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别推荐
浙江日报:合作社,成长之痛
作者: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研究网     日期:2011-05-07  浏览:97

  “大白菜危机”暂时告一段落了,农民抗风险能力低、市场经营能力差的弱点再次暴露无遗。不少专家建议,在加强政府指导的同时,更需加快建立具有独立市场地位的专业蔬菜合作社。

  据记者采访了解,全省各类蔬菜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其实并不少见,在这次大白菜卖难的危急关头,却不见合作社强有力的身影,原因何在?

  起步之艰:致命的“松散”

  进入5月,饱尝滞销之苦的温岭菜农朱妙云,终于将剩下的百来亩大白菜彻底铲光。“想开了,眼光总要往前看。”朱妙云说,他在云南承包的300亩豆荚已经可以采摘,得赶紧过去看一下。

  但对于下半年的种植计划,朱妙云也不打算完全放弃大白菜,他已经计划做一个200吨左右的冷库。“吃一堑长一智,温岭的西瓜合作社名声在外,如果条件允许,我们也会成立一家大白菜专业合作社。”

  朱妙云成立大白菜合作社的想法,得到了“西瓜大王”彭友达的认可。早在2001年就创立了股份制西瓜合作社的彭友达认为,散户的抗风险能力比有组织的协会弱得多,而合作社建立了生产、服务、销售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机制。

  10年的合作社经历,让彭友达的西瓜合作社组建了一支强大的市场分析、营销队伍,通过专业协会的运输车辆、销售渠道和仓储设施,小农户可以实现与大市场的对接。

  西瓜合作社的模式,其实已被当地许多蔬果种植户所借鉴。但是,在诸多的合作社中,能真正发挥作用的并不多。据温岭市农业林业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市近3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发挥核心带头作用的仅有50家左右。

  “剩下的近250家合作社,大多仍是松散的小集体。”温岭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负责人李云岳说,虽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势头很好,多数合作社却仍处在“小打小闹”的初级阶段,整体水平不高、规模普遍较小、带动能力不强。

  “为何温岭到现在只有一个‘西瓜大王’,而没有‘白菜大王’?”李云岳分析,一般成功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都有一个或数个“能人”在其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相当一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要么缺乏具体的管理制度,运作和管理的随意性很大;要么把管理制度搁置一边,并不按章程规定办事。

  此外,多数合作社的成员,关心的也仅仅是合作社的领办人能否帮他们销售产品或能否提供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服务,至于合作社怎样运作、怎样管理、会员有哪些权利、该承担哪些义务等却不太关心。

  这些都是合作社起步、运营艰难的根源。李云岳认为,如何发挥“能人”治社,又实实在在地落实民主管理制度,看来是当前乃至今后农民专业合作社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

  成长之惑:人才,急需人才

  农民是农产品生产流通所有环节中最弱势、信息最封闭的群体。曾经做过多年农产品贩销的种植户朱妙云说,在农产品丰收的时候,采购商只要减少采购量就可以规避所有的风险。但农民却不行,即使是成立了合作社,没有专门的人才队伍,也没办法和专业的采购商讨价还价。

  “‘玉麟’西瓜已经完全走出了这条老路,价格完全是由我们说了算。”彭友达介绍,即使别的西瓜再卖不出去,“玉麟”西瓜仍能保持很好的销量,而且价格也不低。因为从基地到超市,所有的流通环节,“都是我们自己人掌控着。”

  合作社培养自己的人才队伍,其作用不仅体现在减少流通环节,更在于其直接沟通了市场和农户之间的信息。彭友达告诉记者,由于农产品的生产周期较短,经纪人完全可以根据市场需求,为合作社农户调整生产结构提供最及时的信息。

  “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人才,可以说是所有农业合作社最渴求的资源。”李云岳告诉记者,每年的温岭农民合作社联合会会员大会期间,他都会跟会员打听农业项目人才招聘情况,但效果却并不如人意。

  温岭石桥头镇桥浦村的妙春蔬菜合作社,近些年的发展形势颇为乐观,近两年也尝试着招聘大学生进社工作,但来了没多久就走了。“虽然合作社开出的工资不低,省市也有补助,还是留不住人。”这让妙春蔬菜合作社创建人王妙春无奈。

  除了人才,资金的短缺也限制了农民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如果我们有足够的深加工生产线或冷藏设施,应对这次滞销根本不成问题。”朱妙云感慨,受制于资金短缺,温岭的蔬菜合作社几乎都没有深加工产业链,增收空间狭小。

  对此,箬横镇分管农业副镇长陈伯勋也深有感触,作为台州地区的农业大镇,无论粮食、蔬菜,还是水果,箬横的农产品产业均存在产业链条短、产品加工程度低、附加值不高、受市场波动影响大等突出问题。

  坚持之梦:稳步走向市场

  经过10年努力的箬横西瓜合作社,早已成为众多农产品合作社学习对象。但是,彭友达也有困扰多年的难题亟待解决。“比如农民专业合作社在配套设施用地存在困难”。彭友达向记者表示,前些年合作社在江苏兴化承包的瓜地,后因发展轮作蔬菜准备建设一座冷藏库,由于没有指标一直无法开工。

  此外,据彭友达介绍,由于没有全国统一的合作社产品销售发票,有的合作社通过与超市的对接把产品销售到大中城市,超市企业所在地的税务部门不按规定减免超市企业的增值税,合作社产品销售受到影响。

  当然,政府的支持也应包括市场信息体系等公共服务的建设。现今的市场也是瞬息万变,政府部门在采取有效的调控措施同时,也应大力扶持建立有效的市场主体,培育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对于温岭菜农的遭遇,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杜晓山建议。

  信息的不对称,关键是因为没有有力的市场主体,所以也无法去分析、规避由此带来的风险。杜晓山说,寻找菜价“稳定”的关键,在于政府应为合作社建立一套完善的农业风险保障体系,农业保险公司也应为其提供适当的险种,同时设立蔬菜风险基金,以调节短期内滞销带来的价格波动。

  否则,农产品供应少了,价格上涨,供不应求,农民就会大量投入生产,造成下一轮大量产品卖不出去。在杜晓山看来,这是中国农业合作社“松散”发展的普遍现象。

  “菜篮子工程”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政府部门有没有专门的机构为农民甚至合作社排忧解难,能不能及时地将准确有效的信息传至他们手中,才应该是有关部门真正考虑的问题。“但是目前,蔬菜方面的补贴支持政策还没有地方在做。”杜晓山说。

中心动态
资源共享
合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