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农业在世界逐步兴起,农业这个古老的产业,正向可持续发展、充满生机的现代化农业迈进。
工业化农业阶段,表现出化学农业、石油农业、机械农业的特征,属“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型“高碳农业”。它在极大地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劳动效率的同时,也带来多种负面效应:恶化生态环境,增加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效益;过度使用化肥,造成土地板结,降低土壤肥力;大量使用农药,导致自然物种和天敌减少;污染生产源头,降低农产品质量。它导致农业难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在这种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减少农业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成为各国的当务之急,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低碳农业”是以“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高品质、高效益”等“三低、两高”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彻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合理高效利用资源和能源,建立清洁能源结构和实施清洁生产,并促进能源和资源利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显然,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在农业发展中的实现形式,是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改善全球气候条件、在农业领域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开发生物质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农业,具备“持续生产、安全保障、品质优良、调节气候、生态涵养”等多元功能。
一是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低碳农业采用的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发展模式。通过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发展生物质能源等手段,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转向可持续发展轨道。二是保障产品安全。通过减少化肥、农药、化石能源的使用,不仅可以显著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而且还有效保障粮食和农业安全。三是调节全球气候。农业生产活动过程中,减少和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等,体现低碳农业改善全球气候条件的核心功能。发展低碳农业提高耕地“固碳率”,可大幅度抵消掉因农业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四是涵养农业生态。配合农业生产发展湿地,是低碳农业涵养生态的主要手段。湿地有很强的“固碳”功能,并且能净化水源,减少污染,其本身还是美好的生态景观。尤其配合农业生产发展湿地,是低碳农业涵养生态的主要手段。五是发展农业金融。这是指发展低碳农业所减少的碳排放量,可以在市场上进行交易。低碳农业具有极大的碳交易市场潜力。
加拿大、美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以及南美一些国家,多年来采取改革作物耕作制度、采用保护性耕种措施,在干旱半干旱农地扩大造林,促进“碳源”保存于生长的植物体中,有效减少化石能源投入和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碳、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和六氟化硫)排放量。西方发达国家改进和采用新农艺和生物技术,在增加农业粮食产量的同时,大幅度增强土壤的“固碳能力”。
如果把国内外形态各异的低碳农业经济进行分类归纳,那么,有以下可供采纳的实用模式:一是减量、替代有害投入品的节肥模式,即秸秆还田、培肥地力、大量使用有机肥料,减少化肥等化学材料的使用量。二是立体种养的节地模式,即立体种植、养殖,充分利用土地、阳光、空气、水,进行立体种植、养殖,拓展生物生长空间。三是改进灌溉技术的节水模式,即大规模加快发展节水型农业,改造落后的机电排灌设施,采取科学的工程措施,推广作物节水灌溉技术和农作物喷灌、微喷灌、滴灌等先进技术,大幅度地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四是转变耕作方式的节能模式。要从改善企业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和利用清洁能源切入,探索建立和推广集约、高效、生态农业和畜禽养殖技术,降低饲料和能源消耗。五是推广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能的清洁能源模式。利用农村丰富的资源发展风力发电、秸秆发电、秸秆气化、沼气,以及太阳能利用技术等。六是废弃物资源化的循环经济模式,即把农业加工副产品作为原料进行综合利用,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七是测土配方的科学养地模式,利用畜禽粪便生产微生物有机肥料、给土壤“吃营养配餐”,增强土壤有机质含量和保水能力。八是培育生产无公害产品的农业生态园模式,即采用生物技术、有机肥料生产绿色产品和无公害产品的生态园,生产出无农药残留或微农药残留、让消费者放心的优质农产品。
借鉴国外管理经验,针对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我国发展低碳农业可采取如下基本对策:首先,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树立“以人为本”和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理念;其次,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变“粗放”为“精准”,发展节水、节地、节肥、节能的“四节”农业;最后,以发展“绿色农业”和“健康畜牧业”为主向,与此相适应,建立相对完善的农业技术体系、服务体系和市场体系,以及与“农业碳汇”需要相适应的标准体系。
(作者为国家粮食局科学院研究员)
-
“中国农村改革40年: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合作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在杭州顺利召开08-23
-
中心主任徐旭初教授带队赴山东调研07-27
-
值得推荐阅读的农民合作社研究论著(2007-2016)07-23
-
2017年值得推荐阅读的农民合作社研究论著07-23
-
“中国农村改革40年: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合作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会议通知【更新】04-03
-
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研究中心主任徐旭初教授带队赴晋调研08-06
-
第五届“中国合作社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在山东泰安顺利召开07-27
-
第五届“中国合作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会议通知07-08
-
中心主办“合作社法律修订专题研讨会”在陕西顺利召开11-30
-
中心主办“合作社法律修订专题研讨会”在陕西顺利召开11-30
-
2015年最值得推荐阅读的中国农民合作社研究论著07-27
-
徐旭初教授为苏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培训班授课07-08
-
黄祖辉教授等撰写的决策报告获中央领导重要批示07-02
-
黄祖辉教授做客宿州大讲堂 阐述创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发展路径06-20
-
浙江大学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研究中心(CCFC)设立浙江分中心06-20
-
农民专业合作社申办流程及相关材料08-05
-
徐旭初: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若干问题02-01
-
马文杰:农民合作社解析12-09
-
沈卫彬:农业合作社生产标准控制与质量分级12-17
-
国际合作社联盟:“合作社十年(2011-2020)蓝图”计划草案[英文]11-05
-
美国农业部:合作社是什么?以及成员、理事、经理和雇员的角色10-12
-
Baqui Khalily: Capacity Building for Cooperatives08-22
-
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参考大纲08-09
-
王景新:中国乡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趋势、问题与政策07-28
-
范金旺: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07-20
-
Gall & Schroder: Agricultural Producer Cooperatives as Strategic Alliances07-12
-
霍学喜:农民专业合作社功能及服务模式06-22
-
农业部:首批666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联系方式06-12
-
王征兵: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思路与对策06-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