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别推荐
白舒婕:合作社在发展中摸索门道
作者: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研究网     日期:2011-09-26  浏览:91

  “在成本上涨、灾害频发的今年,个体农户的种养殖风险越来越大,农民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积极投身合作社,仿佛印证了那句老话:团结就是力量。即便是赔,也是大家一起共渡难关,比一个人苦撑着好。”河北宣化县金穗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东胜不胜感慨地说,“去年合作社社员300多人的时候,我们赔了四五万,农民没被吓走,今年入社的人反而更多了,达到400多人。可喜的是,今年我们摸出了点门道,终于保了本,虽然没有盈利,但在今年农产品价高利少的环境下,也实属不易。”

  记者从农业部获悉,今年以来,合作社数量继续快速增长,入社农户不断增加。预计到年底,全国合作社数量超过35万家,较去年年底增长40%以上;实有入社农户约2800万左右,约占全国农户总数的10%.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及种植、养殖、农机、林业、植保、技术信息、手工编织、农家乐等农村各个产业,业务活动内容涉及农资供应、农技推广、土肥植保、加工、储藏和销售等各个环节。

  “农超对接”可以说是国家专门为合作社开辟的“绿色销售通道”,然而要实现“农超对接”却并非易事。当前农村专业合作社少、蔬菜种植规模小等因素都制约了“农超对接”的顺利开展。农业部针对这一问题,扩大“农超对接”财政扶持范围,将合作社的冷藏设施建设和冷藏运输工具购置列为支持方向。据统计,今年农业部直接帮扶1500家合作社实现“农超对接”,有2.4万家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了农产品“三品一标”质量认证,2.56万家合作社拥有注册商标。

  “有了国家政策的扶持,我们打算与周边规模相等的合作社‘联姻',进行资源整合,变相扩大种植和销售规模,以吸引超市的青睐。”刘东胜说。

  然而,合作社也有着自己的难题。重庆开县建辉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邓建辉告诉记者,合作社成员忙于发展生产,缺乏技术培训和知识更新,技术人员凭着经验指导生产,导致饲养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低,养殖生产效益不高,规模难以提高。

  对此,农业部表示,近年来积极起草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操作规程,建设一批合作社人才培养实训基地,争取建立健全合作社辅导员队伍和工作指导体系。

中心动态
资源共享
合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