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数据采集
江苏:宿城各类专业合作社1145个
作者:佚名     来源:网上宿迁 2011-07-24     日期:2011-07-24  浏览:54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宿城区全面落实党和政府的各项惠农政策,积极创造条件,大力推广“公司+农户”的高效农业发展模式,引导农户走合作致富之路;着力推行“超市+基地”的“农超对接”销售模式,实现“无缝对接”多方受益;全力推动“中心+连锁”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一项项“惠民工程”的实施,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改善了百姓的生产生活,宿城“惠民工程”叫好更叫座。

  “公司+农户”:合作之路越走越宽

  7月21日,宿城区罗圩乡梁武村的陈思楚一大早便来到附近的利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准备为几辆来自市区大润发超市的卡车装菜发货。

  利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通过“公司+农户”模式发展起来的大型农业企业。公司占地1300亩,拥有现代化日光温室110个。公司负责人张大海说:“我们与市区大型超市建立了长期的蔬菜供应合作关系,每天都有车来园区进货,产品供不应求。去年生产近1000万斤的绿色有机蔬菜,实现销售收入1.28亿元。但受益的不仅仅是我们公司。”张大海告诉笔者,公司的1300亩土地是罗圩乡胜利、农科、梁武三个村的350户村民以入股的形式流转过来的,除了保底租金,他们还参与分红。

  笔者向陈思楚了解情况,他高兴地说:“俺一亩地一股一年有600元保底收入,年底还能分红,平时在里头干活一年也能赚万把块钱。在这里像我一样的有200多人呢!”

  和利华农业一样,位于宿城区南蔡乡的瑞克斯旺农业发展(江苏)有限公司也是以“公司+农户”模式来发展起来的。该公司带动了43户农户承包大棚,户均年收入8000元以上!

  “超市+基地”:无缝对接多方受益

  6月30日,宿城区“农超对接”现场会在罗圩乡利华农业生态园进行。来自大润发、普玛特、乐天玛特、苏果等几家大型超市的负责人,利华、百利、食尔康等农业企业的代表和区政府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一起共商“菜事”。

  今年以来,该区积极响应国家稳定蔬菜市场的号召,按照“超市+基地,带农户、连市场”的工作模式,建立和完善了“政府引导、商务部门牵头,相关职能部门联动,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工作机制,通过加强沟通交流,加强市场建设,在城市与农村、生产与消费、基地与市场之间开辟绿色通道,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流通费用,繁荣城乡市场,促进农民增收,服务居民消费。

  到目前,全区共建有生产基地52个,其中蔬菜生产基地32个,畜牧产品生产基地30个,各类专业合作社1145个,水产养殖户2570户,农副产品加工企业18家。去年,大润发、普玛特、乐天玛特、苏果平价店四家超市本地农产品销售额达2.77亿元,分别占各家同期全部销售额和生鲜农产品销售额的26.22%和32.17%。其中大润发超市本地农产品销售额1.58亿元,占其全部农产品销售额的57%。“农超”无缝对接,让企业、农民、市民多方受益。

  “中心+连锁”:放心走进万村千乡

  “这里大到家用电器,小到日用百货,想买啥都有,在家门口也能像城里人一样逛超市了。”一位在宿城区中扬镇范集村一凡农家店购物的村民对笔者说。

  近年来,宿城区着力构建农村现代流通网络,稳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截至去年底,该区经上级验收合格的农家店有216家,其中乡镇级农家店22家,配送中心1家,农资农家店28家。村级农家店覆盖该区全部乡镇和90%以上的行政村(居),基本形成了一个覆盖面广、功能完善、运转顺畅的经营服务网络。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该区以大中型流通企业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全方位构筑方便群众、繁荣市场,促进农村流通现代化进程的消费网络和环境。通过配送中心,在乡村建设农家“连锁店”,组织适销对路的商品下乡,引导和促进农村消费,保障农村消费安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改善了宿城农村消费环境,为广大百姓购买商品搭起了“方便桥”,构筑了“安全网”,真正给农民群众吃下了“定心丸”。

  原题名《宿城惠民工程叫好更叫座》

中心动态
资源共享
合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