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别推荐
河北:邯郸县赵都鲜果专业合作社带领农民闯市场
作者: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研究网     日期:2012-04-21  浏览:153

  邯郸县赵都鲜果专业合作社立足全县“东桃西枣”农业结构调整发展战略,于2007年10月11日在县工商局正式注册成立。我们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社员增收为宗旨,打造绿色有机品牌”的思路,合作社得到快速发展壮大。目前合作社注册社员170户,在册社员1088户,拥有固定资产368万元,现有社员基地面积3万余亩,其中建成绿色果品生产基地1077亩,带动农户12600余户,辐射果树面积达20万亩,成为当地及周边果农增收离不开的合作组织。

  一、应运而生,合作发展

  邯郸县南堡、河沙镇等乡镇自古就有种植果树的传统,林果成为当地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上世纪九十年代未,果树品种老化、管理不科学造成的低质生产,与市场的高质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鲜果烂在地里,无人问津,果农积极性受到重挫,甚至出现大面积砍树的现象。面对难题,我与几位志同道合的果树技术员于2005年发起成立了“邯郸县果树科技报务协会”,后注册为“邯郸县赵都鲜果专业合作社”。组织引导广大果农合作起来,逐步走上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合作之路。

  二、科学管理、规范运作

  要合作好,首先要管理好。因此我们在合作运营中坚持做到分工合理、制度健全、财务明晰。一是分好工,用好人。我们成立理事会、监事会的同时,根据社员果农的需要分别设立了技术服务部、农资供应部、产品销售部、技术协作开发部四个服务部,依据特长安排专人分管四个部室。二是建章程,立制度。我们先后召开3次社员大会,对章程逐条逐句进行修定,这样做既保证章程能代表多数社员的利益,又能促使社员自觉遵守执行。另外,我们还制定了民主决策,(每年召开社员大会一次,理事长代表合作社向全体社员作工作报告,财务人员代表合作社向社员作财务收支盈余分配等财务报告,并研究决定合作社下年度的工作指标,制定工作规划,全体社员进行表决)。财务审批、理事例会、基地管理、产品抽检,财务公开等制度,保证合作社健康规范发展。三是明账目,严管理。我们从河南购买了合作社财务软件,聘请了注册会计师做为财务主管,为合作社的财务入账进行把关,并制定了“三不准”、不准白条入账,不准超出审批权限,不准不合理开支入账。我们为170个社员全部建立起了个人台帐,详细记录每个社员的入股资金、个人合作社资产、交易量等情况,作为合作社盈余返还、分红的依据。合作社将年终盈余提出10%作为公积金,扩大再生产和,10%作为订单收购中弥补亏损部分,剩余部分作为可分配盈余,其中30%进行股份分红,60%按照社员交易量进行返还,2011年合作社可分配盈余24万元,一级社员股金分红7.2万元,按交易额返还社员14.4万元。

  三、转变观念,提升服务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和健康理念的提高,以及国家食品安全和市场准入等政策法规的相继出台实施,林果产业发展已到了徘徊的“十字路口”,果农按常规要求进行生产, 果品增值的市场空间有限,出现社员增收减慢,甚至增产不增收现象。通过市场调查,我们发现绿色果品价格比一般果品高出一倍多,有机果品又比无公害果品高出5倍多,并且发展有机果品投入不增加、产量不减,是市场的需求,是产业发展的方向。为此,我们先后召开理事会、社员代表大会研究讨论,统一思想,确立了“扩大绿色果品规模,努力发展有机果品”的经营思路。我们在农资服务、标准生产、市场开拓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在农资服务方面。合作社直接与厂家联系,批发购进果树专用有机肥、生物农药、先进农机具等优质农资,既保证了基地投入品绿色安全的要求,又为社员亩均节约成本200余元。在标准化生产方面。合作社与社员订立了“产销”协议,建立了社员种植档案,制定了适合本地实际的《绿色果品和有机果品生产技术规程》,详细规定了果品生产的园地规划,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求,提高技术水平。在市场开拓方面。合作社统一设计印制精美大方的包装箱,从内部质量到外部包装全面提升产品品位,并以“果品色泽艳丽、味甜纯正、绿色健康”为卖点,积极加各种农产品展销会,获得了商家和消费者的一致好评。目前,合作社已有1077亩绿色果品生产基通过了农业部绿色产品认证,建成有机果品基地200余亩(有机果品3年转换期第二年)。我们 “赵都鲜果”牌系列果品在“2008奥运推荐果品评选”中被评为推荐果品二等奖,在第十届中国“廊坊”农产品交易会评为果王。品牌市场认可度得到极大提升。据我们核算,普通桃子每斤只卖5角钱,而我们绿色奥运果品可售到每斤5元,按照每亩产桃2000斤计算,比普通桃亩均增收10倍,合作社成员户能比一般农户平均每亩多收入1200余元。成员户年增收3600万元,带动农户年增收9600万元。

