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缺乏,保障落后,常换工作,收入增长慢——
搬砖、保洁、保安,不断跳槽,工资没长多少
“能在北京城有张办公桌,真好啊!”来自安徽的陈平最近很高兴,来京9年,在工地搬过砖,干过保洁、保安,现在成了一家大楼的物业项目经理,虽然办公桌在地下4层的一个小角落里,但他已经很满足了。
2002年,刚来京时,他在建筑工地上干杂活,扛钢筋、搬砖头,什么都干,每天累得腰直疼。“不能光靠卖力气挣钱。”两年后,他看到工地旁边的一家公司招聘保安,便决定报名试试看。“保安的收入并不比工地高,但能轻松不少,也有更多的休息时间。招聘广告上说还能参加法律培训”。他说。
然而,上班后他发现,公司确实给一些员工提供培训,但却很难轮到他。“得到培训机会的大多是经理的亲戚,基本把名额都占满了。”陈平说,对于这种不公平,他毫无办法。
几个月后,他到如今就职的物业公司做保洁,由于干活卖力、责任心强,经过多年的努力,他慢慢晋升为领班、主管,现在成了部门的项目经理。“虽说工资并没涨多少,但不单纯的靠力气挣钱了,还能学点管理经验。”陈平说。
“没文化、没技术不行,挣钱主要靠力气。”来自四川的康宾很无奈。2000年,30多岁的他随老乡来到天津建筑工地做工。为了赚到更多的工资,11年来,他先后到过北京、深圳、绵阳等地,干过泥瓦工、当过保安,在制鞋厂当过流水线的工人,但工资并没有大的变化。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熊春文说,农民工尝试多种工种,生活却很难得到大的改观是普遍现象。特别是对那些文化程度较差的农民工来讲,尽管他们不停变换工作地点和工种,但基本上都是在制造业和建筑业这两大领域流动,从事的是低技术的体力劳动,向其他高附加值行业突破阻力比较大。另外,政府还应加快调整利益分配格局,让财富更多地向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倾斜,缩小贫富差距。
趁着年轻,学点手艺,有了“本本”挣钱容易些
对年龄较轻的农民工来讲,学个技术,找个待遇较好的工作,是个现实的选择。
3年前,20岁的宋宇从山东老家来北京,在工地打工。“家里告诉我,趁着年轻,要学会一些手艺,将来多挣点钱,才能养家。”在建筑工地干了一段时间,他选择了学习焊工技术。
“焊工整体收入不错,而且相对好学,市场上培训机构很多,选择余地也大。” 宋宇说,对于电工、焊工、信号工这些基础技术工,培训的费用并不贵,几百元钱就可以学成拿到证书。
据了解,在北京,低压电工培训取证的整个费用加在一起只有445元,高压电工470元,焊工512元。宋宇花了500多元,一周去上两天的课,五周后顺利通过考试,领取职业资格证书。有了“本本”,他月收入比原来增加了2700元。
宋宇的弟弟明年就要初中毕业了。家里希望他能够多赚点钱,送弟弟去学更赚钱的汽车维修技术。家里帮弟弟看上了浙江杭州的一所汽修学校,一年的全能高级汽车维修班学费为19800元,学制两个半月的汽车钣金油漆班就要8600元。“学费加上生活费,一年就需要3万元,我得多赚点钱了。”他说。
农民工通过教育和技能培训能够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能够更大程度地实现向上流动,然而,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参加过技能培训的仅占30%。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刘平青教授调查发现,农民工对学习电脑、汽车等行业的新技术需求最大。然而,过高的学费让大量的农民工望而却步。
“很少有企业愿意投钱让农民工去接受培训。”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说,他们调查发现,很多农民工在一家企业工作不会超过半年,流动性过大让企业不敢投钱搞培训。“让农民工进入现代职业技术体系,为其提供更多的上升机会,会让农民工社会地位整体上升,这方面政府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他说,一些民间培训机构能够把握市场需求,选择的培训内容也很实用,政府应尽快建立农民工培训基本补贴制度和购买培训成果机制,推行培训券(卡)等办法,减少农民工的培训负担。
房租贵,生活成本高,小本创业不容易
“一天能收入500元了。”孙颖超说。来自河南信阳的他今年28岁,却在外“闯荡”了10年,先后干过泥瓦工、电焊工等10来个工种,3年前,开始跟着亲戚学相机修理。去年,他说服了家里人,东拼西凑借了2万元,在北京一幢写字楼租了一间8平方米左右的房子开始创业。
“城里的东西贵,挣得多了,花得也多。每天一睁眼就像欠别人债似的。”小孙说,租办公房每月要花3000元,两个员工工资要5000元,在网站的推广费每月要2000元,他们三人租住一个地下室1000元,每月实际只能剩3000多元。
为了赚钱,他不分昼夜加班加点,为了省钱,一个多月没吃过肉了。“收入虽然不高,苦了点,但自己给自己打工,有盼头。”小孙说,他是家里的独子,还没结婚,父母渐渐老了,他要承担起赡养父母的责任。好在顾客越来越多了,下一步,他想借点钱进些数码相机配件来卖,收入又能增加一部分了。
