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别推荐
贵州思南:村民互助扶贫摘穷帽
作者: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研究网     日期:2011-04-19  浏览:82

  思南创新扶贫开发新模式,采取“政府出大头、农民花小钱”方式建立农村扶贫互助合作社、成立互助基金,解决贫困农户贷款难。如今,全县有14个贫困村建立了合作社,1107户家庭入社,带动了5431户农民增收。

  该县注重运用金融杠杆来撬动农村扶贫开发,并大力发展烤烟、生态茶、生态畜牧业、无公害蔬菜、经果林等五大产业,以此助农增收。为了解决贫困农民缺乏启动资金,又无抵押物用于贷款的融资瓶颈,县扶贫办按照“有偿借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在贫困村建立农村扶贫互助合作社,互助金的筹集方式主要为扶贫资金占大头,每户家庭的其中一名成人交纳50元即可入社。

  该县从2007年开展试点以来,已在14个乡镇18个贫困村建立了互助社,入社1107户,其中贫困家庭891户。资金总规模308.6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占285万元,农民入股资金21.8万元,接受社会捐资1.8万元。

  近日,记者在马安村村委会办公室看到,村民纷纷前来办理借款手续。根据规定,社员在互助社的借款额度原则上不高于5000元,用于生产创收或紧急性消费,如超过此额度,则需进行相应的风险评估。借款期限最长不超过一年,年占用费率为3.6%。

  据悉,村民如在信用社贷款1万元,年利息最高900元、最低792元,而从互助社借款,则只交360元的占用费。

  互助社所收的占用费收入,除了用于管理人员报酬补助、操作费用、扩大资本金外,还需保证用其中的20%用于帮助特困农户发展生产或办理村内公益事业。

  为保障资金安全运行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各互助社建立了相关的监管制度,县扶贫、财政等部门每月也要对互助资金运行情况进行督查。对运行良好的互助社追加5万元奖励资金。

  目前,该县的互助社累计向农民发放借款311余万元,农民累计还款154.9万元,还款率92%。没有出现资金损失现象。互助社累计向贫困农民发放借款189万元,占借款总额的60.72%。

  据统计,互助社推动了18个村种植养殖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带动5431户农民实现了增收。2010年,该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997元,比上年增加458元。

中心动态
资源共享
合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