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针对农村土地整治治理与清查行动由国土资源部牵头展开,而5月31日,将是这场清查工作的预计结束时间。
在过去两年里,媒体上充斥着“农民被上楼”、“优质耕地被占”等等报道,而土地整治工作在许多人心里留下的印象,也是地方政府为获取建设用地指标,为获取土地出让收益的一个手段。
“至少在我们湖北,土地整治是确实给老百姓带来了巨大的好处的。”一位湖北省国土资源厅的官员说,“但真没有多少人了解什么是土地整治,有几个人知道农村是什么样的呢?”
乡村规划图
在平原之上,一条两车道宽的水泥路笔直地向前蔓延,与之平行向地平线延伸的,是一丈宽的一条水渠。垂柳栽种在水渠旁,而道路两边的,则是一排模样相似的小楼,两层或三层不等。
“这条路有35公里长。”黄坤坡,监利县毛市镇崔吴村村长这样向记者介绍道,这条道路横跨包括毛市镇在内的3个乡镇,于2008年修起,距离道路不远的农民全部被聚居于此。
“农民迁居全部都是自愿的。”监利县国土资源局局长周传垓称,“我们修好路,种好树,将水渠什么都铺设好,然后提供给农民规划图纸,鼓励他们自己按规划在道路两旁建房。沼气、自来水、电都可以得到保障。”
改造从2008年开始,这项土地整治项目仅在毛市镇一处,便投入了2.6亿的资金。而整治的内容,除了迁居之外,还包括疏挖沟渠,修建水泵以及沟渠两旁的护坡等水利设施,平整耕地,以及修建田间道路。
“平整耕地,兴修水利设施,方便农村机械化的田间道路,重新规划安置农村居民点等都是土地整治的内容。”郧文聚,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副主任这样称。
在2007年以前可不是这个样子,“过去,我们只认识到土地整治的最直接作用是增地、增粮,现在,我们更看重它更深层次的内涵,土地整治是在土地利用结构上挖掘潜力,是优化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提高土地利用整体效率的有利工具。”郧文聚表示,自从2007年十七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央将土地整治与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这两个国家战略统筹对接起来之后,土地整治已经具有了国土整治的意义。
“整个农村样貌要发生彻底改变,农村格局要改观的话,土地整治是关键所在。”郧文聚认为,这一制度平台的搭建或许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基础。
用地压力下的整治
在湖北,土地整治工作已经定下一个大的计划。“到2030年,我们要在全省范围内完成5000万亩土地的整治。”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厅长杜云生这样介绍道,2011年2月,在湖北省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意见》里确定了这一目标。
而在国土资源部,《全国土地整治规划》的草案也已经编制完毕,已上交国务院,“‘十二五’期间每年土地整治的数量,都会在500万亩左右。”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主任吴海洋说。
推动国土资源部以及地方政府开展这项工作的动力,在于粮食安全及新增耕地,而新的“十二五”规划中,未来五年中国的耕地一亩都不能再减少。
而另一方面,对新增建设用地的渴望也让地方政府投入大力气到土地整治中。根据现有土地法规,县市一级政府在城镇建设过程中每占用一亩耕地,都必须做相应的补充,以保证耕地不减少。而土地整治,便是许多地区补充耕地最主要的方法。
在国土资源部的设计中,土地整治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一大法宝。
周传垓称,通过过去几年的整治,监利县内农田单位面积普遍增产10%到20%。而仅在毛市镇,土地整治带来的新增耕地就达到了3720亩。
“全国乡村居民点用地达到2.47亿亩,但未来我们可能只有10%的农业人口,这里面就存在一个空间调整的问题。”郧文聚称。简单地说,就是将农村利用率低下的建设用地,转换为高效利用土地的城市建设用地。
而通过让村民聚居到那条35公里长的大街上,仅在毛市镇这一个乡镇,腾退出了1603亩农村宅基地来。“这1603亩宅基地,我们全部复垦为耕地,交由原来的所有者继续耕种。我们也通过耕地占补平衡获得了1200多亩城镇建设用地指标。”周传垓表示。
不过,在“十二五”期间用地紧张的压力下,一些地方的土地整治也因此而走形,在河北、山东等地,为人所诟病的“农民上楼”运动,显然也与此相关。“片面地追求土地收益,漠视农民利益”,便是一些地区土地整治工程遭诟病的主要原因。在政府内部,农业系统的官员对国土资源部的指责则是最多的,“农民获得补偿标准低、补充耕地质量有问题”等等都是其认为土地整治出问题最多的地方。
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的眼中,通过土地整治运动而进行的耕地占补平衡,实际就是将城郊最优质的耕地用于建设,而补充的都是远郊的耕地,其质量无法等同。
自查与立法
“农民一处宅基地,我们给的拆迁补偿大约在10万到15万之间,而只需要再加两三万元,他们就可以在规划一新的街道上盖起一栋两层的独栋新房。”监利毛市镇的政府工作人员强调,村民搬迁都是自愿的,“新居住地的条件比原来好得多。”
政府工作人员的话也可以从农民那里得到印证。“我们那里还没整治。”在问及土地整治出现的问题时,毛市镇村民说的最多的就是这样的一句话,在他们看来,土地整治的规模还不够大。
