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温铁军
温铁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需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对史河口合作社的点评
作者:温铁军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2009年第5期     日期:2011-10-29  浏览:345

  大家在做合作社工作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有些问题是主观的,有些问题是客观的,要敢于自我暴露,敢于自我批评。作自我批评、自我反思可不是轻而易举的,是个很痛苦的过程,但什么都说好,不许批评,老虎屁股摸不得,能进步么?

  史存义办的史河口村合作社在短期内没有成功,但不能说它失败,只能说它开始走的第一步不太稳,有一些毛病。

  之所以把一个不那么成功的合作社作为一个讨论的案例,就是要大家知道我们要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那我先做自我批评,他的这件事不成功跟我有很大的关系。史存义回去动员老百姓入社和动员已经比较成型的东台头合作社合并到他新办的史河口合作社时,用的是什么说法呢?就是告诉老百姓说,他到乡建学院培训,院长温铁军讲了,如果咱们能把合作社搞起来,政府就能给咱们三十万投资。东台头合作社的社员一听,就想既然你有本事拿到三十万,那干脆我们跟你们合并了。他回到史河口村,去把别人的合作社动员过来,也把自己村的老百姓在短期内发动起来,跟他在乡建学院得到的信息有关系。否则他怎么能把合作社办起来呢?他在2003年才从东北回到史河口村,在本村没有什么基础,还没建立起威信。

  我们做批评与自我批评,要从自己的问题入手。那么在这个案例中我的问题是什么呢?我不能用这种物质刺激的方式,说你们回去把合作社搞起来后就能得到钱。这说法是不对的,因为事实上要得到政府的资助是很困难的。所以我必须先做自我批评,史存义回去后把我说的政府可能资助合作社这样一个信息变成了他统合其他合作社、动员老百姓入社的一个手段,这是有问题的。也因此提醒各位理事长,不要把这个信息当作一个主要的动员借口。我们不要怕刚开始时人少,开始时规模小一点,或者搞起来以后由于没有那么多的好处,有人要退社,恰恰是正常的。

  我应该作自我批评的第二点是什么呢?我给史河口合作社一万元资助的时候,就知道它没有注册登记,没有帐号,只能把钱汇到史存义个人的帐户,因此应该对他加强监督。否则这钱打到个人帐户里面去了,我们怎么知道他是怎样花钱的?去年有人向我和乡建学院反映史河口合作社的问题,但我们没有及时地去监督,到今年春天才派人去调查了解,结果已经晚一点了。如果及时去处理,及时去帮助,也许不至于出现这样的结果。

  所以,应该由我代表学院先作自我批评。归纳三条:

  第一,我们没有提醒说不要把政府资助这个信息当作动员借口,否则大家可能目标不正。为了得到上级给的多少万而来组织合作社那就错了,方向不正确。

  第二,史河口合作社的问题我们早就听说了,但没有及时帮助,没有及时去调查。

  第三,我们去史河口村调查时待的时间短,工作方法也不是那么细致,了解得也不够详细。

  所以从乡建学院的角度来说,至少有三个方面值得我们作自我批评,来认识我们自己的问题。那么,对史河口合作社应该怎么分析?

  我们先得看到的是合作社的监督制度问题。监事会形同虚设,没有发挥作用,这不仅仅是史河口村一个合作社的问题。因此请大家认真考虑的第一个问题是我们在监督制度上的缺陷。

  第二,财务制度上有缺陷。史河口合作社开始时还有财务手续,到后来手续就不健全了。这也值得大家去考虑。自己所在的合作社有没有存在财务手续不健全的问题?我看不只一家,从我们现在调查的情况来看,其它合作社也有财务手续不健全的问题。

  第三个问题就是有章不循,有制度不执行。按章程的规定,合作社的成立与解散都有一定的程序。但是史河口合作社要解散的时候没有程序,没有按章办事。那么这个现象在我们中间是不是个别的呢?这也值得我们讨论,值得我们反思。大家要好想想自己那个合作社有没有问题,这样我们才能够进步。

中心动态
资源共享
合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