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黄祖辉
黄祖辉: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潜力巨大
作者:黄祖辉 记者 鞠训科     来源:东方烟草报2012-2-16     日期:2012-02-20  浏览:330

 

 

       近年来,在烟草行业的扶持、引导下,全国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但也出现了一些困惑和问题。如何有效借鉴国内外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经验,进一步推进烟农专业合作社建设,使其获得更大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日前,本报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了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祖辉。

  记者:黄院长,您好。请您首先介绍一下目前国内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情况。

  黄祖辉: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起步较晚,但自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以来,发展非常迅速。据有关部门的统计,其数量从最初的2万多家,已发展到目前的近50万家,全国已有15.5%左右的农户,约3870万农民加入了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同时,这些合作社涉及面开始逐步扩大,已经涉足包括种植、养殖、加工、农资供应等众多领域。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成为农民进入市场的重要载体,成为农业转型升级、产业化经营的重要主体。

  记者: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起步较晚,而国外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较早。请您介绍一下国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特点和运行情况,以及国内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和不足。

  黄祖辉:国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已有160年左右的历史。在长期发展中,它们逐步成长、壮大和演变,已经较为成熟。从性质上看,一些合作社,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的合作社,不仅覆盖农业生产领域,而且渗透到销售和消费领域,已不仅是单纯的产业组织,而具有了社会组织的性质。从范围上看,国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极其普遍,一些合作社比较发达的国家,绝大多数农民都加入了合作社,甚至一户农民不止加入一个合作社。从影响上看,发达国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可能数量并不多,但规模都比较大,并且普遍建立了区域性和全国性的合作社联盟。在某些行业中,一些合作社已经对生产、销售具有了较大的协调力和调控力。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和农产品市场竞争的加剧,国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呈现了向下游延伸的趋势,合作社的治理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不少由合作制主导与控制的股份制合作社。这些新型合作社被称之为“新一代合作社”。

  国内合作社可以追溯到民国时期。当时,国内出现了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雏形。目前我们所说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际上是根据合作社法规定成立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大部分是农业生产类合作社。国外农业生产类的合作社,功能比较齐全,不仅具有专业化服务和市场化营销的功能,而且具有金融、保险等方面的功能。相比较而言,尽管这几年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势头迅猛,数量增长很快,但总体上仍然处在初期阶段。目前大多数合作社表现为:规模较小、形式多样;规范性不够、功能不齐全;法律法规不完善、管理水平和联合水平较低;金融与保险方面的功能不足、对市场的驾驭能力以及对农民的吸引能力不强,等等。

  记者:国内农民专业合作社刚出现时,很多人将它和人民公社做比较。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黄祖辉:这种想法是受到了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曲折历史的影响,同时这也说明了一些人对合作社本质特性的认识还不够。需要搞清楚的是,合作社是集体经济,但集体经济并不一定就是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联合的组织,它区别于非合作社性质集体经济组织的一个本质特性是:合作社成员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营主体,是合作社的所有者。就国内而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就是相对独立的农业家庭承包经营者,而非合作社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就不具备这种属性——他们更像是企业中的职工或受雇于组织的员工。因此,只要我们认清合作社的本质特性,在实践中给予正确的引导和规范,就不用担心合作社又回到过去那种冠之于合作社之名,而实际却是低效率农业集体经济组织的轨道上。

  记者:作为研究农村问题的专家,您一直关注烟农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您认为当前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有哪些特点,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黄祖辉:近年来,随着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和烟草行业基地单元建设的推进,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目前,广义上的烟农专业合作社已达1万多家,入社烟农已有25万,占烟农总数的18%。在主要产区,如贵州、云南、湖南等地出现了不少运行规范、效率较高的烟农综合服务合作社。

  由于烟草行业的特殊性,我国烟农专业合作社与其他类型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相比,表现出了不同的特征:一般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大多是产品营销主导型,而烟农专业合作社是生产服务主导型。由于不用担心一般农产品的销售问题。我认为,在烟农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中,提高效率是重点:一是重视服务型合作社的服务效率,尤其是要体现对烟农的减工降本、提质增效;二是要提高烟叶生产设施,如大棚、烤房、农机等的设施设备的利用效率,处理好烟农多种经营与烟叶生产的关系;三是要将综合服务型合作社发展作为重点,不断完善其内部运行机制,提高运行效率。

  记者:有人把烟农专业合作社比喻成一个还没断奶的孩子,理由是烟农专业合作社主要靠烟草行业的补贴、为烟草行业提供烟叶来存续和发展。您是如何看待这种观点的?请谈谈您对烟农专业合作社未来发展的看法。

  黄祖辉:我认为,这样的比喻有一定合理性但不完全准确。从我国烟草行业体制特性和烟农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阶段来看,现阶段的烟农专业合作社还离不开烟草公司的各种支持。除了重要生产设施的投资支持外,烟农专业合作社还需要烟草公司在管理、技术以及人力资源上的支持。但是,实践中我们看到,烟草公司对烟农专业合作社的支持与帮助的目的,并不是让合作社完全依附于烟草公司,甚至于演变为烟叶公司的下属单位。这对于合作社的发展非常有利。

  烟农专业合作社要发展成什么组织?在这一点上,烟农和烟草公司有着共同的目标,即把烟农合作社建成具有强劲的自我发展能力、活力与动力,成为能高效服务广大烟农、同时又与下游企业建立稳定关系、利益均衡的现代烟叶生产与服务主体。因此,一方面烟农专业合作社有自我发展的外在环境,另一方面由于其市场经济主体地位,合作社有着自主运行、自我发展的内驱动力,合作社可以实现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现阶段,烟农专业合作社力量还较小,因此要在充分争取包括烟草行业等各方面力量的支持下壮大自己,增强实力,为后续发展积攒力量。

  总之,我看好烟农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研究网编者注:文章原题名《我看好烟农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中心动态
资源共享
合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