不过,国土资源部耕地保护司的一位官员也向记者承认,湖北是土地整治做的相对规范的地方,其他地方的确存在一些问题,而在河北、山东等北方省份,问题尤其严重。在国土资源部内部,一项针对土地整治的自查工作正在进行中,预计将在5月底结束。
不过新的农村土地整治显然将要长期进行下去,“土地整治是一项新生事物,需要时间完善。”国土资源部耕地保护司司长严之尧这样对记者表示,对于耕地保护及统筹城乡发展而言,农村土地整治依旧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而郧文聚认为,在城乡用地的结构调整从长期来看有其必然性,而问题的关键还是在利益。“情绪化的争论毫无用处。”对于媒体对被拆迁农民持同情与维护态度的预设立场,郧文聚持保留态度。“各个区域的情况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富裕地区的农村,许多农民已经住上了豪华别墅,地方建设对这些用地的征收是根本没有补偿能力的。”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制度建设。
“整个拆迁过程中的价格发现机制,价格计算公式,听证程序都没有,只是简单的谴责或支持某一方,这有什么用呢?”但这些问题却很难通过规划编制去解决。“只能是采取实际的态度,不断去摸索、尝试。”
此外,土地整治过程中对布局不合理的土地进行调整,一些农民往往会认为自己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受到了侵害,出现类似种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在法律方面缺乏协调。“现在迫切需要一部《土地整理法》来协调土地整治与农村土地使用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的关系。”郧文聚认为相关法规的出台也已经到了时候,《土地整治法》就是其中关键。
-
“中国农村改革40年: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合作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在杭州顺利召开08-23
-
中心主任徐旭初教授带队赴山东调研07-27
-
值得推荐阅读的农民合作社研究论著(2007-2016)07-23
-
2017年值得推荐阅读的农民合作社研究论著07-23
-
“中国农村改革40年: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合作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会议通知【更新】04-03
-
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研究中心主任徐旭初教授带队赴晋调研08-06
-
第五届“中国合作社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在山东泰安顺利召开07-27
-
第五届“中国合作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会议通知07-08
-
中心主办“合作社法律修订专题研讨会”在陕西顺利召开11-30
-
中心主办“合作社法律修订专题研讨会”在陕西顺利召开11-30
-
2015年最值得推荐阅读的中国农民合作社研究论著07-27
-
徐旭初教授为苏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培训班授课07-08
-
黄祖辉教授等撰写的决策报告获中央领导重要批示07-02
-
黄祖辉教授做客宿州大讲堂 阐述创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发展路径06-20
-
浙江大学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研究中心(CCFC)设立浙江分中心06-20
-
农民专业合作社申办流程及相关材料08-05
-
徐旭初: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若干问题02-01
-
马文杰:农民合作社解析12-09
-
沈卫彬:农业合作社生产标准控制与质量分级12-17
-
国际合作社联盟:“合作社十年(2011-2020)蓝图”计划草案[英文]11-05
-
美国农业部:合作社是什么?以及成员、理事、经理和雇员的角色10-12
-
Baqui Khalily: Capacity Building for Cooperatives08-22
-
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参考大纲08-09
-
王景新:中国乡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趋势、问题与政策07-28
-
范金旺: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07-20
-
Gall & Schroder: Agricultural Producer Cooperatives as Strategic Alliances07-12
-
霍学喜:农民专业合作社功能及服务模式06-22
-
农业部:首批666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联系方式06-12
-
王征兵: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思路与对策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