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别推荐
甘肃:合作社里新事多
作者: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研究网     日期:2011-04-21  浏览:63

 

  眼下,正值春耕生产的大忙季节,在西和县农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着大作用,农民们从选种、施肥,到解决劳力不足、提高产量等问题,都要找村上的专业合作社。

  日前,记者来到何坝镇马寨村民旺马铃薯专业合作社,院子里挤满了农民,他们当中,有的是来选购马铃薯良种的,有的来拉化肥,有的来请合作社服务队帮着种地,还有的是咨询有关马铃薯种植技术的。合作社社长郭大全忙个不停。“现在正是春耕最忙的时候,早晨天不亮就起床,晚上星星顶到头上才吃饭。每年春耕前,马铃薯种植户都要到我们这里选购种子。”郭大全忙里偷闲给记者介绍着情况。

  民旺马铃薯专业合作社现有入会社员300多人,从本村村民手中流转到土地1200多亩,建成马铃薯贮藏窖1个,县内何坝、姜席、苏合等6个乡镇的3500多马铃薯种植户依靠合作社致富,经过4年的发展,合作社不仅盖起了三层楼房,还成立了党支部。

  在合作社新建的大楼,一楼里停放的各种农业机械引起了记者的好奇。郭大全解释说,合作社购置拖拉机、铺膜机、旋耕机等农业机械40多台,谁家需要啥,打一个电话,合作社就派机械手过去,帮助群众种地。

  前来请合作社服务队帮家里种地的村民曾鸣说,合作社真是帮了她家大忙。曾鸣的丈夫长年在外做生意,她自己带着两个上小学的孩子,家里的3亩多地根本顾不上种。每年春耕期间,1亩地给合作社50元,合作社派人翻地、播种,不到两天就干完了,到了秋收时节,合作社还包销收获的马铃薯。

  在离合作社大楼不远的一块地里,村民郭有力正开着拖拉机翻地,听说记者采访马铃薯合作社,郭有力停下手中的活,给记者介绍起情况:“我把家里4亩地租给合作社,每年有2400元的收入,我又在合作社上班,按月发工资,每年有9600元的固定收入,两项收入加起来,比自己种地多了将近4000元。”

  据西和县农办主任沈晓慧介绍,目前,全县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06个,覆盖了马铃薯、苹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合作社成员10252人,带动非成员农户1.4万户。为促进合作社发展,县政府还出台了农牧、林业、农经等部门对专业合作社进行支持的相关措施和办法。合作社通过与农户签协议,开展统一供应种子、统一供应农资、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保护价回收的“四统一”服务,形成“农户+合作社+市场+政府”一条龙的良性发展格局,有7个合作社注册了黄江马铃薯、安峪半夏等7个特色农产品商标。

中心动态
资源共享
合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