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资金互助社暂缓审批了?近日,记者从业内人士获悉,截至2011年7月,全国共有43家农村资金互助社获得银监会正式批准。43家之后,监管部门已经暂缓审批进度。
与此同时,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未经银监会正式审批自发成立的资金互助社(包括大量开展信用合作的合作社)已达上万家。民间资本的繁荣与监管部门日趋谨慎的对比下,合作金融乃至农村金融未来的出路在哪里?
资金互助社审批暂缓?
种种迹象显示,资金互助社一路发展疲软。从2007年银监会发布《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给予合法地位算起,资金互助社已走过4个多年头。然而,据知情人士透露,截至今年7月,全国获批资金互助社一共43家,平均每年仅10家。
这样的趋势在2011年并未扭转。央行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末,全国已开业的资金互助社为37家。而按上述数据计算,在今年上半年仅仅增加6家。不仅如此,业内人士透露,43家之后监管部门或将暂缓资金互助社的审批。
一个客观的事实是,在目前几大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中,资金互助社是最贴近农村的一种。然而,据银监会和央行数据,截至今年5月末,全国共组建村镇银行536家,而早在2010年末,我国小额贷款公司达2614家。资金互助社为何如此步履艰难?
一位央行官员如此解释:资金互助社监管成本无疑较高。由于大多较偏远,上门实地核查等很困难。若真正在全国放开设立数量,监管部门现有人手难以匹配。
让资金互助社这种微型金融组织更自主地发展,而不纳入银监部门常规监管系统,这是农村金融探索者的政策期望。然而,目前这未必能得到银监会的认同。“像以前基金会爆发的问题,一旦放开,只要出现一次风险,负面效应足以超过此前所有正面效益。”上述央行官员表示。
发展模式存在争议
全国各地农村金融实践者依然四处坚持试验构想。然而,问题也逐渐显现。中国首家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推动者姜柏林提出,农村合作金融到底能不能形成一种统一的、更优的发展模式?
“应该找到一种统一模式,优先发展。”三农专家李昌平认为,这不是简单的模式之争,更大的原因在于,如果放任各种模式继续发展下去,很可能成为一种弱肉强食的状态。以目前未取得正式牌照而蓬勃发展的这波资金互助社为例,各式各样的机构可能偏离合作金融的轨道,但他们却具有足够的竞争力和杀伤力。
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团带领的北京农禾之家,在湖北建始县试验了一个综合农协试点。这种借鉴于日本综合农协的组织,是一种综合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功能的农民职业团体,其经济方面涵盖生产、供销等。2007年成立,去年正式引入金融合作功能。该试点总干事石远成说,金融是所有功能的核心。
在李昌平与杨团等专家看来,这种内置于社区的金融合作,是未来农村合作金融应倡导的方向。不过,这尚未达成共识。在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小额信贷之父杜晓山看来,面对中国如此庞大的农村地区,目前每种模式都有自己存在的合理性,也应该鼓励尝试的多样性。
农村金融前景不明
农村商业金融 “离农”倾向近年愈发明显,农行、农发行、邮储行等由于抵押物限制、信贷成本过高等问题,缺乏进入农村市场的积极性,而农信社的农商行改制同样存在这种倾向。“如果我是银行,我也肯定不会把钱贷给农民。”一位农村金融专家坦言,机构做大了,资本逐利的天性就会迫使他们远离农村。只有扎根于农村的合作金融,才能缓解农民贷款难。
目前农信社仍是中国农户小额信贷最主要的承担者。台湾学者于有慧以台湾农会信用部的经验说明,加大政府贴息或许是把农信社留在农村的一种路径,“可以用利息补贴增加机构的竞争性与积极性。”
据农禾之家对台湾的考察,2010年台湾农会信用部利润为34.87亿,而2008年台湾地区政府农业贷款利息补贴就已高达34.7亿。台湾农会信用部发放农业贷款以5%的当地利率水平算,农户负担利率为1.5%,政府以3.5%的补贴支付剩余部分。
不过,这种补贴模式在大陆是否可行?此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易纲曾经明确表示,农村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不宜实行利率优惠。易纲过去10多年对170多家全国各级农信社的调查发现,一旦利率低于市场水平,这种贷款便成为稀缺资源,从而导致寻租。结果,有门路的人最终享受到贷款优惠。实际上,另外一种担忧在于,在给予农信社相关补贴后,是否能构建有效机制约束其逐利性倾向,真正把信贷资源留给需要的农户?
“只要当地政府积极推动,就可以做!”不少农村合作金融实践者认为,政府态度是关键因素,此外,外部机构或倡导者也是不可缺少的要素。
-
“中国农村改革40年: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合作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在杭州顺利召开08-23
-
中心主任徐旭初教授带队赴山东调研07-27
-
值得推荐阅读的农民合作社研究论著(2007-2016)07-23
-
2017年值得推荐阅读的农民合作社研究论著07-23
-
“中国农村改革40年: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合作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会议通知【更新】04-03
-
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研究中心主任徐旭初教授带队赴晋调研08-06
-
第五届“中国合作社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在山东泰安顺利召开07-27
-
第五届“中国合作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会议通知07-08
-
中心主办“合作社法律修订专题研讨会”在陕西顺利召开11-30
-
中心主办“合作社法律修订专题研讨会”在陕西顺利召开11-30
-
2015年最值得推荐阅读的中国农民合作社研究论著07-27
-
徐旭初教授为苏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培训班授课07-08
-
黄祖辉教授等撰写的决策报告获中央领导重要批示07-02
-
黄祖辉教授做客宿州大讲堂 阐述创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发展路径06-20
-
浙江大学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研究中心(CCFC)设立浙江分中心06-20
-
农民专业合作社申办流程及相关材料08-05
-
徐旭初: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若干问题02-01
-
马文杰:农民合作社解析12-09
-
沈卫彬:农业合作社生产标准控制与质量分级12-17
-
国际合作社联盟:“合作社十年(2011-2020)蓝图”计划草案[英文]11-05
-
美国农业部:合作社是什么?以及成员、理事、经理和雇员的角色10-12
-
Baqui Khalily: Capacity Building for Cooperatives08-22
-
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参考大纲08-09
-
王景新:中国乡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趋势、问题与政策07-28
-
范金旺: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07-20
-
Gall & Schroder: Agricultural Producer Cooperatives as Strategic Alliances07-12
-
霍学喜:农民专业合作社功能及服务模式06-22
-
农业部:首批666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联系方式06-12
-
王征兵: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思路与对策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