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公路网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公路畅通与否,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农村公路建设发展迅速。但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农村公路“短命”现象频发,经常是新建的水泥路不久就成了“泥水”路,柏油路变成坑洼路。
农村屡现“短命”公路
浦北县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近年来通过实施“三级业主制”,即公路建设县镇村分级负责制,在农村公路建设上成效显著。与此同时,农村公路“短命”现象却很突出。
记者最近在浦北县小江镇采访,正值下雨,从平马村到光明村的一条不到20公里长的农村公路坑坑洼洼,乘坐的车子左摇右晃,上下颠簸,坑中的泥水不时在车轮的碾压下四处飞溅。有村民戏称:“坑里都可以养鱼了。”
当地村民介绍,这条村道原本在今年初已经平整过,仅过去半年时间就损坏严重。这条路经过平马村、苏村、凤坪村、光明村等,沿线人口较多,对村民生产、生活的意义非同一般,沿线群众一直强烈呼吁进行道路硬化。
苏村一位陈姓村民告诉记者,自己常年在广东打工,回到村里第一个感觉就是村道难走,“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另一位苏村村民黎华说,村里人一直都渴望能将这条路修好,一部分村民还捐了钱,可就是没改观。
在浦北县另一条二级公路上,记者同样看到这条2009年建好的路已经出现不少裂缝和坑洼,汽车需要减速慢行才能开得平稳。
不仅仅在浦北县,记者在四川、贵州等地采访时发现,农村公路“短命”现象相当普遍。一些修好没多久的农村公路就变得坑坑洼洼,人坐在车上颠簸不堪,车辆所过之处,尘土飞扬,行人必须掩面而过。
资金短缺成主因
“要致富,先修路”。在农村地区,这是最为常见的标语之一。农村道路畅通与否不仅关系着农民的出行,还会影响到农民致富增收。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农村公路难以“长寿”?
有专家告诉记者,上级部门下拨乡村道路硬化资金时往往需要县区级财政给予一定的配套,但是许多县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县区多是“吃饭财政”,相关配套资金难以落实,结果导致部分农村道路质量不达标。
广西河池市交通局副局长班华宪说:“现在的公路建设资金一般是自治区财政拿一点,市县财政配套一点,但是税费改革后,像河池市这样的欠发达地区,市县财政主要靠转移支付,面对迅速发展的农村公路建设,配套资金跟不上。”
与此同时,农村公路的养护也远滞后于道路建设。在公路系统干了20多年的浦北县县乡公路管理所所长何安扬说,农村公路“三分建、七分养”,养护和管理相当重要,否则其使用期会大大缩短。
“现在石料、水泥等原材料价格涨了,员工工资涨了,物资运输价格也涨了,但是养护经费却没涨。”何安扬说,按照政策,县里应按照每年每公里1000元的标准给农村公路下拨养护费,浦北县有农村公路838.11公里,每年应获得80多万元的养护经费,但到目前为止一分钱也未到位。由于资金缺口,派出车辆去执行道路养护任务时甚至会出现无钱加油的窘境。
此外,普遍的超载也让农村公路难堪重负。在浦北县,每天都有许多大型运输车辆将南部出产的河沙运到北部甚至贵港市装船运输。在这些重型车辆的无情碾压之下,农村公路的路况可想而知。
多措并举破解难题
农村道路建设,关乎民生。要让群众走得通,又要走得顺,就必须做到“建、管、养”并举,不能建好就撒手不管。
专家认为,养路经费“一成不变”难以保障农村公路“长寿”,因此应建立逐年增长的养护管理资金保障机制,努力延长农村公路使用年限,保持农村公路完好畅通,使农村公路真正成为农民致富的小康路。
班华宪建议,上级部门还应该整合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交通局、发改委、扶贫办、民委等部门都有一定的资金,但比较分散,且使用效率不高。同时,在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背景下,如果还按照目前的标准进行农村公路建设,很难保证道路质量达标。
最后,还应采取有效措施打击超载。记者了解到,农村公路在设计标准上,较省道、国道要低一些,因而,大型运输车辆对它们而言就是“难以承受之重”。如今,一些大型运输车辆为逃避收费而改走乡道,这就加速了路面的破损。因而,交通管理部门在这方面需要加大力度,严厉打击超载行为,延长农村公路的使用寿命。
-
“中国农村改革40年: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合作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在杭州顺利召开08-23
-
中心主任徐旭初教授带队赴山东调研07-27
-
值得推荐阅读的农民合作社研究论著(2007-2016)07-23
-
2017年值得推荐阅读的农民合作社研究论著07-23
-
“中国农村改革40年: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合作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会议通知【更新】04-03
-
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研究中心主任徐旭初教授带队赴晋调研08-06
-
第五届“中国合作社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在山东泰安顺利召开07-27
-
第五届“中国合作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会议通知07-08
-
中心主办“合作社法律修订专题研讨会”在陕西顺利召开11-30
-
中心主办“合作社法律修订专题研讨会”在陕西顺利召开11-30
-
2015年最值得推荐阅读的中国农民合作社研究论著07-27
-
徐旭初教授为苏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培训班授课07-08
-
黄祖辉教授等撰写的决策报告获中央领导重要批示07-02
-
黄祖辉教授做客宿州大讲堂 阐述创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发展路径06-20
-
浙江大学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研究中心(CCFC)设立浙江分中心06-20
-
农民专业合作社申办流程及相关材料08-05
-
徐旭初: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若干问题02-01
-
马文杰:农民合作社解析12-09
-
沈卫彬:农业合作社生产标准控制与质量分级12-17
-
国际合作社联盟:“合作社十年(2011-2020)蓝图”计划草案[英文]11-05
-
美国农业部:合作社是什么?以及成员、理事、经理和雇员的角色10-12
-
Baqui Khalily: Capacity Building for Cooperatives08-22
-
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参考大纲08-09
-
王景新:中国乡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趋势、问题与政策07-28
-
范金旺: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07-20
-
Gall & Schroder: Agricultural Producer Cooperatives as Strategic Alliances07-12
-
霍学喜:农民专业合作社功能及服务模式06-22
-
农业部:首批666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联系方式06-12
-
王征兵: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思路与对策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