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别推荐
贵州:印江百余个专业合作社引领群众共同致富
作者: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研究网     日期:2012-04-24  浏览:84

  近年来,印江县加快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力度,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近日,笔者走进印江县杨柳乡食用菌专业合作社。黑压压的菌棚一座连着一座。在杨柳乡合作社食用菌基地,一根根白色的菌棒错落有致摆放在田间,一朵朵细嫩诱人的食用菌长满了棒头;在一块食用菌大棚里,十几名菇农有说有笑,正忙于采摘黑木耳。

  甘朝富是杨柳乡的一名普通群众,2011年杨柳乡在发展食用菌的时候,他毅然选择加入了专业合作社,这几天,他和其他的社员一样忙着采摘食用菌。

  “我们平均每天都有50多个工人在采摘食用菌,每天的产量产量都在四千斤以上,产值都在一万元左右。”正在忙着采摘食用菌的甘朝富说。

  2011年印江县已先后在洋溪、板溪等8个乡镇发展食用菌1300万棒,产业覆盖20个村5000多户2万多人。为破解菇农资金和食用菌销售难问题,印江县采取“协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有效地提高了菇农的组织化程度,使食用菌的生产、流通与市场紧密衔接。

  “现在我们只要打一声电话,专业合作社的同志就开着车来收购食用菌,还付现金呢,”甘朝富说。

  洋溪镇是印江县的茶叶大镇,该镇现有茶园面积2万余亩,茶农5000余人,茶产业已成为该镇群众的主要经济支柱。为让茶农更好的掌握种茶技术,提高茶叶的下树率,增加群众种茶收入。2010年3月,该镇率先注册成立了洋溪镇茶叶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至今,始终坚持以茶农为主体,以服务茶农为宗旨,以谋求全体社员共同利益为目标,通过与茶农合作,解决了一家一户的茶叶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加工技术、信息服务等问题,达到增加茶农茶叶产量,促进销售,提高种茶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分散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使用合作社品牌,采取统一包装,统一销售,扩大了合作社销售范围,解决了茶农卖茶难的问题,增强了茶农种茶的信心和决心。

  洋溪镇茶农何仁虎告诉笔者,他通过加入合作社以后,一是从经济上增加了收入,二是打消了一些以往的种茶顾虑。

  据了解,为加快产业步伐,印江县已累计投入近300万元资金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提供技术培训、信息交流、品牌宣传和产品推介。目前,该县已组建茶叶、烤烟、食用菌、辣椒等农民专业合作社105个,加入合作经济组织的成员数约2500人,带动1800户群众致富。

中心动态
资源共享
合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