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棵白菜售价能买一斤半猪肉!”
往年在天气转暖后会大幅下跌的部分蔬菜价格,今年5月却逆势而上,创出新高。菜价缘何又疯涨?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赶赴山东、广西等蔬菜主产区,就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天气转暖菜价反高企 白菜卖出“猪肉价”
按照往年规律,随着天气逐渐转暖,蔬菜进入生长加速、大量上市季节,价格往往出现较大回落。然而今年,从3月下旬开始,虽然全国蔬菜价格整体呈下降走势,但多种蔬菜价格仍持续上涨且创近年来新高。
“五花肉才10元一斤,一棵白菜却卖到15元,都顶得上一斤半猪肉了。”4日,正在山东济南一家超市购物的王慧敏看了一棵白菜的价签后向记者抱怨。
终端零售市场菜价高企,批发市场、产地蔬菜价格如何呢?记者来到广西南宁市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五里亭蔬菜批发市场。这家市场安全与信息部一位负责人说,近期多种蔬菜反常上涨,比如大白菜、白萝卜、胡萝卜、西红柿等。
记者在五里亭蔬菜批发市场看到,4日大白菜批发价格为每公斤1.8元,去年同期为0.4元;西红柿为每公斤4元,去年同期为2.2元……
山东济南金乡山阳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孟凡波常年做蔬菜经销生意,他说到了这个季节蔬菜价格还这么高是罕见的。比如,胡萝卜批发价为2.4元/公斤,比去年同期上涨2元/公斤;萝卜批发价也从去年的0.6元/公斤涨到目前的2.7元/公斤。
记者又来到蔬菜种植的“田间地头”,发现部分蔬菜品种价格也出现较大上涨。山东省定陶县中远蔬菜专业合作社现有菜地350亩,主要种植西红柿、辣椒和苦瓜。这个合作社的理事长杨立说,西红柿去年同期的出棚价是2.4元/公斤,现在涨到5.2元/公斤;苦瓜也从去年同期的3.4元/公斤涨到现在的7.2元/公斤。
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近日,不少蔬菜品种出现逆势上涨。5月2日,大白菜、白萝卜、西红柿、胡萝卜的价格同比涨幅分别为96.6%、75.7%、49.2%、26.7%,价格创近年来新高。
“春脖子”太长 病虫害加重
记者了解到,今年春季我国部分蔬菜主产区持续低温寡照,加之病虫害加重发生,导致部分蔬菜产量降低、价格上涨。
在山东省苍山县菜农张学山家的茄子大棚里,记者看到,茄子植株长了近一人高,但结的茄子却稀稀拉拉。“今年‘春脖子’特别长,温度一直上不来,茄子不开花,结的小茄子也一直掉。”张学山说,去年这个时候,他一茬能摘1000公斤茄子,但今年却少了一半。
广西南宁昌盛无公害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经理韦文昌也反映,年初广西不少地区气温偏低,蔬菜生产周期拉长,产量也降低。比如,白萝卜生产期延长了大约20天,今年亩产2500公斤左右,比去年减产1500公斤;大白菜亩产大约为2000公斤,比去年减产1000公斤。
油价上涨对蔬菜价格上涨也起到了助推作用。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分析师马文峰表示,近期成品油价的接连两次上调推高了菜价。根据估算,油价每上涨4%,蔬菜种植的成本就要增加3%。
海南省物价局近日测算过油价上涨对菜价的助推作用。以从昆明、南宁运往海南的蔬菜为例,油价上涨后每公斤运输成本分别增加了0.54元和0.50元。
农产品流通中间环节多、“最后一公里”等顽疾也推高了菜价。山东寿光被称为“中国蔬菜之乡”,宋晓军在这里做了15年“菜贩子”。他告诉记者,蔬菜从农民“菜园子”到市民“菜篮子”,一般要经过“菜农-小贩-产地批发商-长途运输户-销地批发商-小贩-市民”等多个中间环节,每个环节至少加价5%。尤其是“最后一公里”,有时菜价会上涨一倍。
“菜园子”与“菜篮子”如何无缝对接
蔬菜一头是“菜园子”,关乎农民增收;另一头是“菜篮子”,对物价总水平、市民生活有直接影响。近年来,“卖难买贵”“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等问题交替出现。如何既确保菜农利益,又稳定蔬菜产量,保证市民吃上平价菜?
