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数据采集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96个
作者:记者 王瑞     来源:人民网 2011-05-24     日期:2011-05-24  浏览:67

  原题名《磴口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农民致富增收》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磴口县高度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扶持、典型示范、税收优惠等措施,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截至目前,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96个,会员总数9000多户,占农户总户数的46%,辐射带动农户1.5万多户,经营服务收入达到了6000元,占农牧民纯收入的83%。

  近日,渡口镇新地村8户农民通过联合筹资,注册成立了磴口县隆兴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该合作社成员之一的渡口镇新地村农民韦润军告诉笔者,今年他家虽然种了30亩地,但比往年轻松多了。以前一开春,他就忙个不停;自从加入合作社以后,有了机械化,他一个人可以做十几户人的营生,不仅省了人工,同时也增了产。

  隆兴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先以养殖起步,现已投资100多万元,建起了一个占地约40亩的养殖场和2000亩种植基地。养殖场主要饲养巴美肉羊、青海黑山羊和本地肉羊400多只,梅花鹿60多只。现已储备玉米料、土豆粉等各种饲草料120多万吨。养殖场运行采用“养殖场+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采取养殖场带动农户统一销售的方式,现已与广州、福建两家肉类大公司签订了定向收购合同。隆兴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副社长王永平对合作社的未来充满了信心:“通过这个合作社,我们可以统一管理、统一销售,预计今年种养结合利润可达到300万元。”

  隆兴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仅仅是磴口县众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一个缩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引领农民参与市场竞争、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农产品品牌建设、推广农业新技术、促进土地流转、解决农资等方面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补隆淖办事处黄土档村总耕地1180多亩,人均耕地不足2亩,贫困户达90户,但离县城比较近,该村利用交通地理优势,组织当地农民利用温室育苗、种蔬菜等,开辟了多种渠道助农增收。黄土档村2009年底注册成立的补隆淖富农种植专业合作社,专门协调组织农民统一种植、统一销售,增强抵御市场的风险能力。目前,磴口县农贸市场上的豆角基本上都来自于黄土档村。

  种植大户屈喜贵是富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领头人,也是村里的番茄经纪人。屈喜贵今春和社里的其他社员接订单培育了10个温室的白菜、番茄、辣椒幼苗,目前白菜苗已销售完,番茄、辣椒幼苗也即将上市。据他保守估算,仅育苗一项,每个温室的收入都将达到10000元。

  于2009年2月份成立的磴口县蜜瓜协会,不仅与补隆淖办事处共同进行了三膜种植蜜瓜试验并获得成功,三膜覆盖种植比小拱棚蜜瓜提早上市一个月左右,亩均效益提高一倍以上,亩产值达到10000余元。蜜瓜协会不仅为农民提供种植技术指导,而且帮助农民销售各类蜜瓜。据蜜瓜协会负责人李君霞介绍,仅2010年,蜜瓜协会就为农民销售了12万余斤华莱士、13万余斤香瓜,在稳定当地的瓜类市场价格的同时,也保证了农民收入。

  今年,磴口县进一步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加强农牧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建设,推广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种植模式,建立和完善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农企联结机制,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载体。县财政在资金比较紧张的情况下,还特别安排了2500万元,对鼓励农民发展设施农牧业进行引导性资金补贴。年内要新建温室1000亩,继续扩大拱棚生产面积,不断提高农民种植效益。建成高效示范园区5个。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相信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带领下,磴口县农民会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中心动态
资源共享
合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