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别推荐
山东:果丰苹果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纪事
作者: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研究网     日期:2011-04-06  浏览:105

  编者按: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新形势下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昨天召开的全市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注重发挥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对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行规范管理,并积极探索农户与农户之间、农户与合作社之间、合作社与龙头企业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和模式,让农民分享加工流通环节利润,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本报今期编发通讯,介绍“威海市优秀合作社”——果丰苹果专业合作社的经验做法,供学习借鉴。

 

  早春时节,记者来到位于午极镇石字岘村的果丰苹果专业合作社,只见社员们有的在查阅科学种植的相关资料,有的在交流着种植经验,大家高兴地说,是合作社为农户与市场间架起了致富的“金桥”。

  村支部书记、合作社社长孔祥林介绍说,果丰苹果专业合作社成立以来,通过市场资源整合,争取多方向农业投入,调动了广大果农的积极性,使农民得到了真正的实惠,走出了一条苹果产业市场化的新路子。凭借着良好的管理、质量和销量,合作社被威海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评为“2010年威海市优秀合作社”荣誉称号。

  石字岘是个果业大村,有一半以上的地种植苹果,面积达1400多亩。为提高广大果农的组织化程度,把复杂的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应用到分散单干的果农生产活动中,生产出优质安全的苹果,2009年,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石字岘村创新思路,积极探索,筹措了启动资金,成立了乳山市果丰苹果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组建后,对国内外市场进行调研,根据销售特点和产销季节,及时发布市场调查信息,引导农民合理出售。同时,统一为社员提供化肥、农药、套袋等生产资料,这样,既保证了质量,又能为果农降低生产成本。该村苹果大户王德金告诉记者,由合作社集体购买农药化肥,仅一亩地就能节省大约150元左右。在免费为果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的基础上,合作社还不断拓展销售渠道,每年到苹果收获期,合作社都会组织人员到全省各地、江苏、贵州等地联系客商,签订苹果购销合同,确保家家户户的苹果都能卖得出,给社员吃下了定心丸。目前,合作社成员已发展到了100余户,占全村种植苹果户的一半以上,平均每亩地的纯收入达到了七八千元。

  社员姜志林每天吃过早饭,都会到自家果园瞅几眼。看着果树枝繁叶茂,他的脸上挂满笑容。姜志林种了3亩苹果,自前年加入合作社以来,仅这一项,年毛收入就达到9万多元,比以往增加了近一倍。两年多来,姜志林尝到了参加合作社的甜头:入社,可以更好地规避风险。同时,还可以学到以往在田间地头无法学到的东西:合作、营销和科技。

  如今,在石字岘村,合作社聘请专家培训社员已成为惯例。合作社成立以后,从提高广大社员的技术水平入手,石字岘村组织社员分批分次地到周边镇村学习苹果综合管理的先进经验。同时,聘请市果树站、植保站的专家,根据农时季节,定期为广大社员进行技术培训和田间指导,截至目前,已培训近20次,听众达数百人。在此基础上,该村还通过远程教育网站,在全村范围内放映科教片,因地制宜地印发宣传资料和明白纸,使大多数果农通过学习,基本掌握了现代果蔬管理技术。他们高兴地说:“台上讲技术,果园搞指导,跟踪服务好,果农离不了”。社长孔祥林则说,培训“上通市场、外依专家、下联农民”,既保证了技术的有效性,又大大地提高了技术推广的速度。

  每年一到苹果收获季节,都会有很多果贩聚集到合作社收购鲜果。说到苹果畅销的原因,合作社社长孔祥林一语中的:“产品质量安全有保障,生态的精品果自然不愁‘嫁’(价)。”

  在石字岘村,凡是自愿加入合作社的社员,都由合作社统一登记统计每户社员全年果园所需农业投入品的数量,然后,由市农安办会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相关成员单位,依据国内外市场要求,制定相应的生产技术标准和农业投入品使用配方;合作社按技术标准和配方要求,根据社员的需求数量,招标采购农业投入品,并以招标价供给社员。这样,不仅可以做到统一防治技术标准、统一用药品种和用药量,还为广大社员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防治成本,提高了防治效果,建立起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长效机制。为保证产品质量,合作社还先后制定了《质量管理手册》、《种植规程》等一系列操作细则,大力推广防治病虫害等技术,整个过程实行无公害苹果标准化生产。“合作社是社员大家的,章程的约束和社员的自律无疑是农产品质量最安全的保障。”孔祥林深有感触地说。

中心动态
资源共享
合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