转换认证)达3.37万亩,去年有机茶鲜叶产量879吨,茶鲜叶产值5716万元。
转换的不仅在基地,更在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
“基地出产的有机茶能追查到产自哪个茶园、施过哪些肥料、哪一天采摘、什么时候加工的……”森林茶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剑青自豪地说,公司从基地管理、茶叶加工到销售,都建立了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
据悉,马边境内的有机茶园地块全部进行了编号,构建了有机茶生产过程中的所有茶园农事活动、鲜叶运输、鲜叶收购、有机茶加工、包装、销售等全过程的记录体系,从“茶园”到“茶杯”,完整的追溯过程让马边有机茶的品质得到最佳保证。
好品质带来好效益。目前,茶叶产业已成为马边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全县茶农的“绿色银行”。
“作为政府,主要是为企业提供协调服务,包括人才培育、政策倾斜、资金调配及带领企业走出去。”说到马边茶叶进一步发展壮大,县长李夫铁表示,县委、县政府将实施“1215”工程,倾力打造马边茶叶。所谓“1215”,即:投资1000万元,建立大型的产业综合交易市场,让马边茶与外界对接;建立20个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全国各地重点市场建立100个马边茶专卖店;建立50个年产茶叶50吨以上的标准化茶叶加工厂。
远期规划下,还有更近的目标:2010—2012年期间,马边将新建标准化茶园5万亩,到2012年底全县茶园面积达到20万亩,有机茶园面积稳定在5万亩,全力打造“中国有机绿茶之乡”。
-
“中国农村改革40年: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合作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在杭州顺利召开08-23
-
中心主任徐旭初教授带队赴山东调研07-27
-
值得推荐阅读的农民合作社研究论著(2007-2016)07-23
-
2017年值得推荐阅读的农民合作社研究论著07-23
-
“中国农村改革40年: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合作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会议通知【更新】04-03
-
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研究中心主任徐旭初教授带队赴晋调研08-06
-
第五届“中国合作社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在山东泰安顺利召开07-27
-
第五届“中国合作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会议通知07-08
-
中心主办“合作社法律修订专题研讨会”在陕西顺利召开11-30
-
中心主办“合作社法律修订专题研讨会”在陕西顺利召开11-30
-
2015年最值得推荐阅读的中国农民合作社研究论著07-27
-
徐旭初教授为苏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培训班授课07-08
-
黄祖辉教授等撰写的决策报告获中央领导重要批示07-02
-
黄祖辉教授做客宿州大讲堂 阐述创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发展路径06-20
-
浙江大学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研究中心(CCFC)设立浙江分中心06-20
-
农民专业合作社申办流程及相关材料08-05
-
徐旭初: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若干问题02-01
-
马文杰:农民合作社解析12-09
-
沈卫彬:农业合作社生产标准控制与质量分级12-17
-
国际合作社联盟:“合作社十年(2011-2020)蓝图”计划草案[英文]11-05
-
美国农业部:合作社是什么?以及成员、理事、经理和雇员的角色10-12
-
Baqui Khalily: Capacity Building for Cooperatives08-22
-
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参考大纲08-09
-
王景新:中国乡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趋势、问题与政策07-28
-
范金旺: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07-20
-
Gall & Schroder: Agricultural Producer Cooperatives as Strategic Alliances07-12
-
霍学喜:农民专业合作社功能及服务模式06-22
-
农业部:首批666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联系方式06-12
-
王征兵: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思路与对策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