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透视
光明网:对农民工只求一个公平买票机会的反思
作者: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研究网     日期:2012-01-07  浏览:52

  重庆籍农民工因不会网购火车票,电话订票不成功,4次到售票窗口都被告知“无票可售”,无奈下写信给铁道部诉苦。黄庆红并不反对铁路部门的网络、电话售票,只是希望不要忽略了他们这个群体。“我知道回家对每个人都很重要,不能要求对我们特别照顾,但是总应该给我们一个公平买票的机会吧。”(据新华网杭州1月6日电)

  农民工 “只求一个公平的买票的机会”。这个要求高吗?不高。网购火车票确实方便了旅客,但对大多数农民工来说还享受不到这个“方便”。 正如黄庆红所说:“有人说,我们民工也要与时俱进去学网购火车票,可是买电脑、安宽带,眼下对我们来说根本力所不及。”“我们厂经常上网的老板折腾了一个多小时都没能买到一张票,连电脑键盘都不太碰的我们能怎么办?”事实上春运时到车站看一看,那些背着行李、提着蛇皮袋的农民工,鲜有提着“笔记本”或台式电脑的,且不说经济状况不允许,只说这种候鸟式的生活也不允许将电脑背来背去。而到窗口购票,又因网络和电话可提前12天预售车票,窗口则只提前5天预售,没有电脑的农民工在窗口排队往往买不到车票。“原来通宵排队,还总有一点希望存在,现在,什么都没了”,这对大多数农民工来说就是不公平!铁路部门在制定春运售票措施时是否考虑到这种情况,我们不得而知,但至少是没有站在农民工的地位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

  我们现在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就是要符合中国国情。国情之一就是有八亿农民、二亿五千多万农民工,他们收入比城里人低,户籍限制使他们不能成为城市的正式市民,大多数只能像候鸟那样每年在春节期间迁来迁去。黄庆红温州打工10多年。由于回家难、回家贵,他和妻子一般都是两年才回一次家。为回家,也曾考虑过汽车票,但560元票价终究没舍得买,190元的硬座票是最经济的选择,虽然要在路上颠簸30多个小时很辛苦,但能省下钱是实实在在的。这就是农民工的真实现状。铁路部门在制定政策做规划时就应该结合这样的国情来考虑。

  联想到高铁建设也有脱离中国国情的现象。虽然建设发展高铁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规模过大,特别是票价过高,就超过了低收入群体特别是农民工的承受能力。一些既有普速铁路,因与之平行的高铁开通而大幅压缩普速客车的车次,更是让旅客怨声载道,高铁的上座率不高,甚至运椅子,就是人民用脚投票。一条高铁可以建两条普铁,如果把压缩高铁规模的钱用来多建普铁,既满足了人民出行的需要,又让数亿农民工坐得起,那么人民一定会举双手来投票。这是值得铁路部门反思的。

中心动态
资源共享
合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