“能从打工者向创业者转变的很少,转变成功的就更少。一旦失败,深深的失望将导致强烈的挫折感。而创业者的成功,会有一种示范效应,给更多的农民工提供一种参照,激励他们向上拼搏。这些创业的火花,应该小心保护。”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刁永祚说,多年在外打工,不少农民工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和资本、熟悉了市场,具备了一定的创业能力,促进农民工创业,政府还要放宽登记条件,降低创业门槛,提供优质的创业资本,减税、减费,努力降低创业成本。
“性别歧视、年龄歧视等,保障落后,公共服务不均等等,让农民工向上流动的路还面临很多障碍。”刁永祚说,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成为城市居民的一部分,我们应当调整完善相关的公共管理和社会政策,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向上流动的社会环境和氛围,不论是来自何方、出身如何,都有平等的机会和上升的空间,都可能凭借自身的努力,改变命运。
-
“中国农村改革40年: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合作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在杭州顺利召开08-23
-
中心主任徐旭初教授带队赴山东调研07-27
-
值得推荐阅读的农民合作社研究论著(2007-2016)07-23
-
2017年值得推荐阅读的农民合作社研究论著07-23
-
“中国农村改革40年: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合作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会议通知【更新】04-03
-
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研究中心主任徐旭初教授带队赴晋调研08-06
-
第五届“中国合作社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在山东泰安顺利召开07-27
-
第五届“中国合作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会议通知07-08
-
中心主办“合作社法律修订专题研讨会”在陕西顺利召开11-30
-
中心主办“合作社法律修订专题研讨会”在陕西顺利召开11-30
-
2015年最值得推荐阅读的中国农民合作社研究论著07-27
-
徐旭初教授为苏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培训班授课07-08
-
黄祖辉教授等撰写的决策报告获中央领导重要批示07-02
-
黄祖辉教授做客宿州大讲堂 阐述创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发展路径06-20
-
浙江大学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研究中心(CCFC)设立浙江分中心06-20
-
农民专业合作社申办流程及相关材料08-05
-
徐旭初: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若干问题02-01
-
马文杰:农民合作社解析12-09
-
沈卫彬:农业合作社生产标准控制与质量分级12-17
-
国际合作社联盟:“合作社十年(2011-2020)蓝图”计划草案[英文]11-05
-
美国农业部:合作社是什么?以及成员、理事、经理和雇员的角色10-12
-
Baqui Khalily: Capacity Building for Cooperatives08-22
-
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参考大纲08-09
-
王景新:中国乡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趋势、问题与政策07-28
-
范金旺: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07-20
-
Gall & Schroder: Agricultural Producer Cooperatives as Strategic Alliances07-12
-
霍学喜:农民专业合作社功能及服务模式06-22
-
农业部:首批666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联系方式06-12
-
王征兵: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思路与对策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