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别推荐
傅素兰:能帮一户是一户
作者: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研究网     日期:2011-04-26  浏览:136

 

  

  青壮年外出务工,家里留下老人和孩子,这是我市农村较为普遍的现象。然而在衢江区灰坪乡,却有一个怀抱着“让子女留在父母身边,让父母留在孩子身边”梦想的女人,多年来以一己之力执着于帮扶农户在家门口致富。她就是市人大代表、衢江区灰坪乡黄茅尖土特产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傅素兰。“要是在家门口能挣到钱,谁都不愿意抛下妻儿出门打工的。”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傅素兰深知农民在一亩三分地上辛劳的不易,从1995年开始,她便创办茶叶加工厂、园林中介公司,把农户的茶叶、苗木、石头销往广州、宁波等地,提高大家的经济收入。

  2009年,看到灰坪乡种植吊瓜的农户较多,但销售情况不佳的情况,傅素兰又成立黄茅尖吊瓜专业合作社,吸引农户成为合作社基地成员。合作社为大家提供技术支持,提高了吊瓜的品质,并进行整体加工、销售,使得吊瓜子的售价比之前翻了一番。

  吊瓜子卖出了好价格,农户种植的意识更强烈了。傅素兰说,2010年就有55户农户加入了合作社,合作社均为其免费提供水泥柱、吊瓜苗和技术支持,同时签订购销协议,以不低于每公斤6元的价格包收农民吊瓜子,彻底解除种植户的后顾之忧。

  同时,傅素兰潜心钻研吊瓜子加工技术,在全市首家开展了开口吊瓜子加工。“普通吊瓜子一斤20元,但开口吊瓜子就可以卖到50元。”虽然售价高了,但自己的利润却没有增加,傅素兰说,高出的价值都是人工费。吊瓜子开口,必须用锤子手工敲开,只要视力没问题,不管年龄大小都可以做,手脚麻利的妇女一天可以挣40多元,相当于将增加的利润转移进农户们的口袋。

  “去年收购的1万多斤吊瓜子全部脱销,今年要扩大规模,吸引更多的农户加入合作社,也让更多赋闲在家的人通过加工吊瓜子挣到钱。”傅素兰打算投资450万元,再建立1000亩吊瓜基地,并建造1200平方米的吊瓜子加工厂房,仅这块就可帮扶200人。

  当然,除了吊瓜子,傅素兰还收购农民的茶叶、笋干、蚕茧等所有农副产品。“只要农民种的,我都收。”傅素兰说,农民辛苦一年,最怕到头来东西卖不出去,所以她宁可多收购一些,让农民多挣一点。

  “对我自己来说,少挣一点哪怕亏损一点都无所谓,毕竟除了农副产品,我还有园林石料这块业务,可以从中平衡收益,但农民除了田地的收入,就没有其他途径来填补亏损了。”傅素兰说,虽然以她个人的力量要帮助所有的农户并不现实,但能帮助一户是一户,特别是今年当选市人大代表,更要为乡亲们多做点事。

中心动态
资源共享
合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