专家分析认为,近年来菜价暴涨暴跌的深层次原因是蔬菜种植面积、产量不稳定,产销信息“糊涂账”让农民无所适从。张学山、韦文昌等多名菜农反映,种什么样的菜、种多大面积全靠个人经验,有时只能依据上年这种蔬菜的价格,缺乏权威信息预测引导。
山东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卫国说,要摆脱农产品价格“过山车”式的波动,需要建立全国性的市场信息服务平台,并及时通过手机短信、电视节目等向农户发布,建立产销一体化的运作机制,实现市场需求量与农产品供给量的动态平衡。
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蔬菜产业首席专家王淑芬表示,要稳定蔬菜产量,但即使在山东这样设施蔬菜发展较好的地区,具有良好种植技术和防治病虫害技术的种植户比例也只达到30%。将菜价维持在合理水平的关键,要加大科技对蔬菜产业的支撑力度。
此外,还应通过平价菜店、农超对接等方式尽量实现“菜园子”与“菜篮子”无缝对接,大力减少中间环节。“去年在广东推出了平价菜店,比一般市场的菜价平均低10%-15%,在平价菜店买菜每个月可以少支出200-300元钱,对缓解物价上涨不利影响很有帮助。”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说。
中国蔬菜流通协会会长戴中久也认为,中间环节过多是推高菜价的一大原因。虽然近年来我国推行“农超对接”取得较大成绩,但目前直接与超市进行对接的农产品只占所有农产品的15%,大多数农产品还是通过“产地-经销商-市场”的模式走上市民餐桌,未来应通过加大“农超对接”力度等措施进一步减少中间环节。
-
“中国农村改革40年: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合作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在杭州顺利召开08-23
-
中心主任徐旭初教授带队赴山东调研07-27
-
值得推荐阅读的农民合作社研究论著(2007-2016)07-23
-
2017年值得推荐阅读的农民合作社研究论著07-23
-
“中国农村改革40年: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合作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会议通知【更新】04-03
-
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研究中心主任徐旭初教授带队赴晋调研08-06
-
第五届“中国合作社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在山东泰安顺利召开07-27
-
第五届“中国合作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会议通知07-08
-
中心主办“合作社法律修订专题研讨会”在陕西顺利召开11-30
-
中心主办“合作社法律修订专题研讨会”在陕西顺利召开11-30
-
2015年最值得推荐阅读的中国农民合作社研究论著07-27
-
徐旭初教授为苏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培训班授课07-08
-
黄祖辉教授等撰写的决策报告获中央领导重要批示07-02
-
黄祖辉教授做客宿州大讲堂 阐述创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发展路径06-20
-
浙江大学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研究中心(CCFC)设立浙江分中心06-20
-
农民专业合作社申办流程及相关材料08-05
-
徐旭初: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若干问题02-01
-
马文杰:农民合作社解析12-09
-
沈卫彬:农业合作社生产标准控制与质量分级12-17
-
国际合作社联盟:“合作社十年(2011-2020)蓝图”计划草案[英文]11-05
-
美国农业部:合作社是什么?以及成员、理事、经理和雇员的角色10-12
-
Baqui Khalily: Capacity Building for Cooperatives08-22
-
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参考大纲08-09
-
王景新:中国乡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趋势、问题与政策07-28
-
范金旺: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07-20
-
Gall & Schroder: Agricultural Producer Cooperatives as Strategic Alliances07-12
-
霍学喜:农民专业合作社功能及服务模式06-22
-
农业部:首批666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联系方式06-12
-
王征兵: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思路与对策06-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