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别推荐
党国英: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对农产品市场的影响
作者: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研究网     日期:2012-04-12  浏览:57

 

  

 

  在4月6日召开的2012"中国棉花贸易洽谈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党国英发表了关于《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对农产品市场的影响》的精彩演讲。

  首先,党国英纠正了目前国内对包括农产品价格将长期居高不下的几个“三农”形势的误判,以及对农村体制与政策的几个误解。

  随后他重点阐述了自己对中国农产品市场趋势的一些判断。首先是中国农产品市场总体保持稳定,但国内市场的结构性失衡将长期存在。由于上一年的价格形势比较好,2012年小麦和水稻的收购价格提高,冬小麦播种面积有所增加,其他主要粮食品种播种面积也有望增加;而土地面积短期内变化对农产品影响不大;如果今年自然灾害发生的程度与去年持平,估计今年会有农产品明显过剩,国家农产品流通企业收储压力增加,因此中国农产品市场总体保持稳定,或者稳中有降,但是国内市场的结构性失衡将长期存在。同时党国英表示国内农产品市场的结构性失衡将长期存在,但结构性失衡并不一定是坏事。

  其次,市场价格总体稳中有降,部分小宗农产品仍会被炒作。大宗农产品炒作风险大,游资炒作相对谨慎,部分小宗农产品市场会成为投机炒作资金的乐土,对于部分小宗农产品的投机炒作要正确对待,不需要对太过于担忧。

  第三,国内农产品市场的长期总量平衡存在大量制约因素,但主要农产品国内市场均衡尚存希望。我国农业竞争力低下、土地生产率高、资本利润率和劳动生产率低、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优质土地(有国际竞争力的土地)少等等都是制约我国农产品市场长期发展的因素。

  党国英表示,当前国内农业应该发展走出去战略。从2004年起,中国农业的贸易开始出现逆差,目前国内粮食等缺乏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的出口量趋于减少,水果、蔬菜、加工食品等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的出口量不断增加,现在已占出口金额的80%左右。同时要大力发展旱作农业,化肥的过量使用往往是同水资源的过量使用相联系的,溶解在水中的化肥随着水的流出而流失掉了。所以,只减肥不减水会导致水里含肥量下降,进而造成减产。

中心动态
资源共享
合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