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过寿置办酒席,亲朋好友凑个份子随礼,并送去真诚的祝福,这是多年来人们礼尚往来的一种方式。然而,近年来,在我省部分农村,满月、百天、考上大学、盖房、乔迁等,都成了人们置办酒席和送礼的理由,日益泛滥和变味的人情礼,让一些农村家庭不堪重负。
名堂多了礼金涨了
“现在党的政策好,农民的收入增加了,但用于人情礼的费用却让我们吃不消,本是礼尚往来表达感情的礼节,如今却变味了。”日前,记者在绛县等地采访时,一位农民忧虑地说。
“从前,村民们互相送礼时,挎一篮子鸡蛋、拎只鸡、提瓶酒,就算是心意送到了,即便是送礼金也只有5元或10元,可现在却不是这么回事了。”绛县古绛镇某村村民王彩花说。记者了解到,现在村民家里办事,邻里朋友上50元礼已属平常,关系稍好一点的上100元、200元的礼也不稀罕。“50元以下拿不出手,五六十元随大流,一百两百底气足”当地村民这么说。而有的村民遇上亲戚办事,礼金涨到了500元,有的甚至在1000元以上。
对绛县某村近50户农民的调查显示,2010年人情支出人均约620元,户均约2450余元,其支出占到当年总支出的1/3,有部分家庭竟达1/2以上。“这样下去,我们根本受不了。”一些村民发出喟叹。
在礼金数额增多的同时,随礼的名目也日趋多样化。过去只有婚丧嫁娶、修房上梁等特殊的日子才吃席随礼,如今,满月、百天、过12岁生日、建房修缮、乔迁新居、生病住院、考上大学、参军入伍、生意开张等,都成为人们随礼的名目。
“面子”有了“口袋”薄了
记者了解到,人情礼的消费已成为农民继生产消费、子女教育、求医问药之外又一项大的支出。在一些农民眼里,婚丧嫁娶及其他礼俗的处理,最能反映出一个人的“面子”。家里办事,来的人越多说明人缘越好,场面办得越大说明实力越强,这种攀比心理也成为人情礼支出增长的催化剂。
“过去一年当中,收到几张请帖是很正常的,可现在平均每月都能收到请帖。尤其是办事旺季或良辰吉日,请帖更是应接不暇。今年春节前,我家的亲戚老人过寿和本村一家小孩过满月撞在一起,那天我和老伴只好分别去随礼。”说着,56岁的郭兴茂拿出了家里的记账本,“去年光上礼就支出了近1300多元,这真是土里刨了钱,礼金"啃"一截。”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许多农民群众一边“望礼生畏”,一边又“受授不误”。 “人家办了席,自己不办,不就吃亏了吗?”这样的想法也促使很多人找各种理由办酒席。王彩花说:“都是乡里乡亲的,别人送了礼,自己不送,日后见了事主,面子上抹不开,有的村民自己再紧也要随礼。”
观念变了“包袱”轻了
“现在随礼的钱越来越多,如果把这些钱用到购买好种子,好化肥上,能增加不少收入。这可倒好,有了钱却随了礼,坏了风气,还影响了村民间纯朴的关系,人们的交往变味了,搞不好还闹矛盾。”郭兴茂的话反映了村民们的心声。
人情礼已成为当前农村社会的一大公害,其危害不言而喻。对此,村民们感到很无奈,他们希望改变现有的人情交往方式,以一种简约的新方式表达祝福,把村民从过重的“人情”负担中解脱出来。
山西财经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李志红说:“礼尚往来本是情理之中的事,村民生活富裕了,遇到喜事庆贺一下未尝不可,但如果为了 "面子","礼"超越了"情",形成畸形"消费",就会成为农民的负担。”
李志红说,要想改变这种现状,首先应转变农民观念,树立正常、和谐、纯正的礼仪观念和人际关系,不再为人情所累。其次,村干部应带头节俭办事,引导农民群众把钱投入到扩大生产和改善生活上,同时,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制定和完善村规民约,通过红白理事会、民主议事会等民间组织,让农民学会自我“减负”,形成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自觉抵制不合理的人情消费,走出“人情怪圈”,过上舒适、轻松的好日子。
-
“中国农村改革40年: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合作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在杭州顺利召开08-23
-
中心主任徐旭初教授带队赴山东调研07-27
-
值得推荐阅读的农民合作社研究论著(2007-2016)07-23
-
2017年值得推荐阅读的农民合作社研究论著07-23
-
“中国农村改革40年: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合作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会议通知【更新】04-03
-
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研究中心主任徐旭初教授带队赴晋调研08-06
-
第五届“中国合作社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在山东泰安顺利召开07-27
-
第五届“中国合作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会议通知07-08
-
中心主办“合作社法律修订专题研讨会”在陕西顺利召开11-30
-
中心主办“合作社法律修订专题研讨会”在陕西顺利召开11-30
-
2015年最值得推荐阅读的中国农民合作社研究论著07-27
-
徐旭初教授为苏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培训班授课07-08
-
黄祖辉教授等撰写的决策报告获中央领导重要批示07-02
-
黄祖辉教授做客宿州大讲堂 阐述创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发展路径06-20
-
浙江大学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研究中心(CCFC)设立浙江分中心06-20
-
农民专业合作社申办流程及相关材料08-05
-
徐旭初: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若干问题02-01
-
马文杰:农民合作社解析12-09
-
沈卫彬:农业合作社生产标准控制与质量分级12-17
-
国际合作社联盟:“合作社十年(2011-2020)蓝图”计划草案[英文]11-05
-
美国农业部:合作社是什么?以及成员、理事、经理和雇员的角色10-12
-
Baqui Khalily: Capacity Building for Cooperatives08-22
-
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参考大纲08-09
-
王景新:中国乡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趋势、问题与政策07-28
-
范金旺: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07-20
-
Gall & Schroder: Agricultural Producer Cooperatives as Strategic Alliances07-12
-
霍学喜:农民专业合作社功能及服务模式06-22
-
农业部:首批666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联系方式06-12
-
王征兵: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思路与对策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