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别推荐
河北:唐山一采煤搬迁村建起蔬菜合作社
作者: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研究网     日期:2011-04-11  浏览:86

  4月6日上午,刚从外地办事回来的丰润区韩城镇东欢坨三村党支部书记高志军,没回家就一头扎进村北的蔬菜大棚里,查看西红柿的长势。菜农们纷纷围拢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向他介绍各自大棚里西红柿的生长情况,“西红柿长得嘟噜嘟噜的,再过十天半月就该摘了”,“看这架势,大棚菜效益错不了,往后我还得接着种。”

  村支书带领农民种植大棚蔬菜,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不是什么新鲜事。可对东欢坨三村的村民来说,这一做法却有着特殊意义。东欢坨三村是开滦东欢坨矿采煤搬迁村,按照统一规划,到2012年,村民将整体搬入新民居。村党支部书记高志军这两年一直琢磨,大部分土地被征占了,农民变市民后,就业怎么解决?收入怎样增加?“虽然搬入新小区后,可安排一部分人搞第三产业,一部分人从事物业管理,可大部分人的就业还是没有着落。”

  “还得在土地上做文章。”高志军和村干部经过认真商讨,决定从本村人多地少和毗邻市区的实际出发,大力发展大棚蔬菜。从去年10月开始,他们在村北规划建设了温室大棚。一开始,有部分村民对此不感兴趣,高志军和村干部就带领村民代表到山东寿光等地学习参观。在一户一户做好思想工作的基础上,该村成立了蔬菜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规划、建设、服务、育秧、销售和分户经营的“五统一分”发展模式。合作社成员以每年每亩1000元的价格,对土地进行流转经营,由于价格适中,保障了有地的农民和大棚经营户双方的收入。

  目前,第一批20多个温室大棚里的西红柿长势良好,4月中旬即可上市。采访中,正在大棚里给蔬菜浇水的高贺良告诉笔者:“俺家五口人建了两个大棚,蔬菜由合作社统一销售,我们只管种,每年可以收入六七万元,以后搬进楼房不愁没钱花啦。”

中心动态
资源共享
合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