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透视
何雪峰:农村户籍管理亟待堵漏补差
作者: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研究网     日期:2011-05-24  浏览:184

    户籍管理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基础,而一些地方农村户籍管理存在漏洞和差错,影响惠农政策落实到位——

  “户”不对人、姓名差错、户口重号等现象会导致人口信息失真,损害部分农村群众的切身利益。规范农村户籍管理,亟待健全制度、堵塞漏洞,逐户核查,杜绝弄虚作假。

  丢了户口难享惠农政策

  宿州市埇桥区栏杆镇小集村村民徐震没想到,父亲还健在,但在公安机关的网络上已查不到户口。

  去年,埇桥区成为宿州市首批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的试点县区,规定凡年满60周岁符合条件的农村居民可按月领取“养老金”,这是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农合等之后的又一重大惠农政策。徐震得知消息后,便带着78岁的父亲徐传治到栏杆镇派出所办理身份证,可派出所的网络资料显示,徐传治老人没有户籍。在户口补登手续没有完毕之前,“新农保”暂时无法办理,看到其他老人开开心心拿到“养老金”,他们一家十分焦急。

  据警方称,像徐传治这样虽健在但无户籍的老人最近在栏杆镇共发现了4名,他们大多是在办理“新农保”过程中发现没有户口的。而在此之前,已有部分农村老年人发现了这一问题。对于这类事件,宿州市公安局在一份文件中解释:“长期以来,农村各乡镇因历史原因,对农村高龄人员户口重视不够,存在不同程度的漏登漏报农村老年人户口现象。近几年,虽然通过公安机关户籍补录申报审批程序已解决了部分漏登漏报老年人户口,但仍有一部分农村老年人因无原始依据(老户口簿、一代证及户籍底册)至今没有补录户口。 ”

  得知徐传治等4位老人没有户口以后,宿州市公安部门高度重视,立即开展工作,为老人们完成了户口补登,埇桥公安分局有关负责人还登门向老人赔礼道歉。

  5月13日,宿州市公安局表示,将责成栏杆镇派出所迅速对全镇无户口人员开展摸底调查工作,彻底摸清底数,尽快办理户口补登工作。此外,鉴于相关民警在工作中存在疏漏,使部分群众户口漏登,造成了恶劣影响,该局将组成联合调查组,对派出所负责人和民警的失职行为进行认真调查,并依纪严肃追究当事民警的责任。

  管理漏洞导致信息失真

  由于历史欠账多、警力不够用、管理有疏漏等诸多原因,农村户籍管理工作普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出生不入户,死亡不注销。一些农村群众对子女出生落户申报意识不强,往往等到子女上学时才想到申报户口;有的农村群众在家人去世后,不及时到派出所注销户口,造成死者长期“活”在户籍档案中。这些情况都会导致人口信息失真。

  年龄出入大,姓名差错多。早期户籍资料大都由村干部代填,由于工作量大,加上部分村干部工作不细致,随意填写姓名和出生日期的情况比较普遍。记者在栏杆镇发现,姜楼村人王金童在户口簿上被误登记为“金洲”,给上学带来不便。

  户籍管理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基础,而一些地方农村户籍管理存在漏洞和差错,影响惠农政策落实到位——

  户口手工编,重号现象多。去年,宿州市在开展家电下乡过程中,部分农民反映首次买家电下乡产品,却被告知因以前买过不能享受补贴。经调查,他们的户口簿编号与先前购买者重号。原来,过去农村户口簿采用手工编号,重号现象较多,在家电下乡过程中问题集中凸显出来。目前,宿州市户口簿重号情况已获纠正。

  一人多户口,清理难彻底。一人两个户口、三个户口的怪事在农村并非个案,虽经不断清理,但仍有漏网之鱼。此外,个别派出所把关不严,为不法分之子留下可乘之机,例如,砀山高考舞弊案中,有乡镇派出所违反户籍管理规定,为不符合条件者办理补入户口手续。

 

  “农村户籍管理之所以出现漏洞,警力不足是重要原因之一。 ”宿州市公安局一位人士说,以栏杆镇为例,8万人口只配备5名正式民警,他们需处理大量案件和纠纷,许多户籍工作只能交由村里代劳,而一些村干部责任心不强,加上民警后期未逐户上门核对,容易产生问题。

  “过去,农村群众很少用户口簿、身份证,因而户籍管理问题不太突出,近年来,没有户口或户口登记错误将直接影响农村群众享受惠农政策,一些地方农村户籍管理中的隐性问题因此集中显现。 ”一位民警说。

  逐户核查杜绝弄虚作假

  “农村户籍管理涉及面广,任务艰巨复杂,一些问题处理不当,极易引发矛盾纠纷,因此需要政府部门尤其是公安机关高度重视。 ”宿州市政府一位人士说。

  为解决农村户口漏登漏报问题,宿州市公安局日前出台具体措施,开展户口整顿工作。要求全市基层派出所认真吸取栏杆镇漏登漏报老人户口的教训,主动发现户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按照便民利民的要求主动及时解决问题。开辟“绿色通道”,提高工作效率,要求各基层派出所按该局2010年12月印发的《关于做好农村60周岁以上人员漏登补录户口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对农村因无原始依据(老户口簿、一代证及户籍底册)至今没有补录户口的老年人,特事特办,组织民警深入辖区逐村逐户开展宣传,摸清无户口老年人底数,通知群众按规定提供相关申报材料。该局还强调,民警要认真审核,逐人见面,确保“人户一致”,按程序审批,使农村老年人全部享受到国家惠民政策。

  户籍管理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基础,而一些地方农村户籍管理存在漏洞和差错,影响惠农政策落实到位——

  为杜绝农村户籍管理弄虚作假问题,宿州市公安机关进一步规范户口、居民身份证办理程序,执行“六条禁令”,切实堵塞漏洞,其中包括严禁弄虚作假违反规定补录户口、迁移户口;严禁弄虚作假违反规定更改姓名、年龄、民族等。

  公安部门表示,规范农村户籍管理,必须建立健全各项户籍登记管理制度,实施严密管理并改进管理手段。在农村全面建立健全常住、暂住、出生、死亡、迁出、迁入和变更更正等项登记管理制度,全面执行居民身份证申领、换领、补领等规定并加强查验、核查工作,同时建立和完善户籍的调查、通报、统计、档案等项管理制度。

 

  “农村户籍管理也需要群众理解和支持,各级政府部门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农民的户籍意识,自觉按照规定办事。 ”宿州市有关人士说。

中心动态
资源共享
合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