  四、借势借力,跨越发展

  合作社要实现大发展,快发展就要学会借助外部力量,在这方面我们重点做了三项工作:一是积极与国家项目对接。合作社通过与北山果业协会签订合作协议,实施农业部948项目,采用了与国际接轨的GAP生产标准和HACCP管理模式,少走了弯路,加快合作社有机果品基地建设。二是大力引进推广科技新成果。与科研院校密切联系,通过积极主动担负科技向生产应用的转化任务,提升科技含量。合作社专门聘请中国农大生学院博士生导师孙利彬教授来合作社培训,中国农大农村经营管理学院张娣杰教授。合作社先后聘请日本果树专家盐崎三郎和小林良次为社员培训授课,传授日本有机果品生产技术。三是为社员协调贷款。合作社与邯郸县农行联系争取,通过“三户联保”合作社担保的方式,按照社员的信用等级,为基地309户社员提供小额贷款合计980多万元,有效解决了有机果品投入品使用资金不足的难题。这些做法的成功,坚定了我们发展的信心,我们确定了三个近期目标:一是扩建千亩有机食品桃基地,大力发展有机果品,二是建设一个果品专业交易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三是建立一条果品深加工生产线,延长产业链条。规范的管理,开阔的思路,先进的技术,使我们有信心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这三个目标,而且,我们也坚信,我们在合作的道路上回越走越宽。

  五、合作社组成及人员工资

  合作社设理事长一名,副理事长两名,监事会会长一名,监事两名,会计一名,秘书长一名,下设技术服务部、物资供应部、产品销售部、技术协作开发部、果树修剪队、果树物业服务队、沼气物业服务队,下设56个农厂。长年干活人员12名,每人每月1020元(从购销树苗中提取和部分收购果品利润中提取),27个果品收购组,(每斤提取0.05-0.1元手续费作为工资)。其他人员工资从当季活动中提取按实际误工天数每日补贴100元。公益活动及讲课从合作社利润中提取。

  六、现在我们在着手干什么?

  1、建立GAP良好农业示范基地,合作社下设52个GAP示范基地农场,实行工厂化运作,实行合作社厂长,互助组,农户联结机制,合作社搞好经营销售,农场搞好管理,农户搞好生产,各干各的事,各挣各的钱,互助联系,紧密配合。销售实行双轨制,谁给的价高就卖给谁,合作社货源可以再网上竞价拍卖,实行网上交易,合作社成员实行电子化账户管理,实行盈余返利,达到及时准确。2,建立冷链贮运中心,建设村头冷库,让农民的果子卖到最高或最满意的价钱,配备冷链运输车,实现从采收到消费者手里在36个小时内全国流通,让消费者吃上新鲜、安全、全营养的果品。3、实行品牌化营销战略,品牌是质量的窗口,是消费者认可的标识,实行品牌化营销战略是合作社发展,当地产业壮大的唯一途径,认证基地产品,做好包装,正着手解决。4、赵都鲜果万亩特色科技周区建设,位于邯郸县南文庄村西占地1万亩,及南文庄、苗庄、柴庄、徐庄、北文庄、夹堤等村,计划在2011年-2015年建设成邯郸市最大的有机果品基地,包括4000亩梨3000亩桃、2000亩苹果、1000亩小杂果果品生产基地。配置万投养猪场、万头养鸡场、千头牛场、千头羊场。建成3个500㎡沼气池,设立餐饮,休闲会所1处,建成后集观光、旅游采摘为一体的邯郸市循环农业的东方明珠。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现在已开始植树,2012年可完成3000亩,县政府每亩奖励500元。

  七、所得荣誉

  1998年以来,被中国“廊坊”农产品交易会1—9届评为优质果品,中华寿桃被第十届评为果王,“赵都”牌鲜果在中国河北(邯郸)第三届国际特色农业精品展销会上被评为金奖;2008年奥运推荐果品评选中,“桃”被评为二等奖,“苹果”被评为奥运推荐果品。国家奥组委颁发了证书,协会在2007年度被评为“河北省百强农技协”;会长冯立平被评为“河北省科普带头人”。2008年至现在合作社被评为“省级示范社”,2010年理事长冯立平被评为河北省林果技术能手。2011年1月合作社被中国合作经济学会评为“试验基地”。2011年12月合作社被授予“中国农村合作组织百强、百佳农民合作示范社”称号,同年,合作社授予“河北省市场诚信用户满意单位”,2011年特聘冯立平为河北省企业市场营销协会常务理事,并被中国农技协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研究专业委员会评为全国百佳合作社理事长称号。

中心动态
资源共享
合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