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数据采集
重庆梁平统筹城乡改革 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逾500家
作者:记者 李辉     来源:华龙网 2012-06-11     日期:2012-06-12  浏览:79

  

 位于梁平县梁山街道八角村的茶叶栽植基地,每年的采茶季,都会吸引不少村民就近“打工”。

                  位于梁平县梁山街道八角村的茶叶栽植基地,每年的采茶季,都会吸引不少村民就近“打工”。

 

  

漂亮的八角村农民集中居住区一期,目前已有130多户入住。

                                          漂亮的八角村农民集中居住区一期,目前已有130多户入住。

 

  2007年6月,重庆获批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梁平县被确定为全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县。通过政策扶持、宣传培训、创建品牌、规范行为等措施,梁平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实现规范化发展,成效显著,截至2012年3月,已经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504家。

 

  农村实现农民就近“打工”

 

  梁平县川平茶叶专业合作社就是其中之一。记者近日来到梁平县梁山街道八角村时,数十位村民正在几百亩茶叶栽植基地里劳作,八角村3组村民藩传英戴着草帽,身着黑白相间的上衣,一手扶着竹编茶笼,一手掐下茶树嫩尖,在茶树间隙侧身行进。

 

  藩传英告诉记者,她老公在外务工,家里主要由她照顾,孩子去幼儿园上学后,她就到茶园从事临时采茶工作。她家住得很近,几分钟就可以走到茶叶栽植基地劳作,到了采茶季,家里一有空闲就会过来采上一天,挣些“小钱”,以添补家用。

 

  八角村一位80多岁的李婆婆,当天也来到茶园,背着一个竹制的背篓,还把袖套、围裙等装备配齐,轻松采茶,“采茶很简单,采好后交给基地,一般每斤可以卖7-8元,一天能够采2-3斤,差不多可以赚上20块呢。”

 

  ”这些年纪偏大的老人家,平常在家闲不住,经常到茶园来采茶,身体也锻炼了,有些比年轻人人还挣得多。”八角村支部书记胡功喜称,目前,该村已建立四个专业合作社,涉及茶叶、生猪、蔬菜、莲藕等,借助现代化农业技术,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得以“解放”,到县城务工;村里的年轻妇女,以及闲不住的老年人,则就近“打工”。

 

  产业结构调整延伸出新模式

 

  八角村约有2000亩土地,已经有1800多亩实现流转。其中,梁平县川平茶叶专业合作社在八角村建立起的茶叶栽植基地,面积达365亩,栽种有早熟良种花苗182.5万株,社员200余户。

 

  作为梁平县川平茶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盛平称,合作社利用其技术、市场、加工设备优势,周边农户利用其土地、劳动力等资源优势,自愿联合组建茶叶专业合作社,通过对土地集中成片统一流转,可以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他们的合作社已经完成由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延伸形成新的农业产业模式。

 

  “建茶叶栽植基地可以算作是第一产业,茶叶加工配套建设可以算作第二产业,在此基础上,利用已有生产资料拓展产业链,发展观光旅游,投资小见效快,这是现代农业产业趋势。”谈起合作社的发展,张盛平信心满满。

 

  该茶叶栽植基地离县城中心区域仅几公里,依托基地建立起农家乐,老百姓休闲玩乐方便,而且茶艺表演、品茶采茶等参与性强,客流不断。去年,受天气影响,全国名茶减产超过50%,由于观光旅游发展起来,合作社虽受到冲击,但整体收入影响不大。

 

  张盛平告诉记者,茶叶栽植基地每年采茶3季,加上常年进行花园管理的工人,平均一个月的用工量高达3000人次,每年劳务支出110万元左右;“农家乐”每月可接待游客3000多人次,年实现销售(营业)收入598万元,年纳税15万元,还解决了附近村民50余人就业。

 

  合作社带动21万人增收致富

 

  梁平县川平茶叶专业合作社,已经步入茶叶生产、深加工、销售、观光旅游的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渠道。来此务工的技术人才增多,天鼓村原村民张有兴就是其中之一。可是,务工多年,却买不起城里的住房,也无法在八角村修建住房,合作社发展面临“住房难”等问题制约。

 

  怎么办?梁平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向业顺告诉记者,梁山街道八角村共有7个居民小组,为鼓励全县范围内的农民都有条件跨集体经济组织到八角村农民集中居住区居住,从根本上解决入住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在法律上的冲突,八角村创新成立第8组,所有跨集体经济组织入住的农民都是新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有效规避了集中居住区的农民与其他7个居民小组的利益冲突。

 

  张有兴因此受益,成为第8组村民后,以1000元每平米的价格成功购置100多平米的新房,入住梁平县郊八角村农民集中居住区,这里与城市社区配套相似,健身、物管、超市、广场都一应俱全,而且,八角村靠近县城,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可享县城教育、医疗等资源。

 

  梁山街道创新“八角8组”模式,破解利益冲突问题,这一“大突破”,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铺平了道路。除此之外,梁平县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过程中,还有多种模式创新,破解占补平衡、入户障碍、资产处置等问题。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梁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及种养殖、加工、流通、农技服务等各大领域,发展专业协会25个,带动农民21万人增收致富。截至2012年3月,梁平县已经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504家,成员总数达7.19万户,农户参合率为33.33%。

中心动态
资源共享
合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