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数据采集
河南商城县注册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323家
作者:记者 许聘 张卫东     来源:人民网 2011-05-04     日期:2011-05-04  浏览:85

  原题名《信阳市商城县以桂花为媒实现经济跨越发展》

  信阳市商城县素有“歌舞之乡”的美誉,是红色经典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的诞生地,也是同名电影的拍摄地。2008年4月,信阳市委书记王铁正式为商城提出了“让桂花香醉商城”这一发展理念,作为商城县域经济发展的灵魂、引领和载体。

  商城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丰富的山水资源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倾力打造桂花县,建设锦绣商城。以桂花为“魂”,发掘培育桂花文化,发挥文化软实力作用,提升商城影响力;以桂花为“美”,广植桂花树,突出特色,建成桂花园林县,带动旅游产业发展;以桂花为“媒”,通过桂花搭台,经贸唱戏,招商引资,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以桂花为“料”,通过发展以桂花为主导的产业来辐射带动相关产业的开发,把商城打造成全世界最全的桂花与珍稀植物收集保护、培育研发基地,全世界最大的桂花种苗、珍稀植物、鲜切花、盆景生产繁育销售基地,全世界一流的以桂花等药用植物为原料的精深加工、产业发展供应基地。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招商引资,全民参与,倾力把“让桂花香醉商城”的主题理念真正作为商城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引领,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中国•商城世界桂花博览园是“让桂花香醉商城”系列创建工程中的核心工程。规划建设世界名桂观赏园、桂花博物馆、五星级花都大酒店、桂花休闲娱乐中心、中华姓氏文化园、养生房产和美食文化长廊等项目,按照世界一流标准、中国第一的要求建成集旅游观光、休闲养生、教学科研为一体的桂花博览园,是国内桂花品种最齐全的观赏园,国内桂花主题系列产品最齐全的研发基地,国内最大的桂花产业研发基地,国内最具代表性的桂花文化结合红色文化展示园,国内最高档次的桂花生态休闲养生目的地。按照“一园(桂花博览园)、三区(桂花种植区、桂花产花区、桂花工业园区)、五片(四个桂花精品片区和一个桂花岛)、七带(境内高速公路廊道、省道及旅游道路两侧)、百点(桂花乡镇、桂花新村)”的总体发展布局广植桂花树,建设桂花种质资源保护和苗木繁育基地,进行桂花品种资源收集与优良品种保护,繁育技术研究和新技术推广,让商城的桂花苗木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形成全国最大的桂花产品交易市场。

  工业经济蓄势腾飞。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95家,以山信粮业、牵手合作等为代表的粮油加工业,以禹王机械、开源环保、中科钢构等为代表的机械制造业,以正大工贸、嘉娜莎服装等为代表的服装加工业,以长园茶油、黄柏山茶业、詹氏蜂蜜等为代表的特色加工业渐成体系。全县工业增加值实现23.4亿元,同比增长15.1%。县产业集聚区的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新引进北方实业、景盟针织、广东惠州中电实业等20家企业入驻,入驻企业发展到33家,初步形成了“一粮、二钢、三服装”的主导产业格局。

  生态农业繁荣发展。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积极构建“六化体系”,强力实施“五大工程”,扎实开展“四项创建”,有效推动“三位一体”,取得了农村工作的可喜变化。全县成立农机、油茶、茶叶、食用菌4家专业生产联合社,注册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323家,入社社员5.3万人,带动农户7.4万户。流转耕地30.73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67.9%;流转山林99.24万亩,占林地总面积的54.9%。农机装备总量达到3.27万台(套),农机总动力达到27.71万千瓦。建成了全国一流、全省第一的温控智能化育秧工厂,新建万亩生态示范园2个,建成优质水稻、茶叶、油茶等千亩以上特色种植业基地34个,发展蔬菜基地26个,新建华英富民养殖小区39个,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连续六年实现稳产丰产,连续三年被农业部确定为水稻、油菜高产创建示范县。全面推进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连续六年获得“信阳精神杯”,被列为全省唯一的“全国坡改梯工程试点县”。

  加快林业生态建设,完成人工造林25.8万亩,荣获“河南省林业生态县”称号。大力发展茶产业,全县茶园面积达20.1万亩,茶叶综合产值达1.6亿元。红茶研发取得历史性突破,连续两年荣获“全国重点产茶县”荣誉称号。加强饮用水源地管理,实施鲇鱼山水库260平方公里水土综合治理,解决安全饮水3.9万人。加大农村资金投入创新力度,完成农村“五权”确权发证,鑫盛小额贷款公司运营良好,信阳银行商城分行挂牌运营,珠江村镇银行正式进驻。进一步完善农村服务体系建设,在全市率先开展标准化农村服务站建设,建成农村综合服务站137个。在全省第一个全面建立农村“六大员”制度,选聘农村农民技术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协管员、计划生育管理员、资源环保村容协管员、医疗卫生员、文化协管员2154名。全面推开“新农保”工作,全县参保农民37.8万人,参保率86.6%。推进规范化敬老院建设,每个乡镇完成一所敬老院建设任务并投入使用。新建村卫生室使用率达到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3.9%。广大干群干事创业氛围浓厚,全县有1209名各类人才投身农村创业发展。

  城乡一体化进程提速。坚持县、乡、村“三级联动”,县城、乡镇、村组、农户“四位一体”,积极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卫生整治,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乡一体化步伐加快。着力改善低收入家庭居住条件,完成6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建设。乡镇按照“4321”打基础、“五化标准”上台阶的整体思路,以生态园林乡镇和生态示范村创建为载体,升级改造街区道路、农贸市场、停车场等基础设施,新建、扩建绿化小品126个、桂花文化广场37个,集镇规模不断扩大.积极引导农民向小集镇集聚,开工新建农民新村78个,建成28个。在全市“六城联创”综合评比中,持续保持领先位次。

  招商引资硕果盈枝。全县坚持“三大”、“三真”、“三优”、“三所有”的理念,积极创新招商引资载体,健全招商引资网络。运用三个“三分之一”工作法,采取“大员招商、全员招商、环境招商、亲情招商、以商招商、网络招商、资源招商”等多种形式开展对外招商和项目推介。全县签约项目58个,签约总金额262.11亿元;已落地开工27个,总投资34.31亿元。

  社会化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改善民生,兑现各项惠农资金2.2亿元。文艺创作空前兴盛,文艺演出精彩纷呈。商城民歌民舞走进中央电视台《民歌•中国》栏目,创造了商城歌舞的新辉煌。在信阳市《百花之夜•民歌飞扬》文艺展演活动中,商城专场民歌民舞文艺晚会唱响信阳,盛况空前。民间歌舞《商城火绫子》、民间戏曲《商城花篮戏》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全县革命遗址普查工作全面完成。率先在全国装备了中小学校图书室,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职业教育稳步推进,顺利实现全市普通高考成绩“六连冠”。体育事业健康发展,成功举办第二届全民运动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13项技术成果荣获省、市科技进步奖,获国家专利35项,连续两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县”称号。

  商城,穿越千年的辉煌历史,栉风沐雨奋力前行。.

中心动态
资源共享
合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