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作为一年农业生产重头戏的春耕春种即将开始,农民朋友都在忙着备种备耕,在河北省新乐市田丰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记者看到,院里的所有农机都已检修一遍,屋内堆满了化肥、农药、种子、农膜等农用物资,合作社的社员们正三五成群地忙活着。
■起步阶段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加入合作社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好处,不仅购买农资产品能优惠一部分,连生产用水、用电都给予优惠政策,社员们操心特别少,主要是田间管理,其余一切外围都是合作社负责,给我们减轻了不少负担。”田丰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刘大爷告诉记者,“我们合作社最近还被国家认定为示范社呢。”
据了解,日前,农业部、发改委等12个部门联合发布了首批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名录,共认定6663家示范社。新乐市田丰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被列为种植类示范社。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弱者的联合,产业是弱势的农业。”农业部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总站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农民专业合作社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根据市场信息统一组织种植,促进了规模化、标准化经营。同时,合作社通过统一提供农资、对成员进行内部监督管理等手段,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据有关方面统计,目前“入社农户的收入普遍比非成员同业农户高出20%以上”。
“自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以来,大陆各省(区、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迅速上升,截至2011年已达50万家。尽管合作社数量得到快速发展,但是从总体上看,各地的合作社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教授于建嵘指出,大陆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小、实力弱、带动力和竞争力不强的问题比较突出,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另外,目前很多合作社运营质量和管理水平都不令人满意,部分合作社更是形同虚设。
■台湾农会具有农有、农治和农享特点
大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也引起代表和委员们的关注。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台盟副主委骆沙鸣提案建议借鉴台湾地区农会经验,加快大陆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
据骆沙鸣介绍,农会是台湾农村基层社会最重要的组织,一般由推广部、运销部、信用部、保险部构成,并建有产销经营班、农事研究班、家政班、四健会等。受政府部门委托,农会协助办理粮食管理、稻谷收购、肥料配送、农业金融、家畜保险和农民健康保险、发放农民福利津贴、推广农业技术等。
骆沙鸣表示,农会的经济性功能呈现在推动生产与运销关系,农产品运销是农会事业性经营的重要内容;调剂会员生产、生活资金是农会的信用功能;教育性功能主要是农会执行政府的农业推广教育政策;家畜与人员的保险、家政班是农会的社会性功能。“台湾农会几乎代替政府执行农业与农村发展政策,发挥民间团体的弹性与直接性优势。”
由于农会在政府部门的资助下,办理各种服务农民事业,必然会有盈余,而农会则又将每年总盈余的67%用于农业推广、乡村发展及文化福利事业。“可以说台湾农会是一个农有、农治和农享的农民合作性团体。”骆沙鸣指出。
■两岸对比借鉴台湾经验
台湾农会与大陆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是否可以进行比较?台湾农会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就发展状况而言,大陆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台湾农会显然不可同日而语,台湾农会已有百年发展史,而大陆农民专业合作社才刚刚起步,虽然有了十余年的尝试,但是无论就其深度还是规模或者基本理念而言,还远无法同台湾农会相比。”两会期间,骆沙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台湾农会包含了农业保险、推广、金融、供销等事业,一般农民可以通过农会取得各种服务。而大陆农民专业合作社则是典型的专业型组织,供销和金融信用都是由专业的农业团体负责,由于无法分散风险,无法取得多元化经营和范畴经济的优势,造成实际市场经营上的困难。”骆沙鸣告诉记者。
骆沙鸣表示,在农会与政府的关系上,台湾农会扮演着行政辅助单位的角色,在农村和农民心中具有重要地位。而大陆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政府之间无行政委托关系,有些甚至是为了争取政府资金而匆忙设立。台湾农会与农村、农民具有一对一的关系,这使得农会不会出现为了资源、会员相互竞争。大陆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多元化,而且独立自主发展,缺乏秩序性。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借鉴台湾农会经验,加快大陆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骆沙鸣向记者明确表示了自己的观点。
骆沙鸣表示,大陆方面应加强政府和金融机构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服务与支持,对其进行税收减免、工商办照费减免;要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培训和学习,提高其整体素质,严格按合作制原则办社,提高规范化程度、品牌意识、产品附加值和延伸产业链;各省市高校应加紧开办合作经济系或合作经济学院,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人才支持;扩大引进台湾渔农业良种和实用先进技术,引进台湾的资金、设备及管理营销,优化农业结构和加快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辅导与支持打造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涉农品牌和著名商标;在大陆创办更多“台湾农民创业园”努力打造台湾农民创业的新乐园。
-
“中国农村改革40年: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合作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在杭州顺利召开08-23
-
中心主任徐旭初教授带队赴山东调研07-27
-
值得推荐阅读的农民合作社研究论著(2007-2016)07-23
-
2017年值得推荐阅读的农民合作社研究论著07-23
-
“中国农村改革40年: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合作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会议通知【更新】04-03
-
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研究中心主任徐旭初教授带队赴晋调研08-06
-
第五届“中国合作社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在山东泰安顺利召开07-27
-
第五届“中国合作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会议通知07-08
-
中心主办“合作社法律修订专题研讨会”在陕西顺利召开11-30
-
中心主办“合作社法律修订专题研讨会”在陕西顺利召开11-30
-
2015年最值得推荐阅读的中国农民合作社研究论著07-27
-
徐旭初教授为苏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培训班授课07-08
-
黄祖辉教授等撰写的决策报告获中央领导重要批示07-02
-
黄祖辉教授做客宿州大讲堂 阐述创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发展路径06-20
-
浙江大学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研究中心(CCFC)设立浙江分中心06-20
-
农民专业合作社申办流程及相关材料08-05
-
徐旭初: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若干问题02-01
-
马文杰:农民合作社解析12-09
-
沈卫彬:农业合作社生产标准控制与质量分级12-17
-
国际合作社联盟:“合作社十年(2011-2020)蓝图”计划草案[英文]11-05
-
美国农业部:合作社是什么?以及成员、理事、经理和雇员的角色10-12
-
Baqui Khalily: Capacity Building for Cooperatives08-22
-
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参考大纲08-09
-
王景新:中国乡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趋势、问题与政策07-28
-
范金旺: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07-20
-
Gall & Schroder: Agricultural Producer Cooperatives as Strategic Alliances07-12
-
霍学喜:农民专业合作社功能及服务模式06-22
-
农业部:首批666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联系方式06-12
-
王征兵: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思路与对策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