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别推荐
王建国:“千古银杏、扮靓息州”
作者: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研究网     日期:2011-04-09  浏览:98

  在息县淮河大桥的桥头,一块镌刻着“千古银杏、扮靓息州”的巨石,在道路两侧整齐成行的银杏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引得不少游人驻足观赏。它在见证着一段历史,更在讲述着一位息县务林人与树结缘的传奇故事,他的名字叫王建国。

  “我一生与林有缘”

  在息县林业系统,王建国大名鼎鼎。说起种树,更是有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的故事。用它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一生与林有缘,出生在林庄,毕业在林校,工作在林场、林业局。退又推在林业上,一生吃的林业饭,干的林业活。在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就跟着当护林员的父亲在树林里生活,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绿树情节。七十年代大集体时就在自家分的菜园里育树苗。到县城后又在自家房顶上育苗植树。后来虽然当了县林业局的副局长,但还是喜欢往下跑着种树,总觉得这样心里才踏实。退居二线后,别人想着王建国可该“安生”两天了,老伴也劝他到省城儿子那儿享几天“清福”,谁承想他又打起了种树的主意。联合几位退下来的老同志又组建起了“息县东方林业专业合作社”。

  “一生种树,明白了两点”

  在与记者交谈过程那中,老王告诉记者:自己通过一生种树,明白了两点:一是为什么坚持种树。温家宝总理曾在中央林业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林业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回良玉副总理也明确要求要把林业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种树是一举多得的好事,社会的绿、干部得绩、林农得益。因此不论别人怎么说,种树我一生坚持始终。二是明白了为什么成立林业专业合作社。老王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他说,去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使之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它一方面代表农民利益,了解农民需求,掌握农民意向;另一方面连接市场,搜集分析市场信息,帮助农民全面掌握、科学预测市场供求状况和林产品价格走势,引导农民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市场结构,选择种植品种等。促进林业增效,林农增收,他是沟通千家万户分散经营与社会化大生产规模经营、集约经营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2009年9月,息县东方林业专业合作社成立。王建国出任理事长。目前社员已从最初的30名发展到了63名,涉及5个乡镇,拥有教授级工程师1人,副高及工程师3人,拥有三支造林专业队和森防专业队。造林面积已达5600亩,其中园林绿化苗木1200亩。

  造出“森林村庄”新景观

  在王建国的带领下,记者和息县县委宣传部的时秀敏同志一起来到了位于东岳镇的大刘庄村参观村庄绿化。记者看到,在村庄道路的两侧,大塘四周和田间地头一排排刚刚植下的绿树整齐划一,在春风的吹拂下,已抽芽吐绿,为宁静的村庄增添了无限绿色生机。据村党支部书记徐培芝介绍说:“村里过去种树不多,而且还以杨树居多,影响田间地头庄稼生长,农民又拔去了不少。老王的林业合作社来了之后,大力倡导种植银杏,又重新进行了绿化规划。如今村里“三纵三横”道路网的两侧都种上了这一树种。”王建国说:“之所以选择这一树种,是因为银杏适合息县沙土地的土壤环境,而且全身都是宝。叶、果、材都能用。而且树型好,特别适合做行道树。”前不久,老王到徐州邳县考察,发现这里村民的房前屋后,田野里全都是种的银杏树。当地种银杏成了产业,靠“一树一板”很快富裕了起来。这给他以很大的启发。回来后便一直琢磨着如何也在家乡大规模种银杏,实现自己“千古银杏、扮靓息州”的梦想。

  合作社成立后,王建国便到处跑着与村子里签订造林承包合同,忙的不一乐乎!据他介绍:退二线后三年已承包了孙庙甘塘、岗李大彭、项店邵楼、杨店十里等四个村的农田林网,植树4.3万株。从去年10月份开始,在孙庙、杨店、项店、东岳4个乡镇的8个村签订了造林承包合同。组织近20人的专业队植树至今,已植树近3万株。不仅美化了环境,改造了生态,而且也部分解决了当地村民就业的问题,除了专业植树队成员每天每人60、70元,各村都聘用有专业的护林员。每人每年7、8千块钱,还有租地费。每年仅此项都要好十几万元。当记者问资金问题怎么解决时,老王胸有成竹地说:“自己有一个育苗基地,从98年都已经在搞了,通过买苗子和成材树种可以挣一部分钱,有时再接一些园林绿化工程,真接不上了还可以用林地抵押贷一部分款。”老王还非常热情的邀请记者参观了他位于赵店村的育苗基地。这里简直就是一片大森林。银杏、重阳木、香樟、栾树、黑胡桃、大叶女贞、桂花遍布其中、遮云蔽日,面积达100多亩。随行的刚加入合作社的范先生说:“东方林业专业合作社门槛低,入社没有费用,还能得到专业的植树和防护专业知识培训,又能信息共享。确实给林农带来了很大的实惠。通过努力,自己刚在淮河桥旁的两个村承包了300多亩地。目前正在请种植队种植银杏树。再套种一些花卉苗木。树长起来后,这个地方准备开发一下,搞成个旅游的好地方。”

  在王建国的带领下,林农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愈来愈多的农民加入了他的东方林业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从最初的三十人已发展到了63人。各种机械设备10余台。从业人员100多人。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一定管理水平的集管理、设计、施工、养护及苗木生产为一体的专业合作社。2010年被主管部门推荐为县市示范合作社。林业龙头企业。

中心动态
资源共享
合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