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别推荐
内蒙古:合作社引领嘎查踏上致富路
作者: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研究网     日期:2011-03-31  浏览:74

  把创先争优活动与牧民增收、畜牧业增效和牧区发展有机结合,全力优化畜群结构,大力实施划区轮牧,实现牧民增收与生态保护“双赢”――这是锡林郭勒盟东乌旗道特淖尔镇汗敖包嘎查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总结出来的畜牧业合作社创建经验。

  在汗敖包嘎查“两委”的支持下,成立3年的白嘎力畜牧业机械化服务专业合作社已拥有流动资金5万元、草场89200亩、高产饲料基地100亩、6200只乌珠穆沁羊(其中种公羊500只、基础母羊3800只、后备母羊1200只、商品羯羊700只)、标准砖瓦暖棚1050平方米及机电井1眼,成为东乌旗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的典型。

  优化畜群结构,实现畜群分类饲养是该合作社的创新做法。他们围绕“两转双赢”工作,转变生产经营方式,调整畜群结构,将合作社鉴定过的6200只羊分为种公畜群、基础母畜群、商品羯羊群、预备基础畜群等4个种类,建立9个核心群,并采取提纯复壮、高度专业分类饲养方式,不仅通过降低饲养成本提高了销售效益,而且通过减少消耗有效节省了劳动力。

  实施划区轮牧,恢复草原生态是该合作社创建的又一亮点。为促进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该合作社对8.92万亩草场进行科学合理的按季节划区轮牧,实行一个季节一个区的轮牧方式,较好地保护了草原生态。同时,长期租赁30000亩嘎查机动草场,培育专业打草场,切实解决了牧户冬季饲草短缺问题,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了非牧收入。据了解,去冬今春,汗敖包嘎查因雪灾导致饲草料紧缺,合作社的草场不仅满足了社员需求,还将青草低价卖给嘎查其他牧户,仅此项为他们节约15.2万元。

  经过几年的发展,“白嘎力”畜牧业机械化服务专业合作社使畜牧业增长方式发生巨大转变,并由数量的增长向质量效益转变,经营管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中心动态
资源共享
合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