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别推荐
陈玉光:重视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水平
作者: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研究网     日期:2011-10-08  浏览:102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仍然是以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组织化程度较低。这种状况不利于现代科技的推广应用、农业生产标准化的实施、农产品品质和附加值的提高以及与国内外两个大市场的有效对接,严重制约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必须尽快加以改变。

  发挥好龙头企业的凝聚带动作用,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龙头企业具有资金、技术、加工、营销、品牌、信誉优势,对农户具有较强的吸引力。龙头企业既可以通过合法的流转方式将农民承包的土地、山林、水域等分散的资源集中起来,建设各类种养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厂,吸纳农民到基地和工厂就业;也可以给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社或分散的农户下达订单,提供资金、良种、技术等方面的服务,实行标准化生产,强化投入品的指导和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市场信誉度,组织广大农户加入到供、产、加、销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链网中来,使之结成平等合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

  发挥好各种专业合作社的作用,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水平。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出现的大量专业合作社在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实践中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规模普遍偏小,经济实力弱,服务范围较窄,合作机制脆弱,许多合作社没有建立起规范的章程和财务、分配制度,产权不明,责任不清,机构设置不合理,内部管理不规范,资金短缺,领办、管理、协调合作社的职能部门过多,政出多门等等,制约了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和作用的发挥。

  推动农村专业合作社健康快速发展,第一,要充分尊重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政府主要做好引导和服务,不搞行政干预,真正实现民办、民管、民受益。

  第二,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实施税费征收优惠;允许合作社以其自有资产作抵押或采取出纳官员联保等形式办理贷款手续,帮助其解决发展资金问题;支持有一定规模和出口能力的合作社申报自营进出口经营权,切实增强其市场营销能力。

  第三,理顺好合作社内部的利益关系,完善内部运行机制。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健全《章程》,依《章程》运行管理。二是要健全财务制度,设立财务科目,聘任会计、出纳,实行民主理财,定期公布财务收支账目。三是健全收益分配制度,按照资本报酬有限和惠顾者返还原则,兼顾投资者与生产者双方的利益,实行按资分红和按交易量返还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四是健全内部民主管理制度,按照《章程》规定建立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制度,完善内部决策机制。

  第四,坚持多元化发展的原则,实现组织形式与运作模式的创新,提高层次,拓展领域,最终建立起类型和模式多样、利益协调、管理规范、与国际国内市场有效对接、反应敏捷、广覆盖、高效率的现代合作经济体系。

  发挥好“联合家庭农场”的作用,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水平。为突破农民分散经营、效率低下、盲目生产、风险大收益小的难题,应创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可由农村种养大户、技术能人、经纪能人牵头,组建股份制联合家庭种植农场、股份制联合家庭养殖场以及加工厂,农民以承包的农地、山林、水域或拥有的资本、技术等入股,对农地、山林进行连片开发,对水域进行更加合理的利用,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产品商品化为目的,进行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优质化、品牌化生产,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实行企业化管理,入股农民既可以在农场和所属企业打工获得劳务收入,又可以按股分红,将分散的农户结合成一个利益关系更加紧密的经济共同体,实现大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在此基础上,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成立地区性或跨区域农业集团。

  发挥好各种专业协会的服务作用,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水平。各种专业协会要在服务上做足文章,通过对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和应用,对会员的科技咨询和适用技术的培训,标准化生产的推进,各种涉农信息的发布、会员信贷担保、产业化项目的落实,优质农产品的商标注册和认证,优势特色品牌的培育,市场的开拓等服务,使会员从中获益,赢得会员的信任,增强凝聚力、吸引力,从而把分散的农户联结起来,共同从事某一专业的生产、加工、销售,以行业优势和规模效应实现多赢。协会要始终遵循自愿、平等、互惠、互利的宗旨,努力做到组织有章程、管理有措施、工作有载体、服务有手段、产业有项目、发展有规划,通过协会的不断发展壮大,促进农业生产组织化水平的提高。

 

  发挥好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引导和拉动作用,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水平。在粮食主产区和优势特色农产品产区,重点建设一批设施先进、特色突出、功能完善、管理科学、交易规范的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实现货畅其流,引导农民提高生产的专业化、组织化程度。二要大力发展农村流通服务组织,不断壮大农产品运销队伍。逐步建成由若干大型产地批发市场为骨干,小型农产品市场为基础,农产品经纪人为辅助的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推动种养加、产加销一体化发展,以提高农民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三要在实行标准化生产、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的前提下,发挥政府职能部门和中介组织的纽带作用,建立农户与超市、农户与党政机关、农户与企事业单位的全方位对接,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同时又可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销售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发挥好涉农信息发布平台的作用,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水平。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各种媒体搭建的信息平台,及时发布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开发和推广、致富新项目的开发、各种农业科学知识和适用技术的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及其操作规程、农产品展示、农产品供求变化及价格走势分析等信息,使之成为联结国内外、覆盖城乡的农业信息网络,引导农民自觉按照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和市场供需情况安排生产,提高生产的组织化水平。

中心动态
资源共享
合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