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数据采集
万户农民“抱团”闯市场 湖南攸县103家合作社年收入1.5亿元
作者:王振 李超等     来源:株洲网 2012-06-13     日期:2012-06-14  浏览:71

  第一批鲜花刚摘完,第二批含苞待放,年亩产值可达1.2万元,攸县鑫地金银花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唐继军脸上笑开了花。“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在攸县遍地开花,带领农民抱团闯市场。”6月10日,县农村经营管理局局长李福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显得异常兴奋。

  攸县现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03家,出资总额10060万元,涉及21个乡镇(街道)、218个村,入社成员1万户,去年实现经营收入1.5亿元,利润1640万元,成员户均增收1476元。

  2009年,大同桥镇大同村农民谭国良牵头,组织120户农民成立农旺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整合全村1200亩土地,进行规模经营。去年,该合作社实现产值200余万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2000余元。

  唐继军原来在深圳从事媒体工作,2010年,他回到家乡办起鑫地金银花种植专业合作社,带领500户农民种植金银花6000亩,预计今年金银花产量可达50吨,产值逾千万元。

  近年,攸县县委、县政府以“民办、民管、民受益”为原则,从工商登记、财政扶持、税收优惠、信贷支持、用地用电用水和交通运输等方面,制定系列配套扶持政策,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李福文说,专业合作社按照标准化组织生产,实行生产资料统一购进,技术统一服务、产品统一销售,实现资金、技术、劳动力、运输、设备、土地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增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该县依托合作社打造农产品品牌,推进农业标准化;依托合作社开展技术培训,培养职业农民,提高农业专业化;依托合作社结成利益共同体,引导合作社实现农超对接,推动农民组织化。该县的水稻合作社每年融资6000万元,用于新品种、新技术、新机械的推广,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2010年以来,该县水稻合作社中有朱国林、谭国良获评“全国种粮售粮大户”,罗云、王建国、孙忠国、易海良、欧伟民等获评湖南省“先进种粮大户”。今年3月,该县“大和谐”、“丰泰”等7家合作社跻身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行列。

中心动态
资源共享
合作名录