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别推荐
中国邮政报:农村专业合作社加“邮”发展
作者: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研究网     日期:2012-05-09  浏览:95

  创富大赛北京分行农户专场决赛10强角逐

       11月18日下午,2011年邮储银行创富大赛北京分行农户专场决赛在广安门支行拉开帷幕。

  14点18分,随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及北京分行的专家、评委就座,经过层层筛选、从1000多名报名者中胜出的10家农户、涉农企业代表一一登台亮相,展开了激烈的10强赛角逐。“邮储金融,服务‘三农’”、“激情创业,成就梦想”等口号在赛场上此起彼伏。

  决赛采用“现场展示+答辩”的形式。每位选手展示完项目,评委都会提出相应的问题,要求选手回答。

  “我们想通过发展林下经济来创富,选择了‘山药’这个效益高的作物。2010年在各方的努力下,山药合作社成立,第一批社员参与到种植当中;2011年,种植规模已扩大至1300亩;今后,还将加工山药粉、山药片、山药饮品等科技附加值高的产品。”北京永旺山药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参赛代表充满信心地向评委和观众介绍。

  北京山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主打北京西部山区“绿色+特色”的循环生态养殖,其代表寇红艳讲述了自己的创富经历:“技术革新缺少资金支持,新机械设备可望而不可即,员工待遇较低而无法构建优秀人才队伍。当创业之路遇到困境时,是邮储银行的小额贷款帮助我们解了燃眉之急。未来,我们需要资金建设一个养鸡孵化车间和一个育雏车间,以解决深山内缺乏孵化、育雏设备的难题。”

  谢兰香工作室申报的比赛项目是种植灵芝及编制中国结。种植灵芝没什么稀奇,谢兰香却靠着心灵手巧把灵芝变成了艺术品。她先购买菌袋在种植园里培育成熟灵芝,再根据客户要求或自己的奇思妙想,将灵芝设计、加工成一盆盆小巧可爱的盆栽艺术品。谢兰香还是个心灵手巧的编织大家,其中国结技艺已成为顺义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她为奥运会设计的福娃等作品被国际奥委会收藏。如今,谢兰香开办了一个编织工艺品专业合作社,得到邮储小额贷款支持,专门教村民编织各种新奇好看的中国结,拉动了当地的就业。谢兰香工作室的代表展示完项目后,还将一个精心编织的巨大中国结抬到演讲台上,感谢北京分行对他们创业的大力支持。

  17点38分,当最后一名选手、来自大兴区的下岗工人段保泉架着双拐在演讲台上展示完自己的白玉王肉鸽项目后,汗水早已流满了他的脸。现场的评委、观众和拉拉队再一次给予他热烈的掌声和加油声,为段保泉,也为所有自强不息的人。

  来自北京林业大学的评委王铁梅认为,参加决赛的项目都与当地的自然条件、生产生活经验结合得较为紧密,反映出农户创业者立足实际的特点。从现场的问答环节中不难看出,农户创业者以技术型人才为主,他们对技术的掌握已较为成熟,能够稳步地将投入转化为效益,因此贷款资金的风险性整体较小。她建议,特色农业项目应走精细化发展之路,参赛者还可以利用创富大赛的平台,充分交流,寻求项目间的合作契机。

  北京分行信贷部副总经理常魁告诉记者,此次北京分行创富大赛决赛分为农户专场、科技创新企业专场和中小企业专场,全部比赛结果将在12月中下旬揭晓。农户专场的参赛选手在经营模式上大多采取专业合作社的模式进行经营,如山药种植合作社、编织工艺品专业合作社等,由一个或几个致富能人作为新技术、新产品的带头人,村民自愿参加。发起人往往还担起推广技术、整合上下游产业链的任务,因此其融资需求较多。对此,北京分行在为农户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更加关注农村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的融资需求,并将服务对象延伸到整个行业产业链上下游。目前,北京分行涉农贷款的业务量已占全部零售贷款的一半。

中心动态
资源共享
合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